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红美术2】“鞋”手共进/携手共进

山里红美术课,

可以在教室里,

可以在田野里,

还会出现在村小教学点里。

王老师走到哪里,

就把课上到哪里,

就把美带给哪里的孩子。

用鞋子丈量脚步,

用手来绘画生活,

王老师诠释了“鞋手共进”的意义。


教会学生观察鞋子,

用手来绘画鞋子,

这才是真正的“鞋手共进”。


通过网络课堂,

全国的孩子都能和名师学习,

这就是“携手共进”。

【山里红美术2】“鞋”手共进/携手共进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一、课程总体介绍。

在数学课上一加一等于二,但在美术课上,一加一不等于二。因为艺术不能复制、粘贴,艺术必须有一定的创造性,孩子们的作品必须是异彩纷呈的,多种多样的;艺术没有对和错,只有将错就错,把错误变成创造力,变成感染力。

网络课堂上,老师与学生远隔千山万水,该怎样教会学生绘画呢?不急、不急、绘画是一个输出的过程,认真观察才是输入的过程,没有输入哪来的输出?孩子们要学会看到什么,就想到什么,看什么,就画出什么。

山里红美术第二课——《携手共进》,有302个班级参与直播,577回放,参与打卡人数上升至88次。在这些打卡中,我们兴奋的看到了,孩子们的作品。没想到短短的一节课时间,孩子们就学会了用点、线、面、黑白对比的形式来描绘自己的鞋子。画作形象、夸张、生动,富有儿童情趣。只是有部分第一次接触绘画的孩子们,他们的画面布局较小。相信再多上几次山里红美术,就一定能够画出,优秀完美的、有创造力的作品来。

二、助教工作汇报。

周一吴虹校长以语音的形式,对助教所做的ppt提出了明确。根据要求,我把暖场的课件改来改去,大的变动一共改了三次,细小的变动,就不记得多少次了。每次改完后就给丝丝老师发过去,丝丝老师不厌其烦的指导我。终于在周四,把ppt定了下来,又写了发言稿,并联系王晓野老师,看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沟通我们俩上麦的时间,最后又在测试群里进行了详细的测试,信心满满,自认为自己肯定没有问题。

可是意外还是发生了,当我登陆美丽乡村群时,发现王老师已经开启了直播。于是我马上发微信告诉王老师结束直播,我先进行暖场。这样一来一回,时间就很紧张,心情更加紧张。于是就加快了说话的速度,也没有看讨论区的留言。事后我的同事告诉我,你直播的时候声音太小了,大家都留言说声音太小,但你完全不理会。听到这个消息后,我非常的懊悔。真想自己找个地方扇自己两嘴巴,觉得自己的工作还是没有做到位。

但是,在前进的路上,没有时间懊恼。做完暖场后,认真的聆听王老师的课程,然后就投入到管理达卡的工作中。王老师还是那么认真,每一个打卡,做了鼓励性的评价。我也阅读每一个打卡,并作出了相应的评价。王老师商量后,从中选出了九名优秀打卡内容。

最最令我们欣喜的是,来自全国各地孩子们的作品,都飞进了王小野老师的邮箱里。王老师建立了山里红美术交流微信群,详细的要求了助学老师怎样上传孩子们的作品,但是还是有些老师并不清楚,于是我就通过微信群,一个一个把他们加为好友,然后每一个老师详细的解答具体的问题,并督促他们尽快把孩子们的作品上传到qq邮箱里,这个办法十分见效,王老师一下子收到了很多孩子们的作品。

三、优秀打卡名单:

上周打卡为73人,本周上升至88个学校,不仅数量上有所增长,打卡质量也明显上升,因此选出10名优秀打卡名单:

【山里红美术2】“鞋”手共进/携手共进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山里红美术2】“鞋”手共进/携手共进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四、本次课程打卡优缺点:

从这些作品中,老师能够感觉到同学们在作画时非常认真的。孩子们都学会了观察,学会了画眼中的鞋子,有的作品很有创意,有的很夸张,有的作品造型准确,有的作品很稚拙,这都是线描画的特点!所以同学们记住一定要画你眼中的事物!孩子们作品点、线、面运用的非常好!形象的表现出鞋子的立体感和孩子们的创造力。有的老师非常的用心,把孩子们绘画的过程和作品都展示出来,这是本次打卡的优点。

但本次打卡还存在以下缺点:

1、虽然反复提醒,但是有很多老师还没有修改打卡昵称。

2、还有部分老师上传课程的截图,文字分享的内容也非常少。

3、部分孩子的作品上并没有按照王老师的要求标注姓名,学校年龄等信息内容,导致王老师和助教老师无法统计。

看到孩子们的作品让我们体会到: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真正的艺术可以跨越时空,跨越年龄,跨越语言,跨越一切,艺术让孩子们成为这世上独一无二的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山里红美术2】“鞋”手共进/携手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