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知乎上有很多类似于:如何欣赏罗大佑?我欣赏不来罗大佑,是我层次有问题吗?罗大佑的地位是不是被捧得太高了等问题。
还有人说罗大佑活该被这个时代淘汰,他太落后了。
① 融不进时代
他的确是落后至极。
2017年才开始用脸书、微博、知乎这些社交软件,还曾“大放厥词”:“我不相信网络,我觉得这个时代还是应该回到一个以人为基础的模式,才可以运转。”
这句话在七八十年代时,是没有争议的,那个时候手机还不普遍,人们自然是围着人转。
但在现在这个互联网时代,让人们离开网络,离开手机就显得太痴心妄想了。
但他还是孜孜不倦的坚持着,就像当初在台湾那个百废待兴的时期,人们熙熙攘攘的拼命往城市挤,只有他在《鹿港小镇》中咬牙切齿的写道:“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
如今家乡哪哪都是霓虹灯,他却还是严厉禁止自己7岁的小女儿触碰手机。
很难想象一个写得出《童年》这样充满野趣和童真的画面,作得出恋曲系列这样通透隽永的情歌,唱的出《亚细亚的孤儿》这样诉尽乡愁的情怀,也吼的出《绿色恐怖分子》这样愤怒刁钻的讽刺,却融不进当下的时代。
可是,事实证明,在时代洪流的裹挟下,任何洪水猛兽都会奄奄一息,活了65年的罗大佑终究是“落后”了。
2017年他在接受采访时说:“我30岁时才不过是1984年啊,我们那个时代的人,很难替这个时代的年轻人,把他们心中对这个时代的问题描述得那么好。”
就像是一个家庭中的父母一样,对着曾经爱过,骂过的孩子,给予厚望,却束手无策。
其实我觉得,他没有必要要融入当下这个时代,因为当下的观念太腐败,跟他用音乐带领出来的时代根本没法比。
② 音乐启迪
1954年出生于台北。
他的父亲是一名医生,母亲是护士,算是一个名医世家。他和家里的哥哥姐姐们,从小就被安排好了人生道路——从医。
父亲除了是一名医术高超的医生以外,还是一个音乐爱好者。他一直都觉得医生这个神圣的职位,要具备良好的修为与气质,所以他买了一架钢琴放在家中。
天天逼着他弹琴,一枚硬币放在手背上,坐直身板,一弹就是两三个小时。
母亲还会在旁一边织毛衣,一边监督着他。等时间到了他才能出去玩,他时常感到不公平,凭什么别人家的小孩可以无忧无虑的在外面玩,而我却要在家里练琴。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肖邦、莫扎特曲子的浸入,他渐渐的对音乐产生了好感。多年以后他说:“要感激父亲那样的逼我,那时他给了我许多东西,只是我当时并不明白。”
对音乐产生好感的他,在每一次的作文《我的志愿》中,写的都是:想去做音乐。
父亲看出苗头后,对此并不赞许。
但,他有了这方面的想法后,就对音乐如痴如迷的,除了吃饭就是练习。那时父亲就经常提醒他:“我让你学音乐,是为了陶冶情操,并不是让你痴迷的,以后你还是要从事医学的,听到没有?”
