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没成本

       一直以来有一个疑惑未解,恰好上周听了薛老师的课,关于沉没成本和边际收益,有那么一点得到。 也许之前也知道这个概念,但一直未曾正真理解,到底什么时候是沉没成本,而什么时候不是;什么时候该放弃,什么时候该坚持。 此番想结合自身,来做一次深刻的解读。

        在职业选择方面,有许多说法,其中有一种叫先就业再择业,所谓的‘骑驴找马’。但自己似乎没办法适应这个方法,始终觉得,那是一个人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的情况下而做出的悲哀选择。如果一直有梦想,却又没能朝着这个梦想迈进,而是按照别人所说的去做,终归是骗不了自己内心的。这也就是十几年来自己始终无法释怀的原因,一直沉浸在没有从事兴趣相关工作的痛苦中,觉得无比煎熬,时间越长越像长在心中的一根刺,隐隐作痛。那么究竟是否应该抛却这些已经逝去的时间,将其归为沉没成本呢?

        回看一下,身边有2个例子,大学时有一位同学因为考分够不上医学院,专业被调剂,因为实在是与理想迥异,上了一年后果断退学回去复读了,虽然因此比同龄人晚了1年,但最终走上了自己的路。第二个案例,有一位朋友她喜欢音乐,却阴差阳错调剂到了设计专业,毕业后辗转考研加数次换工作,直到第4年她停了下来,这不是她想要的,之后她又花了2年时间脱产学习音乐,现在也总算收获了自己想要的人生。

        在第一个案例中,相信大部分人能迅速做出判断,那一年时间就是沉没成本。那么在第二个案例中,大多数人都会犹豫,因为4年的代价非常昂贵,知易行难。但主人公勇气可嘉,做出了理智的判断,将这4年归为沉没成本。

        那么,如果将代价再进一步扩大,是否抛开所有东西,从头来过就是好的选择呢?

        现在回到自己的案例,从大学毕业算起已经过了12年,无论如何悔恨当初的缺乏勇气,也已经无法挽回。再看沉没成本的定义:当我们没办法再做选择的时候,就不存在成本。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单纯从定义上看,我们可以解读为这12年就是沉没成本。但是,这个时间成本几乎都快2辈子了(按笑来老师的7年一辈子的说法),可以说已经成为不可承受之重。这又该怎么解?

        薛老师在这里又提出边际成本的概念,我们还要投入多少才能得到预期的回报,这是边际成本。那么这句话又如何作为我们的行动指南呢?

        薛老师讲到买空调的例子,冬日里发现自己仅买了一个制冷的空调,那么这时候一定要再一个冷暖两用的冰箱吗?从边际收益上看不可取,最经济的选择是再买一个廉价的暖炉过冬,等到现有空调折旧时限到了再换。

        那么再回到自己的案例,人生当然不只是买空调这么简单。假设将之前的12年当做沉没成本,抛弃现有的职业从头开始,显然是一个十分不经济的方案。那么可否将问题转化一下,解读为——什么是自己的预期目标?什么是自己暂时的暖炉,切换的时间点又是何时?

        预期目标能确定,就是能从事与自己兴趣相关的事业,并获得有效的收益(不低于与现有收益的成长)。

        暖炉又是什么呢?必须是可以与现有职业并行的。目前阶段我并没有找到,只给自己做了一个大致的行动指南:要比别人更勤奋,把除开工作和陪伴家人之外的时间全部用来学习,把过去十几年的收获跟自己的兴趣结合到一起,用自己的长处来实现高效的转型。

        切换的时间点是何时? 可以说暂时没法确定,但使用暖炉的时间不能过长,暂时以7年为限。

         以上算是学习薛老师的经济学课程一点浅显感悟,期望在之后的时间里能持续践行。

         践行的收获也将在这些年的持续写作中记录下来。

以上共勉!

你可能感兴趣的:(沉没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