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目的地无须抵达

《原则》中有一些核心词汇要么很难找到对应的中文翻译,要么即使在中文中也有非常丰富且深刻的内涵。对此我除了反复研读之外,就是通过在日常践行中不断咀嚼玩味,以期能获得更深入的理解。本篇挑选的三段践行日志,主要围绕这三个词汇“Synthesize”,“triangulate”,“Reality”。

Synthesize

今天把前一段时间学习的区块链相关的知识稍作了复习。每次投入区块链的学习,都有种要被信息淹没的感觉。币圈的信息鱼龙混杂难辨真假;链圈门槛高,需要较多背景知识和技术基础。

这是个全民都在生产信息的时代,如果没什么底线这种成产几乎是零成本。胆子大一些,总有蒙对的时候,一旦蒙对就有可能获得巨大利益。或者潜在的巨大利益诱惑,让很多人忙着去生产信息,却并不在意是否要对所生产信息的真假对错负责。

为什么一些人凭借一些捕风捉影的东西,就能言之凿凿对些根本无法预测的东西做出斩钉截铁的判断?

现在想来大概有两种可能:

一种,不只是因为对所说的话有信心才这么肯定,刨去内容这种肯定的语气本身,在对方没什么判断力的情况下,就是很有感染力的。而成功感染到他人即使没有利益的奖赏,由此产生的成就感也是会让人上瘾的。

二是,如芒格所说“人讨厌不确定性且追求一致性”。对某研究对象建立起深刻的认知又慢又难,而处在不确定性的每一分钟都让人异常煎熬,所以人们总是在很有限的信息下就急不可耐的做判断。一旦作出判断后,人的自我意识又会不断驱使他找“证据”证明自己是对的,而不是验证自己是否是对的。

不管是信息接收者还是信息传播者,人的本性倾向于走容易的路,而非正确的路。

如何破局?

前一段时间刘润做了一个讲解区块链的直播,做直播开头有一段声明很喜欢:

混淆在互联网舆论圈的有三个东西:事实、观点、信仰。事实是有数据来证明的;观点每个人基于同样的事实所得出的看法并不完全相同;信仰,我不用跟你讨论,我就是相信。

信息越是纷杂,我们越是要谨慎,分清对方说的哪些是事实,哪些是个人观点,哪些是纯粹的信仰。综合分析后,再做出自己的判断。

做这个很麻烦,但是很重要。《原则》第五章整整一章,我读下来就得出一个结论:综合信息的能力几乎就等于决策能力了。

而在投资领域,尤其是区块链投资,你的决策能力基本直接决定你的财富有多少,以及拥有多久。

作为一个不想被早早割干净的新韭菜,在比特币跌破六万之际,提醒自己好好修炼综合信息以及做好决策的能力。

Triangulate

今天分别听了链圈蓸大和币圈宝二爷讲区块链的课。

两位都是在各自的圈子里可信度比较高的人。二者的核心观念几乎完全相反。

蓸大说96年刚一接触互联网,就立马认定这将是改变世界的东西,而如今看区块链并没有这种感觉,更多看到的是大量的人在割韭菜骗钱。宝二爷则坚定的认为这是一场革命,而且是比互联网要快速的多的革命,三年就可能改变整个金融体系,甚至生产关系。

其实在听之前就有心理预期,二者一定抱有不同的观点。甚至就是冲着这种分歧,才付费花时间去听的。也是在践行Ray Dalio的为获得真相,“要保持极端头脑开放”,“领会深思熟虑的意见分歧”。

但是听完之后却有一种无所适从,心慌意乱的感觉。你看理性上再明白,本能上还是会厌恶这种不确定感,想有个权威的人直接给你一个标准答案,你无需思考只要跟随就好了。而当两个可信度都很高的人给你的答案是相反的时候,你就没办法偷懒了,你要综合搜集到的信息,做出自己的判断。

心静不下来是没有办法进行深度思考的,所以开始冥想。

随着心越来越静,有一个想法冒出来——坚定的信念底下都是受过的苦。

不管是宗教信仰,还是如今对比特币、区块链的信仰,我们看到的多是信仰带给他们的好处。比如坚定的信念、果敢的行动以及名、利、inner peace……看不到的是,坚定的背后漫长时间受过的苦,以及在痛苦中不断的咀嚼和反思。

哪有什么一开始就有的笃信呢?没有经历过痛苦、深思、时间的反复考验,就到处嚷嚷的所谓的“相信”要么是蠢或者懒,要么就是居心叵测、图谋不轨。

也没有什么所谓的错过,即便曾离你很近,即便在你那短暂的停留,在你修炼出配的上它整套信念和能力之前,它从来都不属于你。

我们想要的确定,终究还是要靠我们自己一点点积累、沉淀。

Reality

自通过在朋友圈中更新每日三件事,践行“公开透明的生活”以来,收到不少新老朋友的感谢和夸奖,说我写的东西很有正能量。

很开心听到夸奖,不过看到“正能量”这三个字,也同时引起我的警惕。我开始反思自己是否在有选择性的挑选“正能量”的文字去写,因而无知无觉中离“真实”远了。

因为我很清楚除了“正能量”,我同时还有很多“负能量”。就像这两天从北京回来,和rex喋喋不休的,吐槽居多。不得不承认,这种无所顾忌的吐槽真TMD太爽了。人模狗样的在外面装久了,都忘记自己是什么熊样了。

你看我还是这么怯懦,有些话回到家才敢说。又开始钦佩起有着、“极度透明和极度开放”文化的桥水公司来,整个公司就像一个巨大的能给你足够安全感的家。在这里所有人都说真话,做真我。

但什么才是真实?

《无问西东》中梅贻琦这样回答吴岭澜:

真实就是,你看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

于是得到一个方法:

在看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时,如果不确定此时有没有在对自己真实,那么就这样问自己:“我感到懊悔吗?羞耻吗?我是否平和且喜悦?”

小结

有关Synthesize和Triangulate的具体方法《原则》中有大量阐释,有兴趣的见第一部分“生活原则”的第五章和第三章第4节。

Synthesize和Triangulate只是手段,获得Reality才是目的。

用尽手段,穷尽一切方法之后还是无法看清真相的时候,不要怀疑这种追求是否有价值。要知道有些目的地无须抵达,靠近足矣。相比获得绝对的答案,我们更要学会的是如何在相对中活的好一点。

最后送上Ray Dalio的期待和祝福:

I hope these principles will help you struggle well 。
我希望这些原则能帮你有成效地拼搏。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些目的地无须抵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