无奈的他,只好放下喜爱的音乐,拿起了医学书。
高中毕业后,他听从父亲的安排,考了一所医学院。但他对于当时的成绩,并不满意,打算休学一年后再考一次。
休学的那一年,他并没有学习,而是整天跟一群音乐爱好者混在一起,组了个乐队,叫“洛克斯”,他们白天排练,夜里跑去歌厅驻唱。
③ 初尝甜头
一年都没有学习的他,意料之中的成绩没有一丝提高,没办法他还是去读了原来的那所医学院。
其实,他也很犹豫,一方面知道玩音乐没有出路,一方面又不排斥学医,但架不住喜欢,还是在两边徘徊不定,既想玩音乐,又想学医。
最后他还是在学医的时期,自己偷摸的玩起了音乐。花大量的时间听外国歌,研究着他们的旋律。
闲来无事时,还把余光中的《乡愁四韵》和徐志摩翻译的一首英文诗谱了曲。
正巧,原先一起玩乐队的一名成员王振华,当时在做副导演,听了他写的歌说:“你这么有才华,来帮我们的电影做配乐吧。”
他听了以后,还不太敢答应,因为自己没有从事过这方面的工作,也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指导。
根据电影名《闪亮的日子》跟剧情,他回家试着写了两首,导演一听直接拍板决定由他来做这个配乐。
这首歌火了,但火的是演唱者刘文正,没有人注意到写歌的他。
但有这么一个人注意到了他的才华,这个人就是《闪亮的日子》中的女演员张艾嘉。
在拍戏跟创作的过程中张艾嘉越发的觉得他很有才华,很快就发展成了情侣,他对于这个初恋真的是倾尽所有,为了表达爱意,将创作了整整五年的《童年》、《光阴故事》送给了张艾嘉。
同样这两首歌也只带火了演唱者张艾嘉,在背后作词的他,还是无人问津。
当时的他已经在医院实习了,如果说在读书的时候还对医生抱有幻想的话,那么现在就是他面对现实的时候。
大家都知道护士难做,见习医生更难做。每天写写病例、抽血化验、搜集X光片,还要帮病人开刀,最累的时候,一天下来只睡三四个小时,稍微不注意,就会被主治医生骂得狗血淋头。
每天围绕着生老病死,围绕着嘈杂的医院,他只能靠着音乐缓解压力。一边看着塞林格的《麦田守望者》,一边创作着自己的歌,这时候的他完全不会想到,这张专辑将会是他轰动台湾的开始吧。
④ 落入灰暗
80 年代的台湾,政治空气极为紧张。各种政治强压手段,令他们有着无处诉说的苦闷,人生充满幻灭。在写完《光阴的故事》后,长期在医院工作的他,看到社会的种种现状,接触到台湾政治底层令人恐怖的逻辑,他开始审视整个台湾社会。
在医院他完成了整个系列的创作,为了观众们有更好的听觉盛宴,他委托日本的同学把作品带到大阪编曲演奏,再寄回台湾自己配唱,为此花光了所有积蓄。
但他知道,这是必须要做的。这些音乐是他对整个时代的思考,也是他表达内心的唯一途径。
但,唱片公司并不买账,在那个都是小情小爱的时代,这张专辑明显没有卖点,听了以后就直接说:“谁会听你这古怪的音乐啊?”
但他没有放弃,找到了一家新开的公司——滚石唱片公司。他当时就已经想好了,发完这张专辑,就安安心心的做医生。
但,他没有想到的是《之乎者也》这张所有公司都不看好的专辑,竟然在台湾引起了前所未有的轰动。
在当时每个人都在压抑着过日子的时候,他的歌就宛如是从窗户透进来的一道光,照进了所有人的心,让人们有了一个发泄的点。
这张专辑有多牛,拿高晓松的话就是:“罗大佑和崔健一样,都是不可逾越的,是他俩让我们明白了,流行音乐不仅可以谈小情小爱,还可以表达讥讽和愤怒,为人类文明的堕落拉响警报。这俩人把华语音乐提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原本已经准备放弃音乐的他,在这一番躁动中,还是顶着医院的压力,继续创作他的音乐。
这张专辑在台湾越发的红火,将台湾的自省风潮推向极致,原本已经对社会无力对前途感到渺茫的年轻人突然为之一振,不少人开始参与社会运动。
乐评人马世芳曾说:“回头看这几张作品掀起的社会效应,其规模之大、延续之久,整个台湾流行音乐史上除了罗大佑,似乎还没有任何人制造过。”
但他却笑不出来,直对政府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何况还是出专辑这么大的动作。很快麻烦就找上门了。
⑤ 重新启程
当时人们眼中的罗大佑,不仅是一个歌手,还是一个勇士,带领着他们打破强压的社会。
所以,在第三张充满温情的专辑《家》发行后,愤怒的青年开始指责他,说他失去了战斗的姿态。
而政府又觉得他不够规矩,在歌曲审查上使劲刁难,导致《家》的发行困难重重。两方面都对罗大佑表达了强烈的不满。
这时,老父亲跑了过来,按着他的手签字去美国:“放弃音乐吧,去美国考一个医生执照,老老实实生活,别再为难自己了。”
对自己人生毫无想法的他,听从了父亲的安排。
在纽约的那一年,他过得很平静。但对一个艺术家而言,在某种意义上,平静就是平庸的代名词,没有一个作品的产生。
幸亏一年后,罗大佑去香港参加一个歌唱比赛。让他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人生,还写了一封长信给父亲,在信中表明自己将会用一生的时间去做音乐。
1987年,罗大佑来到香港,建立了“音乐工厂”。刚到香港,他就认识了林夕,并对林夕说:“以你的才华,别教书了,跟我出来做事吧!”
