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乃至各个国家内部都会出现新一轮的财富洗牌。
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的上半场已经结束,但是在全球的下半场才刚刚开始。这是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也是百年未有之危机。这次蔓延全球的疫情,其严重后果堪称第三次世界大战。
1
为什么说这次的世界大疫比世界大战更可怕?第一次世界大战有38个国家参战,打了4年,最后因瘟疫而结束,因为感染人数太多,已没有足够的士兵上战场。第二次世界大战共有61个国家参战,打了6年,损失超4万亿美元。
而新冠病毒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席卷了全球200个国家和地区,全球6大洲已无一净土。这不仅是一场健康战,更是一场经济战,美股两周内4次熔断,全球股市下跌20%,多国失业人数创下历史新高。
虽然人们痛恨战争,期望世界和平,但战争是消费刺激型灾难,政治家与经济学家都知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一是战争中军火烧钱,二是战后重建家园、恢复经济烧钱。二战之后,日本与亚洲四小龙(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迅速重建了东亚经济体系,都创造了连续40年经济增长的经济奇迹。美国的军工产业多年来生产的大量武器装备销往全球,同样收益颇丰。
而疫情则是需求抑制型灾难,人们要捂紧钱袋子只保留基本消费,也就是“保命型”消费,即保障基本的衣食住行。餐饮、娱乐等行业大范围关门歇业,旅游、酒店住宿、养生保健等被彻底抑制。很多消费一旦被消失,很难补回来。
《肖申克的救赎》里有句名言:“一开始,你抗拒;慢慢地,你开始调整适应;时间一久,会习以为常,这就是被体制化。”人都是有惯性的,在家宅久了,会发现原来很多社交需求可有可无。
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脱链”。我们看到疫情之后世界各国纷纷封锁边境、闭关断航,大家各自为战,随之而来的就是全球产业链转移。
特朗普已经宣布启动《国防生产法》,迅速增加美国国内生产口罩和医疗防护用品的产量。特朗普上台以来一直致力于将制造业重新搬回美国,很多外资企业一旦撤走,短期内很难回归。
目前新冠肺炎感染病例数量正以指数级速度增长。达到首个10万人感染,花了67天时间,而到第4个10万,仅用了2天!全球感染人数很快就会超过百万。各国领导人以视频方式召开应对“世界大疫”的G20峰会,网友说上一次的这种开会方式是在《2012》《后天》和《生化危机》中。“世界大疫”之后,将如同二战后一样,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将重新改写,欧盟的解体将不可避免。
2
第三次世界大战叫嚣了很久却很难打起来,原因就在于“威慑平衡”使世界各大国都有制约他国的手段,但疫情一下子把全球经济都拖下了水,接下来该如何应对?
很多人认为现在的经济已经见底了,美股第一次熔断的时候就有人准备抄底。
以前经济学讲世界经济是L型增长,就是跌下来后在底部徘徊,而目前经济下坠是I型,一路下跌,不知道底在哪里。
第一次全球大萧条始于美国华尔街。1929年9月5日开始的华尔街股市崩盘,两年以后股市跌去90%。千万富翁“华尔街教父”格雷厄姆以为抄底的机会来了,于是大肆举债加杠杆入市,只是没想到的是美国股市在25年后才回到1929年的点位,这次抄底让格雷厄姆彻底破产。
我国股市大盘在2008年奥运会之前是6000点左右,当时专家预测突破1万点指日可待,但是现在12年过去了,中国股市依然在3000点以下徘徊。
两个月前中国经济只是按下了暂停键,现在来看世界经济不仅按了“暂停键”,还按了“删除键”。至于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什么时候重启,是能够迅速恢复,还是要“重装系统”,一切都是未可知之数。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该如何度过危机?一方面要学会喊救命。例如:西贝董事长贾国龙的呼救,就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帮助西贝很快拿到银行的数亿元贷款,解决了企业的现金流问题。另一方面,针对各行业受疫情影响的情况,国家出台了很多相应的政策,企业要想办法把政策用足,千方百计开源节流。
3
很多经济学家预言疫情会出现报复性消费和高增长,其实不太可能。
比如:电影行业,2019年中国年度电影票房突破600亿元,今年随着春节贺岁档和一季度的消失,起码100亿的票房收入打了水漂,而所谓疫情过后的报复性消费,很大程度上只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中。如《唐人街探案3》《中国女排·夺冠》这类影片,动辄二三十亿票房才能收回成本,不可能都像《囧妈》一样玩一把金蝉脱壳。这些影片日后想要重新上映,普通档期很难保证票房,黄金档期又早已被后面的新片占上,想要“补偿”谈何容易?
