最近,我看完了本该在情人节上映的《小妇人》。
罗南、艾玛、甜茶、梅姨,这神仙卡司,又是名著改编,能不看吗?
奥斯卡奖6项提名,烂番茄新鲜度高达98%,被《时代周刊》评选为2019年度十佳电影。
我也真情实感的说,这部片子真的挺值得看的。
不过可能我已经过了那个追求独立与自由、思考“嫁与不嫁”的年纪,一些影评里写的什么女性成长教科书,还有和其他几个版本电影的对比,其实都没有特别打动我。
电影中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关于中产家庭、工作理想以及阶级流动的描绘,被100多年后的我们完美继承了。
在维多利亚时代的人身上,你我都能看到属于自己的那面自画像。
所以我想借着影片里绝美布景,重回19世纪的社会环境,跟大家聊一聊“如何实现阶级跨越”这个古今不变的追求。
01
维多利亚风
其实属于中产阶级
小妇人的背景发生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这时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英国的海外扩张达到最鼎盛,美国在其影响下正在急剧地变化,其中最显著的就是富裕的中产阶级的剧增。
在这个黄金时代,阶级的向上流动是可能的。最好的例子就是卡内基,随着贫穷的家人从苏格兰移民美国,神话般地成为了钢铁巨头,世界最有钱的人之一。
中产们拥有了财富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声望的提升”。他们急于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标榜自己的成就,所有的装饰都指向一个目的:展示贵族的生活场景。
小妇人里的马奇一家算不上富裕,但绝对也算不上“贫穷”,我觉得更像那个时期的“小布尔乔亚”,在温饱之余还有一点点余钱。
比如剧中的服装。艾米是她们之中最讲究的,她几乎拥有了所有“维多利亚风”的元素。
永远穿着塑身的胸衣、衬裙和裙撑,尤其是后期在欧洲学画,带有蕾丝和褶皱的白色连衣裙、薄纱的帽饰,都是上流社会的象征。
要知道,越好的蕾丝,越费手工,价格不菲;白色服装损耗快,难打理,只有有钱人才穿;纽扣必须得用真丝或绸缎包起来。她还有很多好看的帽子,穿过非常贵气的皮草领大衣。
梅格小时候向往的“大小姐”式生活,也是那个时代女人们最普遍的梦想。尤其是她在舞会上被“赞助”那一身粉色礼服,就是从油画里走出来的啊。
乔喜爱丝绒的西装外套和马甲,也是当时男士的流行单品。
劳里这个富家公子的风流倜傥的时候:风衣、马甲、缎带领结、怀表链、袖扣,放到现在,去参加个时装周或者慈善晚宴,都是妥妥的合适。
上流社交场合的服饰、礼仪,在100多年后的今天并没有本质的改变。尤其是今年,各大品牌的春夏秀款,又重新唤起了一波维多利亚风潮。
图片来自网络
再来看看室内装饰吧,“繁琐”这两个大字写在每一个家具上。
整体配色饱和度都挺高的:酒红、深绿、金色、琥珀色等等,虽然采光不够好,但不会让人感觉沉闷。
我真的很喜欢马奇家的客厅。
深红色护墙板配印花墙纸,绿色丝绒单椅,驼峰背式双人沙发,所有的木质家具都线条流畅,有些浅浮雕。
电影里的道具,都是艺术指导Jess从古董店里采购的,真实的19世纪的古董。这些维多利亚时期的家具,有3大特色。
第一,注重表面的处理,比如布料是丝绒或绸缎的,尤其关注花色图案。地毯、窗帘、盖毯、抱枕都是纹样考究的织物。
第二,家具的体量都比较大,尤其是柜子类,特别喜欢用实木。
乔的写字台,就是现在依然流行的秘书桌,左边是巨大的五斗柜。
餐椅是那个时代特别流行的球形椅背,坐垫上还有绘画图案。
再看看劳里家,家具的体积又大了一个量级,而且留出了更多的空间。
最后一个特点,就是非常华美。
你看有钱人家的墙面,必须是被包裹住的,有护墙板和镜线(墙上用来挂画的),天花板上是装饰性的浮雕。
硬木地板,必须要加上东方或波斯风情的大地毯。
复古挂画,壁炉和壁灯,银质或铜质大烛台,鲜花,马奇一家再穷,这些装饰反正一个也没少。
就连凌乱的阁楼,都布满装饰品。
所以说的直白一点,那个时代流行起来的维多利亚风,也叫“王室风格”,本质上是中产阶级的炫耀,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富裕,可以简单粗暴地称为“有钱”风。
然而就算它浮夸,你也很难拒绝这种扑面而来的美。
这就是为什么即便是现在,只要提起“维多利亚”大家就都还挺感兴趣的。因为种种讲究的背后,意味着物质富足,意味着时尚的开端,意味着你的品味和阶级。
说实话看完我忍不住想在现代公寓里,用维多利亚风装修一场啊。
02
跨阶级的友谊和婚姻
是怎么产生的?
