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不逼死自己,一定要学会提问...

(1)

最近,跟两个朋友聚会聊天。朋友小A在一个大型互联网公司做运营,正想要在职场大展拳脚。而老K刚升任了部门经理,开始作为一个领导者,管理团队。

小A愁眉苦脸,跟我们抱怨:

“老板抛出一个很难办的问题给我,可我不知道怎么办。我能说不知道吗?我说不出口啊,我得想一个解决方案给他!”

老K一脸同情,我也差不多:

“下属来问我应该怎么办,其实我也不知道,但是又觉得有责任告诉他办法。而且要是我说不知道,那我多没面子啊!”

我问:“那你们现在进展顺利吗?找到办法了吗?”

A、K:“还没有…”

我:“......你们对自己下手够狠的啊”

发现没有?发现我们遇到的大部分问题之所以卡住动不了,其实都是卡在了自己身上。“逼死”自己,又是何苦?

小A和老K遇到的问题其中隐含了一个共同的难点需要突破:那就是——不愿意承认“我不知道”,而又不愿提问,跟团队共同解决。

(2)

为什么我们不愿提问?

《探询式领导》中经过调查统计,得出以下四类原因:

●我们不愿提问,是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

●我们在很多情况下太着急了。

● 由于缺少经验、培训机会、榜样的示范我们往往缺乏提问和回答的技巧。

● 我们所处的公司文化和工作氛围不欢迎提问,特别是提出挑战已有惯例和规章制度的问题。

第一,自我保护。

人性都是趋利避害的,所以会自我保护。中国的传统思想,领导者应该无所不能,要不就会在下属面前很没面子;显得自己很笨、或者让人觉得自己不合群。

所以,大家渐渐习惯了不提问。更甚至不懂装懂。但实际上,不提问危害的是我们自己,我们回避问题就等于放弃了一个学习机会。

第二,太着急。

我们急于完成一个任务,而不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探索更好、创新的解决办法。

但实际上,提问不仅可以分享信息,还可以分担责任,分享成功之后的收获。如果你想要你的团队能够在关键时刻帮你紧急降落的话,那你最好的做法就是跟他们一起起飞。

第三,文化氛围不允许。

家庭、学校、企业都在教育我们不要问那么多,只管乖乖听话、老实干活就好,导致了我们现在的提问无能。

第四,缺乏提问技能。

这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相对于不敢提问,更多的情况是提出的问题不好,反而变成了追究责任,导致对方的对抗情绪和陷入解释辩护的状态,使情况更加恶化甚至会导致关系的破裂,后果很严重。

因此,什么样的问题是好问题?如何提出一个好问题?掌握这些提问技能就变得尤为关键。

这四类原因绑住了我们大部分人的手脚,“逼死”自己。

(3)

怎么能把自己从枷锁中解救出来呢?

第一,针对前三类原因,我们需要扭转认知。

跟我们很多人一样,小A和老K是典型的答案式思维,遇到问题就想赶紧给出答案。但问题在于我们现在身处一个易变、难以预测的、负责的和模糊的VUCA时代,已经没有人可以一个人掌握所有解决问题的知识和信息,从而直接给出问题的解决方案。

这是时代进步的代价,我们不能像古人一样,直接从怀里掏出锦囊:哇,妙计,原来这就是解决方案。我们必须承认受个人经验局限,确实存在未知的领域。

这时候如果还不能坦诚的说“我不知道,大家能帮我想想吗?”,那后果就会是把所有的问题全部集中在自己身上,解决的责任也全部落在自己一个人身上,不但会把自己累死,而且把猴子全部背在一个人身上也会有很大的风险,问题不能快速有效的解决。

因此,我们必须转换思维模式:从答案型思维转换到提问式思维。

第二,针对第四类原因,我们可以通过学习提问技能,来提高自己的能力,扩展思维的边界。

也许你会说提问谁不会啊,这还需要学习吗?

(4)

当然,我们自以为会说话都会提问,但是我们通常提出的是不好的问题。问了之后后果很严重。

在《探询式领导》中,总结最好不要问的三类问题:

第一类,去能的问题,也就是可能会打击别人自信心的问题。

比如:

* 你怎么这么笨?

* 别人都可以做到,为什么你不行?

* 你怎么连这都不懂?

* 为什么没能赶上进度?

第二类,诱导式问题。也就是说带有暗示答案的问题,通常是一个反问的形式,实际上不是一个问题,却像套着羊皮的狼一样,伪装成问题的样子。这类问题的坏处通常是会破坏双方的关系。

比如:

* 爸爸跟儿子说“你想上床睡觉了,不是吗?”

* 妻子跟丈夫说“你不认为这是你的错吗?”

* 上司对下属说“团队里的其他人都认为这次的错误是小王导致,你觉得呢?”

第三类,复合式问题,这类问题的特点是连续提问,一口气问了一连串的问题,尤其当这些问题都是封闭性问题时,就很像警察审问犯人的感觉了。

比如:

* 昨天的这个时候你在哪?

* 跟谁在一起?

* 在一起干嘛了?

* 什么时候离开的?

这三类提问形式,既没有获取信息,也没有激发对方的创造力来解决问题。没有达到我们提问的目标。

所以,从成果的角度评估,这三类提问是无效的,根本就不是真正的问题。以后工作和生活中,可以有意识的避免使用这3种无效提问。

(5)

怎么提出好问题?

第一,明确提问的目的,换位思考,提一个开放性问题。如果是你的话,什么样的问题会让你深入思考、并且赋予能量。

第二,仔细倾听,不要急于否定和打断,世上并没有对错,只有立场和观点。然后基于前一个提问或者基于对前一个提问的回答再来进行提问。

第三,对于对方的回答做出进一步的澄清和确认。比如,你的意思是。。,我理解的对吗?

举个栗子:

老K作为部门经理,想要了解本次产品上市活动的进展,确保圆满完成。

[提问的目的]:针对本次产品上市活动,了解进展,确保圆满完成。

[想让对方感受到]:我尊重他的意见?看重他的想法?被关注和认可。

[提问]:1)本次产品上市活动现在进展还顺利吧?/2)有哪些事进展顺利呢?/3)你还需要哪些支持和帮助?

(6)

通过对比两种提问的方式,达到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去能的问题会打击对方的自信心,引起防卫心理,甚至使对方进入到反抗状态,逃避责任,最终也解决不了问题。

赋能的问题可以激活个体潜能,发挥团体创造力,为了共赢互利的目标,群策群力的解决问题。

所以,我们要有智慧来分辨赋能和去能的问题,好的问题没有一个统一标准,大家可以在实践中体会,一般来说,好问题一定会引发深入思考、跳出思维局限。

提问的关键点在于要结合具体的情境,我提出这个问题要达到什么目的。

(7)

小结

我们必须改变思维模式,勇于提出更多问题,并且要努力提出更好的好问题,赋能团队和激活个体的问题。

首先,敞开自己的心胸,承认未知的存在,接纳自己的未知。

其次,转换提问式思维,打开学习雷达,保持时刻学习的心态。

最后,不断积累,扩容硬件(知识、经验)+升级软件(思考方式、思维模式)。

让你的人生从此起飞!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了不逼死自己,一定要学会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