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麦肯锡一样解决问题

《麦肯锡问题分析与解决技巧》,作者高杉尚孝,美国宾州大学沃顿商学院MBA,历任美孚石油、麦肯锡、摩根银行东京及纽约办公室份职务。其后接掌某资讯顾问公司总经理,负责管理企业品牌建构策略与危机管理公关策略等。目前是顾问公司高杉尚孝事务所代表人。是理论基础、实践经验兼备的企业管理者。著有《逻辑表现力》等多部著作。

图片发自App


本书详细地解释了麦肯锡等咨询分析公司的问题处理步骤,帮助读者用“五个方法快速找到问题”,用“五个步骤高效解决问题”,从而也能成为“问完问题,答案就跟着出现了”的牛人。

第一步:发现问题并分类

001问题的本质。所谓问题,就是必须被解决的课题。我们身边随时都存在着无数的问题,比如:“如何开发出畅销商品”“明天的会议请谁主持”,甚至“明天中午吃什么”“快下雨了,我要不要带伞”,等等。

所有这些问题,都有一个共同点:存在单一或多种课题,必须拟定解决策略并付诸实施去解决。

尽管这些问题的分量不同,但你是否发现,你在生活中碰到的问题是否不断地要求着你,必须找出解决策略并付诸实施呢?

002解决的本质。解决的意思是做了决定便难以撤回。比如你开发了A款产品,就必然耗费了原本可以开发其他产品的资源,你今天中午吃了牛肉盖浇饭,那就只能下次再吃泰国菜了。

003问题的分类。问题的出现是因为期待与现状产生了落差,比如,市场占有率没有预计的高,天气没有想象的好,会议主持人没有预计的时辰,等等。

具体可以分为三类:即追求理想型,维持现状型,恢复原状型。

004问题的优先级。问题往往不止一个,哪个问题先解决又成了问题。比较合适的方法是从紧急性和重要性两个方面来安排,重要且紧急的毫无疑问是最优先的,不重要且不紧急的是最末的。

其中最容易被忽略的就是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往往等到发现时,已经错失了良机。所以,要经常思考回顾,还有哪些很重要的事情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拖着没做?

第二步:设定具体课题

问题出现后,就要着手研究如何解决问题,此时,问题即成为课题。主要内容是找出并分析原因。麦肯锡公司的顾问必须彻底进行事实调查,掌握一手资料,再抽丝剥茧,分析出导致问题的真正原因。

关键点一:MECE原则,即不重复,不遗漏。

关键点二:分析原因需要深入到什么程度?丰田公司的口号是:“当发现产品有瑕疵时,至少要问自己5次为什么。”即至少要进行5个层次的分析。

关键点三:6W3H基础架构。即What、Where、Which、When、Who、Why、How、How much、How many。

关键点四:差异分析。将发生问题的对象与其他没发生问题的对象作比较,找不同。

对于恢复原状型问题,要注意因果连锁,排除干扰;对于防范潜在型问题,要预防与应对并进;追求理想型问题,最终目标要明确,定位准。

麦肯锡顾问经常用SCQA分析法,有效地持续掌握发现问题与确定课题的过程。即用说故事的方式,详细地描述当事者的状态、具体形象,以及问题的出现和变化过程,最终得出答案。

第三步,找出替代方案

一般而言,当想要解决某个问题时,一定会思考多种解决策略。但是,解决方案只能选一个,但绝不能只想一种。即,要有备选。关键在于设定出本质性的问题。那这个解决方案是如何选出来的呢?

001列出所有解决策略,尽可能提出你想得到的方案。

002脑力激荡法。即鼓励参与者自由提出意见,同时,不能批评别人的想法,尽量提出大量的想法,欢迎自由奔放的想法,发展别人的想法。如此则可以打破固有思维的束缚,想出一些“天方夜谭”的好点子。

003方案选择的优先级是:能解决问题,考虑制约条件,考虑期望条件,负面评价,综合下来,就能选出唯一的最佳方案。

第四步:评估替代方案

方案选定之后,还要进行评估。主要方式是进行情境分析,即一定要考虑不确定性,比如时间、环境的变化。

但是如何能预测未来呢?

麦肯锡的做法是让所有人对于未来可能发生的状况拥有共识,淡化预测者与决策者之间的差距,这样计算环境发生变化,也因为早就做好信息共享,所以能够迅速做出应对。

这其实就是风险评估的内容。方式是以对业绩的影响度为纵轴,以不确定性为横轴,画出风险矩阵。

评估过后,很有可能方案还要再完善。如此反复,才能得到最优方案。

第五步:实施解决策略。

方案再好,执行不够,也是废纸。

麦肯锡用于执行的行动计划,必须具体涉及金额、日期、人员。确实将主旨传达给组织内部。重视沟通优劣。

如果确实没有执行能力,则考虑缩减行动。

实际上,麦肯锡给出的方案,一定是考虑了执行能力的,如果执行能力不够,那肯定也会有备选方案。

这么牛的问题分析与解决技巧,只适合于大公司、大策略吗?

非也。可以用职业生涯矩阵来分析自己的成长路径。就算是普通人,只要能克服惊慌失措时常犯的三种错误:即掉入否定状况的陷阱、在错误的时机追究责任、做非现实的评价,就能摆脱“死脑筋”思考方式,用“正面思考”找回正面心态,就能在问题发生时沉稳应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的内容听起来有点深奥,且如果没有经过大量的训练,作为常人的我们可能很难形成如此系统的思维能力。可是只要我们有所了解,就可以有意识地去运用,从而也就收获了另外一种可能性。结合到实际中,可能只需要我们多问几个为什么。以我自己关于“今天没有读书”这个问题为例,来一次深度思考。

今天没有按照预定计划读书。这是一个恢复原状型问题。

原因有:起床晚了;工作很忙;下班后带孩子脱不了身;带孩子睡着后,太晚了,不想再起床。

归结起来,就是没时间。

为什么没时间?因为原有的时间计划被打乱。

为什么计划被打破?因为身体累,产生惰性。

以上是常态下我的思维深度,也就是,一般而言,我思考到这里就停止了。带来的弊端就是,我会不停地出现这类问题,不能根治。

那按照麦肯锡问题分析方式,我继续深挖原因。

身体为什么累,为什么想要休息?因为时间安排过满,没有弹性空间预留突发事件。

为什么时间安排不合理?因为对工作生活内容及所需时间预估不足,把工作很闲这样的偶然状态错估为常态。对工作繁忙状态下的身心状态预估不足。

身心为什么容易疲惫?因为疏于健康管理,沉浸于舒适状态,不习惯高强度、高频率的状态。

这样的状态符合我对生活的定位吗?很明显,不符合。

如何摆脱?一是重新调整计划,读书时间调整为忙时半小时,闲时一小时以上。二是加强锻炼,不让身体颓废;三是严格律己,警醒懈怠风险;四是坚定读书可以带来改变地信心。

如此,才可以彻底解决“今天没有读书”这个问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像麦肯锡一样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