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打车这件事儿

谈谈打车这件事儿_第1张图片
来自网络

自己有车以后,坐出租其实少了很多。但帝都每周的限号,停车位不好找,觊觎路上时间想多做点事或者多眯一会儿,打车也成了家常便饭。

早些年刚来北京,遍地尽是亮黄的面的,肚子大又便宜,一度是我们组团出行必选。后来逐渐换成夏利、富康、桑塔纳、捷达,到现在一水儿现代伊兰特,越来越舒服,价格扶摇直上,路也愈发堵得寝食难安。

平时上下班一般打不到车,碰上下雨下雪大风大雾更是难觅其踪。好在有了滴滴打车可以加价竞抢,否则还要在路上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与他人PK。曾经最多一次北京市区打车花了180元,20公里的路走了4个小时,也只是碰上了场大雨而已。

京城出租车师傅的博学多才和万事灵通,应该是全国排名第一的。天文地理,政治人情,官方消息,坊间野史,不敢说全知道,至少不会冷场。经常不是乘客听入了迷忘记下车,就是说客讲上了瘾连表都没打。

大部分司机还是很热情的,上车帮你提拎行李,下车和你亲切道别。不过要警惕在汽车站火车站机场趴活的热情,没有不漫天要价狮子大开口的,一般看人下菜碟,听你是外地口音,翻个一番是最少的。不过这种情况越来越少,管理逐渐规范了,尽量到正规打车的地方,风险较小。

出租车在客流量大的地方排队,其实也挺不容易。有时候大夏天又闷又热等两个多小时,碰上只有十几二十块的活,心里不堵得慌才怪。一次我西站到达,却打到一辆林肯还是宾利样的豪华出租,因为只有十块钱的路,我一路忐忑很不好意思,最后给了十五,双方才都心安话别。

上海虹桥机场的出租车调度曾经非常不科学,通道很少,效率很低,最近几年有所改善。

杭州是国内出租车最先引进豪华车型的城市,印象里04还是05年的时候,就全是奔驰宝马奥迪一类的出租,但真正坐进去才发现大部分原来的配置全部拆掉了,只是空有其表罢了。

深圳机场的出租要区分去的地方,远近不同,乘坐车的颜色分为红绿两种。最近一次去深圳,居然碰上有乘客谎报携带爆炸物,整个机场出租车等候区全部戒严,我们等了一个小时才打上车,期间与几个老外艰难交流,还帮他们抵御了趴活私车的骚扰。

合肥是我见过出租车司机里女生最多的城市,一个个娇小玲珑,明显感觉到生活所迫辛苦赚钱的沧桑。

成都的出租车开得忒猛,有些咋咋呼呼。一次大晚上打车,我们和司机估计都紧张对方不是好人,同行的哥们愣是编了个自己黑社会砍伤司机的故事大声说给我们听,下车师傅连零头都不要了,油门轰鸣消失一瞬。

老家小地方的出租就更不规范。起步价一般是大城市的5-6成,有时候绕城一圈也用不了十几块钱。所以过年过节就不愿意打表,往往是一口价,到地方还死皮赖脸地求你多给两块。

在香港打车,后备箱放行李是要加钱的,记得是按件算,也区分颜色去往不同的地方。

在日本打车,因为人工成本太高的原因,是奢侈行为。但司机态度非常好,而且很多是五六十岁银发素裹的老人,一尘不染的西装,洁白的手套,让人心情很复杂。

在新加坡打车,感受和国内无几,除了国语有些港台味道外,一样侃侃而谈。一次要去滨海湾公园,明明不到十公里距离,却走了近一个小时,明显绕路。看司机快60岁的样子不像是故意,一路道着歉,说迷路了不熟,但开车这么多年,连北京一个区都不如的地域,说不过去。

斯里兰卡打车是比较有意思的,大部分都是三蹦子。车手一个个黝黑皮肤卷毛大眼帅气逼人,在盘山小路城间巷道拐弯不刹车地飞驰。哪有计价器,全靠口口相传。极其信任的本地导游,最后被发现联合出租车同胞一起哄抬价格,让我们着实寒心。

今天去参加厂商的培训,又打车。一路听驾驶员那里不时传来“唧唧唧唧”的清脆鸣叫,这大冬天的怎么会有这种东西,莫不是手机铃声?!好奇心让我下车时忍不住问,司机从怀里掏出一个小葫芦,里面两只威武结实的虎头蝈蝈。靠身体保温,超过26-7度就会越叫越欢,弄得好能活一季,老北京的玩法,叫养冬虫。

题目说是出租车,其实讲的还是人。一车一世界,一人一江湖。

你可能感兴趣的:(谈谈打车这件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