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万关东军被苏联俘虏做十年苦力,竟无人反抗,原因其实很简单

二战末期,苏联对日宣战,150多万苏联红军进军东北,与驻守在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展开了殊死战斗。当然,战斗的结果是关东军被碾压,8万余人被击毙,近60万人成为俘虏。不久,这些俘虏被苏军押往西伯利亚从事强制性劳动。这一劳动就是十年,期间十分之一人员死亡,后期回到日本的大约有47万人,其余部分要么留在了当地,要么无案可查,但基本上都认定为死亡。

60万关东军被苏联俘虏做十年苦力,竟无人反抗,原因其实很简单_第1张图片

很多人注意到,60万关东军在押往西伯利亚途中或在做苦力的十年内绝少有人集体反抗或者逃跑,这是为什么呢?曾经飞扬跋扈、不可一世的日军难道认怂了吗?其实,当我们回归历史,分析原因,却能找到其合理的一面。

60万关东军被苏联俘虏做十年苦力,竟无人反抗,原因其实很简单_第2张图片

首先,日本战俘起初并不知道自己押往苏联。当时,苏联人以送他们回家的名义将大批战俘从奉天装上货车车厢。日本战俘信以为真,路上还积极帮助苏方装卸物资。但当火车开到北安以北时,火车车门被关死,日本人才意识到事情有异,并后来猜测出要到西伯利亚做苦役,但那时为时已晚。

60万关东军被苏联俘虏做十年苦力,竟无人反抗,原因其实很简单_第3张图片

其次,日本人后来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但他们还是没有反抗,这又如何解释呢?原因其实很简单,日本人不敢,没有能力,更没有力气反抗。一方面,这些战俘一到苏联便被分割到267个战俘营、2112个战俘所里。这样做能有效阻断战俘间的沟通交流,最大限度地预防战俘集体暴动。同时,苏联派出了2万名精锐部队看押这些战俘,武力威慑往往使这些日本人心生畏惧。另一方面,在西伯利亚,日本战俘常常在枪口下从事采矿石、修铁路、伐木、挖河道等劳役,每天必须干活12小时以上,繁重的劳作似乎使他们丧失了反抗的力气。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战俘营的生活并没有逼他们走上绝路。每天350克黑面包和些许的白粥,虽然吃不饱,但相对于战前啃玉米面的状态已经大有改观。

60万关东军被苏联俘虏做十年苦力,竟无人反抗,原因其实很简单_第4张图片

最后,日本战俘并无可靠的逃跑方案。西伯利亚气候恶劣,天气严寒,这是制约战俘出逃的最大障碍。有人说可以夺车出逃啊?即便成功反抗,得以出逃,但在出逃路线上并无可行性。西伯利亚周边几个国家全与苏联交好,往这些地方去无疑是自投罗网。往北呢?北边有白令海峡和日本海,白令海峡气候异常寒冷,日本海部分海域已在苏联控制之下,渡海而过无疑于自杀。

60万关东军被苏联俘虏做十年苦力,竟无人反抗,原因其实很简单_第5张图片

也许是考虑到以上因素,心生畏惧;也许是在等待释放的那一天,有所期待,这些日本战俘最终选择了苦力劳动,而放弃了反抗或逃跑的念想。尽管这种劳动异常辛苦,但比起他们施加于中国人民身上的暴行,又算得了什么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60万关东军被苏联俘虏做十年苦力,竟无人反抗,原因其实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