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棉花糖试验

史丹佛大学七十年代的时候曾经进行过一项儿童心理学研究,在这个现在很出名的棉花糖试验里,研究人员把四岁的小朋友放到一个房间里,桌子上有一颗棉花糖。然后他们对小朋友说,你可以现在吃掉这颗棉花糖,可是如果你等我15分钟后回来再吃的话,我就会奖多你一颗。

研究人员出门后通过闭路电视观察小朋友们的表现。其中一小部分马上就会吃掉,有的开始想等,等着等着就忍不住吃了,可以等到最后大人回来的只有三分之一。

总共有六百个四到六岁的小朋友参加了这项试验,通过对他们长达40年的追踪调查发现,可以忍耐到最后的小朋友长大后比较有出息,甚至体重身高指数BMI都比较正常。这个试验的结论就是一个人的自我克制力对个人成就有很大影响。

身为一个好奇的家长,看到这个有趣的试验后,我马上就在自己两个小孩身上试试看(姐姐六岁弟弟四岁)。虽然不可以完全模拟没有干扰的空房间,我也没有离开他们再旁边观察,但仅仅从他们对我的回答已经可以看出两人完全不同的性格。

那天我和两人一起去海洋科学馆,到了他们最喜欢的水族馆下面,弟弟一眼就看到他最喜欢的印纪念币机,吵着要印一个。我知道姐姐也很喜欢这个的,于是对他们说:“我可以现在马上给你印一个,但如果你可以等我们看完鱼以后出来再印的话,我可以奖多一个。”

结果弟弟很兴奋地立刻举手:“我现在就要,现在就要!”

我没理他,问姐姐:“你要怎么办?”

姐姐很坚决地说:“我待会儿出来再印。我很贪心的,我一定要等。”

呵呵,这小家伙还知道自己贪心呢。这时候弟弟已经等不及了,拼命拉着我衣角往那机器走。我拽住他然后蹲下来对他讲:“你确定你不要像姐姐一样等吗?”

“我不要等,我现在就要啦~”

“那待会儿姐姐出来的时候有两个,你只有一个不要后悔哦!”

弟弟也很坚定地笑笑回答:“我不会后悔。”

我听到两人的回答,感觉这怎么他们好像不是一个妈生的啊?不过既然弟弟说到这个份上了,我只好去给弟弟印了一个。他高兴地把那新鲜印出来的纪念币看了又看,然后小心翼翼地放到兜里。

出来以后,我就去给姐姐印了两个。姐姐拿着两个纪念币很高兴,我故意亏一下弟弟:“你看吧,你如果肯等一下的话就可以像姐姐一样拿到两个了!现在后悔了吧?”

弟弟从兜里掏出他的那个纪念币举给我看:“我的也很漂亮啊!”

哈,还真自足!原来有点介意弟弟的反应,看到他那真心的笑容后我已经释然了。我不是希望小孩很有出息,只要他的自制力不至于低到把自己吃成一个两百磅的大胖子,我就完全可以接受而且替他高兴。姐姐口中的“贪心”,如果将来可以成为她追求目标的动力当然是好事,但如果这个追求了无止境的话,我相信她一定没有弟弟快乐。

后来又在不同场合用不同的诱惑做了几次试验,结果两人的反应都是一样地相反。如果自制力是天生的、没有训练的方法,那我很期待知道几十年后他们是否像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的结果一样(已经开始想象姐姐赚钱买机票、弟弟带我们去背包旅了……)

这两人性格差别之大,已经不能用年龄或者性别解释过去了。就拿我平常给他们东西吃的观察来说,姐姐总是把不大喜欢的先吃掉最好的留在最后,弟弟是看到好的就一把塞进嘴里,剩下不好吃的。

人家说先吃坏的人属于悲观主义者,因为他们看到的吃到的总是坏的;先吃好的人则是乐观主义者。我同意,看看两人平常对事的态度就知道了。可惜姐姐很收着好吃的有时候来不及吃,弟弟先吃好的后面坏的外婆看了觉得可怜就把剩下坏的换掉了。所以说难得糊涂,其实焉知非福啊。

这个试验还有一个后续试验,另一位心理学家认为除了自制力外,还有一个很大的影响因素是对承诺的信任度。试验结果证明了他的理论,一群被骗过的小孩和没有被骗过的小孩相比,肯等待拿棉花糖的只有后者四分之一。

这个理论对于我们没意义,因为这两个小孩我们一样地对待,没有说骗这个不骗那个的。不过这倒让我想起小时候经常被爸妈骗,以致现在对太远的承诺没有会被兑现的信心。如果当时我参加了这个试验,我一定是要马上拿棉花糖的。

即使换到现在,我都不会愿意为某句承诺等太久。人生无常,明天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就像父母让小孩回家探望,小孩说:“这个长周末如果回去的话只能待三天,不如把假期积到年底可以回去久一点,还能带你们去旅游呢。”天知道父母等的时候会不会生病,小孩到了年底要不要加班,旅游公司会不会倒闭……还不如实实在在见上一面呢。

我不需要第二颗棉花糖,不一定是因为我不相信承诺我第二颗的人,更多的是因为我怕现在面前的这颗会坏掉。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的棉花糖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