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日记 雨仁读译第2195天】:“浙大留美学生”

   

竺校长抗战西迁贵州日记(连载第2195天)

1946年元月18日(周五)遵义 ,阴。晨5°C,27.60" 中午7.5°C,27.54"。晚七点27.48", 9°C。

  时事:美国电力行业二十万工人自十六日罢工,要求加薪。政治协商会今晨为重选国民大会代表事,政府代表与各派代表争执不下,结果交分组委会。《停战协定》后,国共两军争夺营口。

  晨七点起。八点半至校。王季梁来谈,为教育系四年级生教育哲学课事。李相勖不肯教,而学生又不愿让吴志尧、陈学悯束教,故有请校外老师之需。作函与胡建人,嘱在中大邀一人,借教两个月。今日作函与季讷、鲁珍等,皆数星期来所积压者。

        看美国留学生通讯录,其中浙大毕业的有32人,十之七八为工院,化工尤多,得十二人,理学院只秦元勋等三人,农院陈迟与许平二人。而以年级论,则以民国廿六、七、八年(37-39年)各级为多。 

        中午回。据知,外语班遣散后,周筠白已在步校找到一份编辑工作,中校待遇。因步校在新城城北,故已由经历司搬至中山北路267 号孔家院子居住。

        午后一点半到校。三点至江公祠(浙大图书馆),借得俞曲园著《春在堂随笔》共十卷。晚阅之。

  New Drug helps Epilepsy crisis , 《大美晚报》介绍羊癫疯特效药。

(贵州的青岩、遵义、湄潭和永兴,值得每个浙大人一生当中,去走一走、看一看的地方。以上文字系由贵州浙大校友雨仁每天读译自《竺可桢全集》之1940~1946年,一天一篇,持续七年,新鲜读译,与您分享,“穿越”西迁,见证校长在贵州抗战办学七年的每一天,感悟求是精神,弘扬西迁文化。误读与错漏,在所难免,敬请阅读原著。更多连载见~http://blog.sina.com.cn/xiqianqing)

你可能感兴趣的:(【校长日记 雨仁读译第2195天】:“浙大留美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