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在生活中保持铜牌心理

#微写作#第7篇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标题是think like a bronze medalist, not silver。

文章描述了这样一种情况:奥林匹克的领奖台上,铜牌得主和银牌得主哪个更开心?大多数人会觉得当然是银牌啦,毕竟名次比铜牌高啊。但事实并非如此。银牌想得是我要是快那么一秒,那么金牌就是我了,心里充满了抱怨和悔恨。而铜牌想得是天哪,我要是稍微慢一点,就不可能得到奖牌了,但是我竟然站在领奖台上了。这就是由于对标对象不同,引起的两种不同的心理状态。作者给了一句话总结是:Comparing up versus comparing down. Your happiness depends on where you're focusing.

对于文章中描述的银牌和铜牌心理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找资料时看到了下面这个信息: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认为,人类并非是完全理性的,当人们在思考过去已发生事件的时候,会进行心理模拟,用反事实思维(counterfactual thinking)进行思考。

一个反事实思维包括两个部分:虚假的前提(如果……)和虚假的结论(那么……)。

所以,我们就会发现,反事实思维会有两种不同的方向:当我们回想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时,如果得出的结论是如果......就会得出比现实更好的结果的话,就叫上行反事实思维,也就是上面文章中作者提到的comparing up。小事比如今天上班迟到了,可能是各种原因导致的,但是我们的反事实思维的构成可能是:如果我今天出门不磨叽不纠结穿什么鞋的话,那么就不会迟到了;大事比如常见的这种情况:如果我高中时能拼一把,那么我就上更好的大学,也许整个人生轨迹就改变了。金牌得主运用的就是上行反事实思维。

相反,如果我们事后复盘,想象可能发生的结果比现实结果更糟,那就是下行反事实思维,也就是上面作者提到的comparing down。比如“幸亏前面哪怕借钱都买了某某地区的房子,不然现在根本买不起了。换成反事实思维标准格式是:如果当时没有借钱买了某某地区的房子,那么现在根本就买不起。铜牌得主运用的就是下行反事实思维。

我们可以很容易得看出,不同的反事实思维会带来不同的情绪反应。,上行反事实思维多引发负面情绪,使人对未得到更好的结果感到懊恼和自责;下行反事实思维则使人意识到已避免更坏的结果,因而产生幸福和满足等正面情绪。

所以,为什么我们要在生活中运用下行反事实思维呢?

一方面,下行反事实思维带来的正面情绪给我们带来愉悦的体验,好的情绪也会对身体有正面的反馈作用,同时,个体的情绪对了,在人际交往中也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带来正面结果。这就是为什么最近几年正能量盛行的原因。

另一方面,正如教练领域常说的那句话:你的焦点在哪里,你的能量就会去向哪里。上行反事实思维让我们把焦点持续放在对过去的懊恼中,无法聚焦在当下的问题,也就无法找到解决的出口。

当然,我们在生活中可以保持铜牌心理,从而带来正面情绪和积极影响。但是在对当下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时,还是要基于当前的情况和已知条件,而非过去。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要在生活中保持铜牌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