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同事说:
日本作家太宰治写道:“我的不幸,恰恰在于我缺乏拒绝的能力。我害怕一旦拒绝别人,便会在彼此心里留下永远无法愈合的裂痕。”
其实,一旦你开始建立说“不”的人设,会发现事情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糟。有些人会迅速认识到,没有什么事,是理所应当需要你来提供帮助的,就算不适应,也会逐渐接受这个令他们一时不适应的现实。
真人秀节目《朋友请听好》中,范丞丞读了一位读者的信,很多人都哭了。
“从小我给大人的印象就是特别懂事,特别乖,哪怕我特别不愿意做的事情,只要他们说他们有多难,我就会去做。我希望他们多爱我一点,多关心我一点。
可是现实情况并不如此,他们开始压榨我,没有底线,没有尊重,我该怎么做?”
一旁的何炅、谢娜和易烊千玺,先是沉默几秒,紧接着皱起了眉头。
“他用到了‘压榨’这个词,情况真的很严重。”
“合理的要求可以帮忙,但当对方的要求变得无理,还不会拒绝,就很难受。”
很多网友留言表示,经历过不会拒绝的尴尬与无奈,自己活得很累很心酸。
一封来信,就这样撕开了很多人表面岁月静好下的暗流汹涌。
/01/
不会拒绝的人,心里很苦
我有一个同事,是大家眼中的酷女孩,她的口头禅是“这个不太可,这个我办不到。”
看到她轻轻松松就能说出拒绝的话,我真的非常佩服,因为我很难做到。
她私下告诉我,其实这也是她经历很多伤害,才慢慢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和过去的“老好人”“好好先生”的形象道别。
同学要你帮忙设计提点画图意见,说你是学设计专业出身的,专业靠谱,其实你给所有人帮忙都要收钱,可是想着大家同窗几年,你忍了忍,提了。
——可是,她又要你帮忙设计一份图纸,完全不管你手上还有一堆活儿要忙,你怎么办?
同事要你帮忙寄送快递和打印资料,其实你手上也有事情在做,但想着大家都在一个部门,低头不见抬头见,何必太计较,你忍了忍,做了。
Photo byLuke StackpooleonUnsplash
——可是,他下次干脆直接把工作报表交给你做,完全不顾你忙了一天连饭都没好好吃,你怎么办?
男友三番五次要你从城东跑到城西去看他,其实你也觉得一直奔走很累,但想着男友挤地铁很难受,感情里哪有人不付出的,你忍了忍,去了。
——可是,明天他要你借他10万元,你不帮忙就是不爱他,你怎么办?
她很严肃地告诉我,如果以上经历你都有过,并且即使再难受都选择了接受,那么,你就陷入了“老好人”的旋涡。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做个人边界(Personal Boundaries),指的是一个人建起来的身体的、情感的、精神的界限,用来保护我们不受他人的操纵、利用和侵犯。
换句话说,就是一个人的底线和原则。
当我们有明确的底线和清晰的原则,就能保护自己不受情感绑架、不被侵犯,同时也能与他人更好和谐友好地相处。
反之,当我们一次次放低原则,漠视自己的感受,因为拒绝的念头而产生诸如“不好意思”和“愧疚”的想法,就等于亲手将自己的喜怒哀乐都交给了别人。
作家蒋方舟在一档节目中,提到自己“从来没有跟任何人有过真实的关系”。
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职场里、爱情里,她都始终扮演着讨好他人的角色,为了让对方开心,害怕和对方起冲突,就会顺着别人的想法去做事,不敢也不会表达自己真实的情绪。
恋爱时,男友在电话中责骂她,换作一般女生早就生气了,可她却用了整整2个小时来道歉,即使这样依然被男友指责为道歉的态度敷衍,直接挂断她的电话。
尽管蒋方舟非常受伤,但她无论如何都没法开口说一句:“再这样下去我会生气。”
长此以往,她养成了“讨好型人格”,被贴上了“过分礼貌谦恭”的标签,即使这个标签让她难受得无以言表。
遗憾的是,生活中有很多人和蒋方舟一样,因为不会拒绝,而活得委屈而不快乐。
他们看上去“什么都好”的背后,是模糊的自我认知,和即将压垮他们的巨大伤害。
/02/
不会拒绝,是因为心里有个巨大的“洞”
知乎上有个问题:“为什么有的人不善于拒绝别人?”
