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说天下】互联网思维该迭代了(四):迭代思维

“精益创业”是当下最流行的创业方法论,“敏捷开发”是其中关于产品开发部分的执行要素,是一种以人为核心、迭代前进的开发方法,允许有所不足,不断试错,在持续迭代中完善产品。

迭代,起初是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种基本方法。它利用计算机运算速度快、适合做重复性操作的特点,让计算机对一组指令(或一定步骤)进行重复执行,在每次执行这组指令(或这些步骤)时,都从变量的原值推出它的一个新值。迭代思维其实就是借用了这一模式,设计了一种重复反馈过程的活动,其目的通常是为了逼近所需目标或结果。每一次对过程的重复称为一次“迭代”,而每一次迭代得到的结果会作为下一次迭代的初始值。换成一种比较好理解的说法,就是一种对产品的“微创新-验证-反馈-优化-再创新”的过程。

为什么要这么玩,想象两个场景:线上产品,如果不太复杂,会采用瀑布模型,先定义需求,然后构建框架,然后写代码,然后测试,几个月过去,最后一天发布时,大家才能见到一个产品;线下的,根据前期市调,组个研发团队闭门整一堆黑科技,之后过几个月甚至几年,捣腾个产品出来,搞个超大型发布会,雄鸡一唱天下白。不管哪一种,不考虑更复杂的情形,从概率学上来说,成败几率五五开,对吧。如果是迭代呢?产品初步成型就通过封测、公测试用,让用户提出修改意见(开始兜售参与感),这样就更加明确了用户的实际需求,几轮循环往复,产品在功能、品质、体验上迅速贴近用户的要求,听起来有点烦,但是成功率大大提高。

对于线上产品来说,迭代已经成为习惯性做法,但是传统企业呢?服务业产品迭代推广得比较顺当,但是目前不少生产型传统企业在运用迭代思维上遇到三个瓶颈:研发作业流程、知识产权、试错成本。所谓研发作业流程,就是产品研发往往先要固化设计方案尤其是指标参数,才能组织生产。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是另一个大问题,推出一款新品,别说迭代了,就是最终产品,没两天就仿冒成堆,这要慢慢迭,市场份额都被刮光了。试错成本也是个制约因素,一个APP,研发成本是有限的,试用也没啥代价。工业产品呢,别说汽车、住房了,就是个手机电脑啥的,白送试用送不起,消费者花钱试用呢,个别死忠不是没有,但你以为消费者个个脑子都被门夹过了?

那么,传统企业转型,迭代思维该怎么用?迭代难度大,其实在于一个节点:最终产品上市。纯线上产品上市后,迭代就是发补丁或更新版本,工业制成品在这部分的确是做不到的。那么,上市之前呢?如果我们把商业模式画布上的C端不再视为单纯的产品销售对象,而是组织生产的合作伙伴(没错,就是定制),通过有效的组织,让用户与企业,用户与用户之间,产生关联,产生兴趣,产生感情,形成社群。将消费者或意见领袖引入研发、试制、体验过程,并把这一过程发布给社群,而后以预售、众筹的模式确定单量。而后通过社群搜集使用反馈,加速推出下一代产品。这就是C2B。通过这样一个产前迭代-产后迭代过程,不单是优化了产品,在这过程中还重构了企业生产关系和组织体系,催生了社群价值、品牌溢价,消解了营销成本,最终形成全新的生态圈。

听起来有点复杂是不?实际上老早有人实践过了——宋江。宋江为什么能取代晁盖,不单是权谋机心,更是势所必然。晁盖很单纯,很义气,但是他只局限于起家的小圈子,从未主动争取、接纳天下英雄,更不用说官军中的战将了。晁盖单独执掌梁山时,梁山军和王伦时期并无代差。宋江则是求贤若渴,广结善缘。变朋友、变同行、变路人、变对手为创业伙伴,不断沟通需求甚至制造需求(逼人落草),根据将领特长与特质不断调整组织架构和梁山军产品结构(发展水军、骑兵、炮兵、钩镰枪兵……)如此境界,可以说是高下立判。正是他的上山,才让梁山成为梁山,而不是清风寨二龙山之类的小贼窝。更不用说宋江对于梁山军下一代产品——收编为朝廷经制正规军的孜孜以求。无数人诟病招安,可是抛开价值观争议,在晁盖时期,梁山连被朝廷惦记的资格都没有,更不用说招安了。

回到话题上,如果我们把迭代的指向放开一些,不要锁定在工业产品上,服务迭代、售后迭代、通路迭代、线上产品(O2O的online部分)迭代……是不是大有可为焉?

你可能感兴趣的:(【马上说天下】互联网思维该迭代了(四):迭代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