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几个上口字

                          蔡智龄  撰写

     

谈几个上口字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听我们票友唱京戏,有几个“上口字”值得商榷。京剧讲究的就是这个“味儿”,这个“味儿”从何而来?我曾经撰文与大家讨论过:第一,要唱准京剧特有的音乐旋律,必须音准;第二,要唱对每个汉字的声韵。京剧老前辈,生行的马,谭,奚,杨,旦角行当的梅程荀尚,他们都有演唱范本,又有名言指导:“现代戏以京音(普通话标准音)为基础,传统老戏则以中州韵,湖广音为基础”。既然如此,演唱传统戏就要讲究“尖团上口”!尖团字暂且不谈,今天就具体说几个“上口字”:

      很多骨子老戏里用的最多最为常见的“上口字”就是一个“我”字。这个我自在现代京剧里毫无疑问发音为(WO,第三声),按普通话标准音读。但是在传统老戏里,如果是这样唱念就不中听了,而应该按湖广音发声为[ngo,第三声]才好听才有味儿。

    例如经典的老生唱工戏《文昭关》伍子胥在夜深人静困卧荒村辗转难眠时,唱了大段的【二黄慢板】转【二黄原板】,在这十八九句当中就有十一个“我”字:

          “东皋公……他将我隐藏在后花园

            一连几天‘我’的眉不展

          满腹的含冤‘我’向谁言

          ‘我’好比哀哀长空雁,

          ‘我’好比龙游在浅沙滩,

            ‘我’好比波浪中失舵的舟船。

              思来想去‘我’的肝肠断……

              背地里只把东皋公怨……

              你若是真心来救‘我’

              为何几日他不言,

              贪图富贵来害‘我’

              你就该把‘我’献与昭关……”

    这一大段悠悠长叹的【二黄】唱腔,何等深沉抒情,何等感人至深,恰如其分地倾吐出愁人心中似箭穿的沉痛,韵味浓郁,唱得酣畅,听得过瘾。但是如果把其中的那些上口字唱飘了,把“ngo”唱成了“wo”,那就好比一碗香喷喷味浓浓的红烧肉里加上一勺凉水,顿时就淡而无味了!

      与“我”字相关的还有其他几个字也必须上口:

      就在《文昭关》【二黄慢板】中的第十一句:“我好比哀哀长空雁”这两个“哀”字若按普通话发音当然是(ai),但在传统老戏里就得上口,唱成[ngai],即在[ai]的前面加一个舌根鼻音[ng]作声母,才出现湖广音韵。

      再接下去唱[二黄原板]的第二句:“翻来覆去睡不安”的“安”字,普通话发音为[an],但是这里也必须上口唱成[ngan],才出现湖广韵味。

      此外,杨派名剧《洪洋洞》的[二黄原板]中一句“怕只怕‘熬’不过尺寸光阴”的“熬”字,普通话为[ao],但在传统老戏里同样要上口,加一个舌根鼻音为声母唱成[ngao],才中听有韵味。

      李少春的名段《大雪飘》中一句“彤云低锁山河暗”的“暗”字与“河”字都要,“河”不能唱成[he],要唱成[huo,第二声];“暗”要唱成[ngan,第四声],道理同上。

      青衣,花衫戏的唱念同样有这些应该上口的字:

      例如:《玉堂春》里苏三在辞别狱神时唱的一段[反二黄慢板]中有一句“想起了王金龙负义男,……到如今恩爱情又在哪边?”这“恩爱”二字都是上口字,[en][ai],而应当上口,唱成[ngen][ngai],才有韵味。

      可能有人会说,为什么一定要上口?可以这样说:字不分尖团,有些应该上口的字又不上口,那么与“话剧加唱”有什么区别?那就不是京剧了!因为传统京剧从明末清初形成之时起,就有苏,皖,鄂等地的名角与京城的名家: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及至谭鑫培等前辈艺人共同把北京音,中州韵,湖广音有机的一融合起来,才形成了公众一致认同的京腔京韵。如果单纯用京音普通话去唱念只能算是别具一格的“现代京剧”,与传统京剧不可同日而语。

      音韵学家何佩森在其《梨园声韵学》专著中,明文写道:“我”与“鹅,饿,恶,娥,蛾,爱,哀,恩,熬,鏊,昂,肮,安,俺,案,暗”等字上口之后,零声母字要加上舌根鼻音[ng]为声母。这就是传统文化的科学依据。

注:舌根鼻音[ng]可以省作,见《新华字典》P.637。

你可能感兴趣的:(谈几个上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