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诚信衍生的自由

         首先想说的是这本书的名字,真的很俗套,至少在中国这个人人看到鸡汤都会反胃的国家,这样的名字真的不会受待见,但是什么样的鸡汤是不应该读的,就是那些简单拼凑的励志故事,毫无逻辑可言,并不值得我们浪费时间,对于这本书我想强调的是:它不是鸡汤,他是深藏在我们生活中的普世智慧,作者的伟大就在于发现了它,而我的幸运是,我看了它,并在亲身实践。

       对于诚信,很多人的观念是这样的,“我对他人许下承诺,并努力履行承诺”,在这个层面理解承诺的时候显得有些浅薄,但是承诺更重要的是对于自己的承诺。

在我看来承诺可以分为两方面,一、对于自己的承诺,二、对于他人的,并且承诺是有信用积分的,如果你长时间去培养,它就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如果你无视它的存在,它可能就会营养不良发生畸形。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的认知里并没有对自己有所承诺这回事,更没有明白对于自己有所承诺的重要性,那么对自己“许下承诺,并对自己遵守承诺”到底有何意义?

“同事打电话来说公司有急事,妻子也出去有事没有回来,我看看正在看电视的儿子,电视上正在放的是《奔跑吧!兄弟》,儿子也正笑的合不拢嘴,儿子答应了你,在看完这一集之后就去写作业,你也表示了同意,但是现在要出门,留儿子一个在家,我要过一个小时才会回来”,现在来换个视角看看诚信到底能带来什么?

A:“《奔跑吧!兄弟》放完了,爸爸也不在家,我是要去写作业还是接着看电视呢,还是接着看吧”

B:“《奔跑吧!兄弟》放完了,爸爸也不在家,我是要去写作业还是接着看电视呢,我答应过爸爸,我要去写作业”

故事结束了,在没有别人监督的情况下,这种遵守承诺,被视为一种对于自己的诚信,一种强化内省的行为,我们的诚信积分会表现良好。来看这两种选择导致的结果会怎样呢?,A和B的路必定“分道扬镳”

在成长的某一天,突然A和B都想看一本书,都决定要养成看书的习惯,他们都觉得读书很重要。那么结果会怎样呢?

(我们可以将培养读书这一习惯,可以视为自己对于自己的一种承诺。)

A很可能的结果就是中途放弃,因为做不做得到只和我有关系和别人没有关系,因为他并没有一个可以遵从的内心,没有一个需要他遵守承诺的人,我不会受到别人的责备,反正看不看书也无所谓。

B的结果更有可能的是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因为我的信用积分良好,我的诚信小树良好,他需要遵从自己的内心,遵从那个真实的自我,如果做不到会受到内心得谴责的,这样的人,重视自己的内心。

从更长远来看,我们在成人之后,每一次做的决定,都可以视为一种对于自我的一种承诺,如果在小的时候并不能重视这种内在的诚信,没有养成遵从内心得习惯,不重视自己的言行,之后的坚持和毅力就显得那么无力和空洞,因为只有我自己才能决定做或不做,而正处于当下的自我,更多的是那些懒惰的自我,有人说,我们总有一种可以对抗着让自我变得更好的“基因”,成功的路总是越走越难走,而失败的路我们总是走得那么“风雨无阻,义无反顾”,因为失败的路总是那么舒坦。

很多人喜欢做计划,但是很多计划仅仅只是在纸上,连跃跃欲试的打算都没有,就结束了,可能并不是毅力不够,只是你并没有养成重视自己言行的习惯,只是光去想,并没有在意识上形成重视,不明白不执行到底意味着什么?最可怕的是不执行并不意味着什么。

如果你今天告诉自己要去操场跑五圈,但是晚上了,你又懒得去了,这样的一次放纵自我,可能导致你的信用积分出现亏空,导致诚信的小树垮塌,但是如果你选择去坚持,一次次自我约束,一次次自我遵从,你的内心会变得越来越强大,不过这依然很难,很多时候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你明白这样小小的遵从意味着更大的自由。如果你想改变你的行为,先改变你行为的动机,你需要去经营这样能够自由掌控的内心,在我看来,这便是自由——因为我能够很轻易地选择并且遵从自己的内心。

重视自己的言行,重视对于自己的承诺,对着那个内在的真我,许下承诺,遵守承诺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诚信衍生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