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学习无益认知升级

2016年最后一天,老实地观看深圳卫视现场直播罗胖跨年主题演讲《时间的朋友》,对于我这种伪粉丝来说,是一场认知的盛宴。他站在舞台中央像布道者般足足讲四个小时,谈创业热潮说科技发展的认知,如果记不住几个关键词都不好意思说听了这场演讲。从此以后“认知”这个词火遍中国大江南北,走到哪里都提起这个陌生而令人敬畏的词汇。

在学生时代参与过一场培训,老师说“你的词汇量决定人生的高度”,当时不以为然。但是工作几年后,你输入越多,你的词汇量会不断积累,积累多了,你的输出绝对不一样了,似乎跟万小时定律一样。

而信息爆炸的今天,是因为输入不够无法实现我们认知的升级,还是我们不够专心不够努力去积累,其实都不是。仔细翻翻手机里面关注的公众号和下载APP,这么丰富的信息,究竟有多少时间来研读。一天24小时,总会不经意间被各种标题党所吸引住,时间恰恰这时被漏掉了。如此洪荒般信息,就这样无情将时间进行碎片化分割,每个公众号、每篇文章都霸占时间分布,独立思考显得尤为被动了。

即使遇到好的文章,或许没有时间去仔细品味,不经意间就进行收藏。在心里暗示自己等有时间时,再好好去品味。于是后来,便没有了后来,真的成为手机里面缓存,说不定哪天就会被清理了。如果说在甄选信息或信息迭代更新速度太快,那其中负责的是自己本身认知的能力。

当自己不去思考时候,自媒体自动帮助给自己贴标签来告诉你属于什么群体。如今自媒体公账号都会形成自己的社区和文化属性,关注它,意味着被它圈粉或俘获,也许你就是它的受众之一。因为在它的世界里,它代表自己的价值属性,如果能引发的共鸣或者精神上给你不一般的收益,你就是彼此共同认知体。如果说有人害怕关注更多的公众号时,说明他已经意识到即使关注了,也不一定有时间进行详细阅读和分析。信息海洋中,如果无法脱离被动推送状态和独立思考,你关注的一定不是真相,真相注定是要被湮没的。

在我们觉得时间充裕时,更多关注我有时间要做点什么、学点什么、提升点什么,但是时间不充裕的时候,更多关注我有时间我想要做什么、学点什么、提升点什么,却发现无能为力。如果将原来碎片化时间静心重新整合,能够垂直练出万小时的练习,在小小的领域可能会取得不错的成绩。

你可能感兴趣的:(碎片化学习无益认知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