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闲情

近来复读了沈复的《浮生六记》,又连着读了李渔的《闲情偶寄》。每天工作繁复枯燥,回到家又尽是些吃米油盐酱醋茶的琐事,和两位先生志趣高雅,潇洒不羁的生活相去甚远。但是身未动,心往之。

第一次听到《浮生六记》的书名是在中西语言对比得课堂上,我很喜欢这门课 的老师。先生个子不高,脸颊多肉,天生笑眼,课上课下对我们可谓是纵容有加。临近毕业之时,先生被提拔作了学院的院长,大家都由衷为他开心。言归正传,先生推荐我们读这本书的时候,提到林语堂先生说沈复的妻子陈芸是“中国文学中一个最可爱的女人”。我会去图书馆寻来这本书一读,最大的原因就是好奇生活的艺术家林语堂先生眼里最可爱的女人究竟是何等模样。

浮生闲情_第1张图片

可能因为我那时只知死读书,读死书,看完之后竟有些失望。沈复和陈芸如此相爱,陈芸为何还与他谋求憨园作妾,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又有他们在处理与沈复父母的矛盾时的消极态度,家庭经济制度的混乱以及最终可以说是卖女弃子的逃离,在一个当时对未来充满幻想的大一青年眼里,这怎么会是最可爱的女人和她的丈夫呢。

室友倒是被沈复一些荒诞玩乐的行径逗得大笑不止,还特意朗声l指出让我千万别错过了。其中一段沈复写到,“贪此生涯,卵为蚯蚓所哈,肿不能硬,捉鸭开口哈之,婢妪偶释手,鸭颠其颈作吞噬状,惊而大哭,传为语柄。此皆幼时闲情也。”初读觉得小男孩贪玩,整件事情也是颇具喜剧色彩。但是看到后面,越发觉得三岁看老,沈复终其一生,过着放荡不羁的生活,事业未有任何建树,家庭也是妻逝子丧。当时的我虽然不清楚自己要做什么,但是脑海里的未来是一片光明坦途,着实无法欣赏沈复这样的人。

然而随着年龄的累加,离开学校进入社会,三年的工作时间也磨平了我对未来的想象。越来越明白可以一直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人才是真正的勇士。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

浮生闲情_第2张图片

在清贫的日子里依旧过得有趣,不仅需要心态也需要智慧。在闲情记趣里面有一段是这样的:“芸为置一梅花盒,用二寸白磁深碟六只,中置一只,外置五只,用灰漆就,其形如梅花,底盖均起凹楞,盖之上有柄如花蒂。置之案头,如一朵墨梅覆桌;启盖视之,如菜装于花瓣之中,一盒六色,二三知己可以随意取食,食完再添。”沈复贪杯,又不爱小菜过多,陈芸便用了这个法子作了一个梅花食盒,精巧别致,还实用节约。

毕业之后租房子,自己一个人打理生活的点点滴滴,才发现处处都要花心思,没有钱只能花费时间和精力去思考怎么布置房间才能好看实惠又全面。不可以懒散随意,脏乱的房间会让生活变得丑陋,丑陋的生活会把人变得更加懒散,恶性循环,即使拥有金钱,也失去了对生活的品位。

说到生活的品位,不得不提另外一本笠翁的《闲情偶寄》。李渔作为戏剧评论的始祖,书中的词曲篇和演习篇自然是不落窠臼。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他的生活艺术,笠翁堪称生活艺术美学家。

莫说居室玩器,也不说饮馔种植,连女子美容服饰,笠翁都精通其中道理,书里面很多独到的审美意见今天看也不过时。首饰一文开篇写道,“珠翠宝玉,妇人饰发之具也;然增娇益媚者以此,损娇掩媚者亦如此。”珠宝首饰佩戴恰当,就会如同“玉蕴于山而山灵,珠藏于泽而泽媚”,但是如果自身审美水平差,穿金戴银,只会“但见金不见人,犹之花藏叶底,月在云中”。

颐养部里面有很多养生之道,但并不是什么专家的多喝水多运动之言。笠翁秉承行乐第一的人生哲学,认为乐不在外而在心,无论是什么身份,什么处境,心以为乐便是到达了快乐的境界。春季可以观花听鸟,夏季食瓜啖果,秋季蜡屐而游,秋季居家而思。一年四季 ,时时可乐,日常起居之间也是处处可乐。乐于睡坐行李之间,乐于推杯换盏,高谈阔论之筵席。听琴观棋是阳春白雪的快乐,养鱼灌竹石下里巴人的快乐。

浮生闲情_第3张图片

《浮生六记》教我如何苦中作乐,了悟人生起伏。《闲情偶寄》于我而言,更像是一本字典。以各个门类作检索,发掘艺术鉴赏,生活妙招,人生哲学。每个人浮生匆匆,事业上无论是功成名就还是碌碌无为,都需要闲情去装点生活,两位古代生活艺术家之作依旧可以给当下的我们不错的参考。

你可能感兴趣的:(浮生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