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省博二三人

2018年第一天在省博值台,交流二三人,记之。

1.“三无”女青年

正在坐在值台处,一女青年跑来问了一句:请问《与妻书》的原版在省博哪里呢?

“what?”我一脸懵逼,只能让她等等,求助于旁边的蔡老师。蔡老师回答前一个游客,转头来回答女青年的问题:是在省博,但这属于国宝级文物,不轻易展出。待女青年离开,询问蔡老师,原来这林觉民与妻书最近一次展出在华侨展,也仅展出一个星期。

过一会,女青年又重回咨询台,想了解省博里有哪些是国宝级的文物。我以为这是要来“挑事”的。然,蔡老师不紧不慢地跟女青年聊起来:你觉得看完了这个展览哪些会是国家级的?福建的博物馆里有福建的特色。我们有好些国家级文物,比如:文昌坐像、寿山石雕、软木画等。你最喜欢哪些文物?

女青年也激动而深入地和蔡老师攀谈起来,刷过很多馆的女青年,喜欢工艺展厅里的寿山石、软木画、脱胎漆器和牙雕,这些更具有福建的民俗特点。女青年还交流起对一些文物的喜爱之前,对于泉州建筑、三坊七巷建筑细节之处的喜爱。对于他们俩的交流,我原是支腮在听,后越发觉得有意思,便起身聆听(此时,感叹于自己知识储备的薄弱,需努力学习,未知的世界还很大)。最后,大家一起有感于快餐式的生活方式,使得人们在生活里缺少了匠心,很难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去做一件事。

这是一位值得深入交流的文物爱好者。同时,深感于蔡老师的厉害!佩服!

为何称“三无”女青年?

她说自己是“三无”女青年(无车无房无婚姻),趁着年轻,趁着无牵挂,多出去走走,开拓眼界,去认识感受各个地方的风俗人情。这些年独身一人走过许多地方,也刷过很多博物馆,发现其实文物中有许多相通的地方,有时代的印迹。她接下来想去:潮汕、潮州(不是只有火锅……),去感受粤的文化。她还想去大英博物馆,去看那里的人类文明史。

同是“三无”女青年,好佩服她的眼界的独身一人闯天下的勇气。我要向她学习,读万卷书,勇敢地一个人行万里路

2.蔡老师

进这个团队里,除了梅姐,好像聊天最多的就是蔡老师,常常碰见,每次聊天,都能有些收获。上一次是答疑解惑,解答了在讲解过程中遇到的困惑。这一次是聊天,多是蔡老师在给我做引导:

引导对于中原地区文化的了解(夏商周,青铜,巅峰时期,国之重器),河南展来的青铜,精美厚重,充分体现“藏礼于器”和工匠技艺之高超,以及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政治文化。

对于这种现代科技所带来的利弊:便利于文化的交流,但是不易辨别文化的真假,也使得人们常常埋头于手机电脑里,忽略了对真实生活中美的感受。这些,都使得人心变得浮躁,静不下来心来去修身养性,去认真做人。

对于自己学习和讲解,有这个平台可以学习和交流,但是归根到底还是需要靠自己努力,去吸收去探索,但要学会分辨可靠与否。(但对于一脸懵逼的状态,还是希望可以有师傅引进门……)

对于人身另一半应该努力寻得志同道合之人。努力变得优秀,寻同样志趣之人,两人互相促进,相互探讨,这是生活中幸运的事。

学习能力之前,应学会做人,这是祖宗流传下来的,现在却有所遗失,更注重于成绩……结合自己的工作,是有一部分人是这样的状态,做人没有做好,学习再多,只会成为有文化的流氓。

尊重,帮助他人之前,学会先咨询对方是否需要帮助,这是一种尊重。

3.说好的厕所革命呢?

在蔡老师与女青年交流之际,一大姐来咨询台询问厕所在哪里?指明后,大姐突然大声:你们这里厕所太少了!现在都在提厕所革命,你们厕所的隔间竟然还那么少!你们博物馆太差了!愤怒,离开,留给不知如何反驳她的我一个背影。

思来想去,不比大商场,作为人口流动比较少的地方,这个厕所隔间数量还行吧,三层楼,每层一个洗手间三到四个隔间。想来这位愤怒于博物馆没有跟上厕所革命步伐的大姐,可能遇到急事,影响了她看展览的心情,通过这种高声,宣泄自己焦急的心情,把自己放在一个自我中心的位置,以此想博得一种认同感。

后在等公交车时,突然想到了最近在看的《海上牧云记》里的金瓜武士,殿上喧哗,即会被金瓜武士抓出去。这,应该是对于礼仪、威严维护的一种方式。我们在公众场合的高声喧哗,是否曾给人带来过不舒适感,是否少了教养,失了礼仪?

纯属流水账的记载,有感于今日所见所闻,遂,记之,留于回顾。

你可能感兴趣的:(记省博二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