紧接着,罗大佑以电影为切口,迅速打开了市场。从这天起,人们看到了另外一个罗大佑,一个不在愤世且充满着商业柔情的罗大佑。
每个经他手的歌曲,总是能火遍香港,成为经典。例如《似是故人来》《海上花》《你的样子》《滚滚红尘》等。
写词仿佛是他与生俱来的一项本能,比旁人不知道高了几个段位。
乐评人李皖曾说:“罗大佑很少有文字上无可挑剔的词,作为一个词作家,他缺少洗练文字的能力,往往语义纠缠重复,思维比较混沌。但恰恰是在混沌的思维里,罗大佑创造出了惟他独有的文字。伟大的词作,从来不是因为词句之功,而是文体创新,意境气韵独到,情绪、精神或思想卓越,道人所未道。”
就像《亚细亚的孤儿》和《东方之珠》这两首歌,他用的是最平实的字句,却表达出了历史的沧桑,就像上帝抓着他的手写的。
也难怪在那一代文艺青年的心中,罗大佑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到现在都还是半个乐坛都崇拜的人。
当代华人音乐的领军人物,周杰伦是这样评价罗大佑的:“
我觉得罗大佑是个时代性的歌手。什么歌能流传超过三年的?很少,但罗大佑的歌可以。做歌手就是要成为历史,成为一个时代的“代言人物”,让大家在想到这个时代的时候就想起他。我的目标就是像罗大佑一样成为一个时代的“音乐教父。“
⑥ 成为时代
时光总是匆匆流逝,当初那些热血青年,都已步入中年,他终究还是要成为过去。
专辑的贩卖量越来越少,为了不让唱片公司承担损失,他自费出版了《美丽岛》。但销量还是堪忧,那时,华语乐坛已经是周杰伦的天下了,属于他的时代以悄然落幕。
2017年,时隔13年他才发布《家Ⅲ》,整个专辑都充满了着柔情、日常琐事,根本没有一点愤怒、愤世的表现。让很多人听了都怀疑这还是罗大佑吗?
就像他说的:“在那个时代,那个环境里,作为一个青年人,我只是说了我自己想说的话。”
他并没有将自己的音乐定位在愤世愤怒上,听他的童年、“恋曲”系列就知道。他一直都是一个全方位的人才,从来都没有局限于一个版块,也没有改变过自己。
对于知乎上关于罗大佑的一系列问题,我只想说他考虑的都是大格局的东西,未来的一些可能性。
比如他的《一样的月光》、《鹿港小镇》这些关注人文变化的歌曲,对中国今天的现状,都依然有着警示的作用。
抖音让中国音乐倒退了三十年,在视频中流传着一句话:“最怕在某个年纪突然听懂罗大佑的歌。”
所以换句话说,你欣赏不来,可能还是一件好事。他看事情太透彻了,我们过好现在的自己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