高赞答案说道:“从我过往的咨询经验来看,不善于拒绝别人的人,很多人在童年时期都被父母所忽视,在缺乏爱和安全感的成长环境中长大。”
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松子是那个没被父亲爱过的女孩。因为童年的经历,她没有充分的自我认同,一生都在都在讨好别人,最后因为得不到爱而选择堕落。
不禁想到我的一位同学,他总是热心地帮助所有人解决困难,有时候遇到不合理的要求,哪怕自己是泥菩萨,他粉身碎骨也要渡别人。
一次期末考试,他受一位同学苦苦哀求,违背自己的原则底线协助他作弊,后来被开除学籍。
当他父母来学校带他回家,从头到尾数落他,他像个小孩子一样拼命道歉,我才知道,他在父母那里从没得到半点认可。
他告诉我,之所以拼命“讨好”,之所以无论多么难受都说不出那句“拒绝”,不过是因为把个人的所有价值都绑在别人身上,用“老好人”的面具来掩饰内心的恐惧与不安。
那一刻,我真的感到无比心疼和可惜。
著名心理学家Sherry Pagoto博士指出:讨好型人格是潜在的不健康的行为模式,而不是人格障碍。
那些不敢开口说“不”的人,往往是忽略了自己的感受,不会好好爱自己的人。
换句话说,人性本能是自私的,只有先好好爱自己,才能有余力爱别人。
一个人如果不爱自己,把自己的情感和价值寄托在别人身上,不仅会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支离破碎,长此以往,对别人来说也是一种负担。
/03/
学会拒绝,是成长的开始
何炅说,当你学会拒绝的时候,其实是一种成长的过程。
如何才能开口说出那句拒绝,不妨从这三个小方法开始。
1、尊重自己的感觉
股神巴菲特曾经说过,父母对他最重要的教诲,就是要他听从自己的感觉。
“尊重你的感觉,你的感觉越是别具一格,别人越喜欢对你说三道四。而这时候,你就更需要相信你自己的感觉。”
要想学会拒绝,首先要认识并尊重自己的感觉,从而才能采取行动捍卫它。
下一次,当你面对别人提出的要求时,不妨先问问自己的感受,如果某件事让自己觉得不舒服,就要考虑拒绝了。
2、建立健康的个人边界
英国作家雅基·马森在《可爱的诅咒》一书里,提到很有意思的一个观点。
面对他人的请求,尝试着把“应该”换成“可以”。“应该”含有明显的道德偏向,意味着苛刻的要求;“可以”代表你有选择的权利,并不是一定要答应。
比如,把“我应该答应他”换成“我可以答应他”,“我应该让别人满意”换成“我可以满足重要的人的期待”,就会轻松很多。
要时刻提醒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边界,当对方的请求超出了自己可接受的范围,我们可以直接拒绝。只有通过一次次的练习,才能逐渐构建健康的个人边界。
3、采用相对合理的方式
我们不会拒绝,往往觉得当面说“不”,会给对方留下难堪的感受。
面对这种情况,选择一些合理迂回的方式很有必要。如:
使用拖延法“我暂时帮不了你,等几天可以吗?”;
使用示弱法“我很想帮你,但我自己的工作实在完成不了,实在抱歉。”
使用第三种方案“我认识一个专业设计公司,我把他的名片推荐给你,你可以咨询。”
长此以往,你一定可以微笑而坚定的拒绝。
毕淑敏曾经说过:拒绝如同生存一样,是一种权利。
从今天开始,试着听听自己的真实感受,勇敢和不合理要求say NO吧。
当你学会拒绝,你就开始自由。
THE END
▼ 还有好看的 ▼
作者:许小猫
编辑:北楼8层女同事
你“在看”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