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情绪告诉你什么?

你的情绪告诉你什么?_第1张图片
豆豆的表情.jpg

最近在读两本书,一本是学诚法师的《感悟人生》,讲的是佛学。另一本是成甲的《好好学习》,讲的是知识管理。《感悟人生》里面谈到了解别人就是了解自己,对别人不理解,就是对自己不理解,反过来,别人有的问题我们也会有。《好好学习》里面讲到提高学习能力的底层心态就是破除习惯性防御思维,提高元认知能力,思考我们的思考过程。这两个观点看起来没有什么关联,于我的理解,他们讲的都是“自我觉察”。

在几个月前,我还没有开启自我觉察之旅,典型的理工生,注重逻辑思维,认为凡是都可以做逻辑解释。只是遇到了一些事情,开始遁入了痛苦当中,因为逻辑思考已经无法找出答案,越想找到答案越是痛苦不堪。我遇上了小狐狸,她跟我说:“你的逻辑脑不是你,放下你的逻辑思考,用身体去感知,感受一下你的情绪,想想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在你的情绪出现的时候,你是怎么思考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思考?” 小狐狸真是个仙,别看这几个问题很简单,威力也是很惊人。

我记得之前与一个朋友有一场做死的对话,她说她的朋友是个虔诚的佛教徒,如果要信仰一门宗教的话,她会选择佛教。然后我却脱口而出:“你对佛教了解吗?” 朋友听了很生气,“难道我要了解了才可以相信吗?” 谈话不欢而散,我也很是郁闷,我只是想问她了不了解佛教而已。可现在在回想当时的谈话,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简单。因为我忽略了当时我在表达的时候,情绪是带有批判性质的,再深入思考一下为什么我有这样的情绪,才发觉之所以有这样的反应,是因为在我的认知里,只有对某个事物有充分的了解了才能说你信与不信,这样的才更有说服力。所以我的批判情绪在表达,你没有严谨的思考。带有情绪而不自知,朋友肯定也是感受到了我的情绪才对我反击。可是反过来检视自己的思维过程,我的思考是有盲区的,并非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先了解全面才可以行动,这样会带来行动力上的退怯。再思考为什么我会觉得先了解全面才决定是否行动,才发现是源于内心的不安全感。这样抽丝剥茧的自我提问,简直颠覆了我的认知,我又开始陷入了痛苦,感觉不认识自己了。就如成甲在书里面提到的习惯性防卫一样,人们常常混淆了我的观点与我,当我的观点被推翻的时候,我的自我认同也消失了。

小狐狸对我狡黠的一笑:“感谢你的痛苦吧,它会给你带来心智的成长。很多人都没有开启自我觉察之旅呢,你已经踏上了这样的旅程,就尽情的享受沿途的风光,你会感觉到后知后觉,然后同知同觉,甚至有可能是先知先觉。你能学会更好的管理自己的情绪,更加自如的表达。”

真所谓你的专注力在哪里,你就能看到什么,开启了自我觉察后,也慢慢的能理解别人行为的原因,反过来也能检视自己的,正如佛家说的,心量打开了,自然会多了一份包容,修行在路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的情绪告诉你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