马奇一家从小的文化教育和娱乐活动,也是向“富裕中产阶级”看齐的。
19世纪,是小说、戏剧、音乐、绘画艺术受到空前欢迎的时候,剧院和管弦乐团的数量剧增,中产阶级喜欢在音乐厅和画廊碰面,博物馆和图书馆开进了中型城市。
应该是历史上第一次,庶民也拥有了原本贵族和巨贾享受美好生活的机会,而这些文化活动,正好对应了四姐妹的爱好。
一个人能买得起、看得起或者听得起什么样的文化产品,是决定他“品位”的关键元素。
不过后来,这群中产阶级的审美偏好被各种批判:他们追求儿时就有的那种审美快感,看戏和读故事时喜欢知道他们是站在哪一边的,听交响乐或观画时喜欢感受他们预期会有的那些感受。
乔在和出版社争论小说的结局,就是一个特别好的例子:为了迎合广大中产阶级的喜好,女主角在故事最后,要么结婚、要么死掉,没有第三种选择。
马奇家和劳伦斯家可以产生跨阶级的友谊和婚姻,我觉得是因为四姐妹在这波“提升品位”的社会潮流中,并没有丢掉真正的自我。
乔的魅力,我们大家应该都感同身受,她身上的灵动、勇敢,以及不依附婚姻,追求自由的思想,在当时是非常非常超前的。
看到电影里乔和劳里的初遇,两人在舞厅外面放肆地舞蹈,我就觉得如果我是劳里,大概此时就已经被她深深地迷住了吧!
如果说劳里只是被乔所吸引,那老劳伦斯先生和贝丝,才是两家人长久友谊的关键。
他发现四位“小妇人”把自己的圣诞早餐送给了贫困的邻居,就赠送她们一顿更加丰盛的早餐。
他发现贝丝喜欢音乐,就邀请她来自己家弹奏钢琴。贝丝的一曲舒曼《童年情景》,让劳伦斯爷爷坐在楼梯上,安静地痛哭。
贝丝确实是她们中最棒的,当大家都在畅谈梦想,如何获得世俗的成功时,她只是安静地说,“我喜欢音乐仅仅是为了我们,不是为了让别人听到。”
还有梅格和艾米,最初两人都渴望嫁给有钱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虽然有过迷失,但没有盲目崇拜、忘掉本心。
梅格:“我想要结婚,不能因为我的梦想跟你的梦想不一样,就代表它们不重要。我想要一个家庭,我愿意与生活奋斗,挣扎,但是我更希望跟我一起的人是约翰。”
艾米:“巴黎让我知道我永远不是天才。我不是诗人,只是一个女人,我没办法自己赚钱谋生养家,我是个失败者。如果我结婚,那笔钱是我丈夫的,如果我们有了孩子,他们会是他的,不是属于我的。对我来说,婚姻就是一道经济题。”
所以我一直觉得,马奇一家,拥有着非常强大的看不见的实力,或者说“魅惑力”:她们可以凭借自己的魅力和理念影响到别人,让别人追随你之所想。
费雪在《利息理论》里,讲过一个“收入”的概念:
“收入是一系列的事件。依据现代的相对论,基本现实不是物质、电、空间、时间、生活或精神,而是事件。
对每一个个人来说,只有那些在他的经验范围内所经历的事件才是他所直接关系的。正是这些事件——一个人精神上的体验——构成了他的最后收入。对他来说,外部事件只有成为精神感受的内部事件的手段时,才算是有意义的。
人的神经系统,像架收音机,是个伟大的感受器。我们的头脑将我们所遭遇的以及刺激我们神经系统的外界事件转变成为我们精神生活的川流。”
如果你的成长经历,赋予你源源不断的“精神生活的川流”,那其他人跟你交流、相处的时候,就能从你身上收获丰富的精神体验。
马奇家的四位小妇人,在这个“收入”的概念里,极其富有,富有的程度甚至超过了劳伦斯家的小公子。
之前我们在《中产阶级的保命理财》里写过,富豪家族对“财富管理”的理解,不只是纯资产意义的,往往还包括了健康管理、子女教育规划、甚至是如何利用财富去应对未来世界可能发生的危机。
小妇人的结尾,梅格成为享受家庭生活和爱情的好母亲,乔开办学校教女孩读书识字,艾米和劳里开展慈善事业帮助穷困的艺术家。
我认为,这种能过上 “享受上好的精神生活”的能力,才是跨越阶级最最本质的东西。
当然,更多维多利亚时代的普通人,在社会的急剧变化里,并没有小妇人的“软实力”。
他们转向了另一种活法:努力工作。
这意味着扎扎实实的未来前景,也意味着高度克制自己的欲望,理性规划自己的将来,从成为中产阶级的一员,到不断攀爬到更高的地位。
有位马友友@桥之前在我们的留言里说:
“能利用股票改变命运的人只有1%;其他理财好一点的也就10%,大多都是战胜通货就很不错啦。还有几乎所有人都以为自己在所有事情上都能高于平均水平,这个就特别容易让我们侥幸于理财,忽略在本职工作上不断进步,以及储蓄。”
现实就是如此残酷。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不能做“财富规划”了。
在我们这个时代,有很多原本稀缺的东西,正在逐渐贬值。
比如颜值——因为医美整容越来越发达了。又比如学历——因为能把孩子送出国的人越来越多了。
那什么东西在增值呢?我觉得有俩件。
一是信心。
信心和勇气是相关联的。在人生路口的分水岭,或是在机遇来临的时候,有信心的人往往能做出先发制人的行动,并且他们勇于坦诚自己、不怕暴露缺点,有一种孩子般坦荡的天真。
二是情绪管理。
情绪和好的品格是联动的。你很难想象,一个充满偏见的人会快乐,因为他们看什么都不太顺眼,觉得这个世界乌烟瘴气。而如果一个人拥有善意和同理心,你也很难见到他发怒、焦虑。
如果仔细观察,小妇人的电影中其实有好几个场景,都是马奇太太在培养女儿们的信心和情绪管理能力。
从维多利亚时期到现在的2020,实现阶级跨越,依然是大部分中产的梦想,这也没什么好遮掩的。在30岁的关头看完小妇人,我发现自己在很多能力上都有所欠缺。
比起关注手上到底有多少余额,还有很多其他的功课需要补啊。
和大家一起共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