旅游、餐饮等行业也是同理:一年只有365天,人也不可能从一日三餐变成四餐。
那么消费会在哪方面重启?毫无疑问还是房地产。房地产的下一个机会点不是刚需,而是改善性需求,中国未来房地产的改善性需求仍然非常大,居家隔离让人们更加意识到房子和空间的重要性。
未来,免疫力将成为最重要的竞争力。免疫力一方面是指身体免疫力,这点无须解释,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除了身体及情绪的免疫力,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财务免疫力很重要,如果再有两个月无法开工,相信将有更多的企业甚至个人破产。
疫情之后对于大众来说,最需要的是赚钱生存和养家,而不是急于报复性消费。
4
现在的疫情是一场全球性的世界危机,中国“抗疫”虽然取得初步胜利,但显然形势依旧不容乐观。面对疫情,一定要抱最好的希望,但要做最坏的准备。一是长期与病毒共存,二是要做好迎接经济大萧条的准备。
目前来看,未来社会形态将发生三大变化:
首先是转移社交阵地。人是群居动物,但疫情迫使大家关在自己家中,在线生存,于是衍生出孤独经济、隔离经济、宅经济,人最好的伴侣变成了自己。虚拟经济的优势也再次突显出来,而且虚拟经济的成本随着时间推移趋向于零。例如:专注儿童内容的凯叔讲故事,自春节以来App下载量大增,成为疫情中业绩快速增长型的企业。
其次,未来几年人类的很多生活方式会转向云端,人和人的社交距离拉大。21天可以使人的行为形成习惯,长时间的疫情正改变着人们的社交行为方式,保持1.5米以上距离开始适用于所有场景。
最后,疫情改变饮食习惯。中国人最开心的事就是大家坐一起吃一顿饭,但是这次疫情我们看到,很多病例都是家庭聚集型病例。因此,中国餐饮行业一定会出现一个革命——实行分餐制,中餐西吃,这一定会到来。
5
当下“新基建”成为一个热词,新基建是指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和区块链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本质上是建立信息数字化的基础设施。就像手机已成了人体的新器官一样,网络也成了阳光、空气、水、电等人类生活的基本生活保障。对很多年轻人来说断网等于断粮。
新基建不仅会产生很多新的商机,还会引发组织架构、商业的改变。
首先是组织的重构。毋庸讳言,疫情过去之后,各行各业首先迎来的是裁员潮,很多用人单位会发现其实大量员工是没有必要存在的,所以裁员比例会很大。
其次是管理结构的变化。二战后的美军特别重视单兵作战,在企业中,海尔集团实行的“人单合一”政策大大提升了企业效益。未来的战争会以班为单位,靠强大的支援系统单兵突破,实现定点清除。管理不再像以前的金字塔型结构,一级压一级。
再次是产业链的重构。产业链重构势必会带来反全球化。以前我们说“东莞一堵车,硅谷的芯片就要涨价”,现在大家都要建设自己小而全的产业链,而且会形成无边界的柔性能力,比如:特斯拉在一周内转产呼吸机。
最后是企业生存能力的变化。疫情一来,很多企业瘫痪了,因为客户没有了。同时我们看到腾讯在做企业微信,西贝的店长们加了客户的微信,他们已经在建设自己的私域流量。未来考验企业的是在线生存能力,因此要建设自己的私域流量。私域流量会成为网络基础建设的一部分。其实生意没有边界,这次疫情让很多企业被迫转到线上,甚至学校的老师、各领域的专家都从线下走到线上,互联网时代已经打破了几乎所有生意的边界。
6
《世界是平的》的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称:2020新冠肺炎是新的历史分期的起点。《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在《冠状病毒后的世界》一文中表达了对人类新元后的忧心忡忡。他认为这是一场全人类的世界性危机,这意味二战后开启的全球化之路就此终结,各国的新孤立主义重新夺回话语权。随着国与国之间的各种脱钩,人类社会将进于一个无法达成共识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机制已开始崩塌,重建之路艰辛漫长。
随着华尔街股灾、全球油价崩盘和美联储推出无限量版的量化宽松政策,全球乃至各个国家内部都会出现新一轮的财富洗牌。
全球资产价格崩溃的明斯基时刻是否已经来临?全球经济大萧条和失业潮是否会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美国和中国都到了赌国运的关键时刻:是美国从此彻底衰落被中国超越,还是走向更强大的单极超级大国,双边和多边的博弈都正在或明或暗的上演着。
一切都是现在进行时,大戏还在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