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商理论专题研究】——存在主义

这是西西心理2018年的第9篇文章

【咨商理论专题研究】——存在主义_第1张图片

壹、存在主义治疗

       存在主义治疗认为,个体活着、经验着,并且选择自我的存在。人为了创造存在的意义,而不断地在创造、赋予存在新的意涵。且这些意义从未固定,且永远不会固定。Nietzsche的一句话「参透为何,才能迎接任何」,与Heidegger认为「因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他了解存有,存有在他这里」,让事物回到自身存在的样子。这两句话突显了我与存在主义治疗的关系。我了解了自身的存有,然后得以理解当事人的自身存有,于是乎,在这样的基础下展开了彼此之间的咨商关系,关于如何展开将会在后续的章节加以描述。

       在此学派中,提出人类有六个基本层面,(1)自我觉察的能力-身为人类,能够反省与做决定。(2)自由与责任-人注定是自由的,人们拥有自己选择的可能性,亦是对生命的责任。(3)焦虑是生存的一种状态。(4)意义的追寻-人类的特性是会追求生命的意义与目的。(5)创造自我认同/与他人建立关系。(6)觉察死亡与无存-物质上的死亡毁灭我们,但觉察中的死亡却拯救了我们。我非常欣赏也深深认同Frankl所提出的「心灵性精神官能症」,症状是来自于存在的心灵层次。认为治疗者需要热诚且认真的面对存在意义的问题,且要勇敢的进入人类生命的灵性层次中。另一方面,也非常佩服Yalom提出四大终极目标「死亡」、「自由与责任」、「存在的孤独」及「无意义感」。让治疗者更有自觉与当事人讨论或增进对存在议题的觉察。

       对我而言,一边学习心理治疗技术,一边认真过好生活,是养成心理师的基本步骤。恰巧我的工作领域很靠近死亡,很多时候我必须(半被迫)与当事人讨论存在议题。这在过程中,发现我并没有被吓走,反而很享受这个过程,享受与当事人一起成长的历程。一起成长不是因为年纪相仿或经验类似,而是面对这个有限的生命我们都是头一遭。对于这世界的任何人际交流与经验感受都有助于我成为临终关怀领域的心理师。在死亡面前,我们都是一样的。这辈子没有人「死过」,关于这个课题,我与当事人都在学习。


貳、 对痛苦的定义

其实过去的15年,不论是念书还是工作,就算领域换了,但从没离开过「医院」。我还蛮喜欢医院的,这是个很贴近生命的场域。在这里,离不开生、老、病、死。这几年来,我的当事人教会我一些事。

一罹癌就是末期的小楷:「就像电视说的,我的人生一下子从彩色变成黑白」;一样一罹癌就是末期的阿财:「我不甘心,我还这么年轻」;原本要自杀却发现罹癌的阿莉:「我已经想死了,为什么还这样对待我」;80岁罹癌的德伯:「我从没做过坏事,为什么是我」。

      第一次看到阿莉,她那抽离的眼神与不断颤抖的身躯,实在让人印象深刻。我挨近床边与她谈话。

阿莉:「我那时气到想就这样死一死好了...两个星期后却得了癌症...」

我:「你的意思是一直想往死亡奔去,现在却好像...成功了?」

阿莉:「(傻笑)....我没想到这么快,我想至少还要准备1、2年」

我:「...不管我们想不想死,总是会死的,结果你想死,老天爷却让你生病,这代表什么?」

阿莉:「...让我知道死亡没那么简单.......吗?」

我:「我也不知道。」

阿莉:「...我是很不甘愿(哭),………我想要人生活的精彩,但怎么能呢?(继续哭)…」

      第一次看到德伯,80岁,个头很大,看起来威风凛凛。约莫半小时都处在没说话直掉泪的情况,半小时过去还是哭但能说话了,只有两句...

「我是宪兵!我从来没生过病...(哭)」

「我以前在xx医院当志工...(哭)」

         他哭了一个多小时,我只在旁边听着,陪着。隔天,见了我,不哭了,缓缓地告诉我:「现在不怕了」我问:为什么?德伯:我说出来,说出来就不怕了。即使很拉扯,这就是生命的本质。

      他们教会了我:「什么是生命」。生命拥有着谁都无法掌控的本质,但如果了解到那是自然,就会发现其实生命很需要被值得好好对待。然而,到了该放手的时候,会发现放手将会是最好的对待。

       突然想起某次团体治疗结束时,一个当事人说:「有时候我们会不知不觉的喝着饮料,直到喝到最后一口才惊觉这是最后一口了呢!人生好像也是这样...」我的当事人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告诉我们:别等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才知道自己的生命值得珍惜。

       虽然我的当事人有70%是罹患重症或即将临终之人,但仍有30%是精神疾患者、学习困难之儿童、多重压力的成人及青少年、受刑人等。我渐渐的发现,重点不在于他们面对的任何现实问题或处境,而是他们怎么看待自己的生命。随着自己的年纪增长,我也开始发现重点是我想要怎么过生命,这跟实际上能怎么过,一点关系都没有。


參、 生命的旅伴

        Yalom提到每种关系中都有存在孤独。在治疗中,当事人会学会感受到亲密之外,也会学到其限制:总会有从别人那边得不到的东西。所以认为与当事人建立当下真诚接纳的「真实」关系,将有助于当事人学习与人亲近的能力,而能有独处的能力。而我却认为用存在层面来定义痛苦,不论是心理师或个案,我们都已出生,而且最终也会死去。在灵性层面,我们都一样。

          来说一段我跟当事人K的故事,他是我长期心理治疗的末期病人。去年的一段时间,外婆的逝世加上自己身体微恙。当K在晤谈开头说:「检查报告出来了。我的肿瘤缩小了46%」的时候,我还是非常的惊喜。K的主治医师开心地想要把K的例子当作个案发表;据K表示K妈妈心情放松许多,心情也开朗许多;医疗团队知道后大家都兴奋不已。不知为何,我跟K与其他人比起来相对稳定许多。也许我们知道这艘生命之船开着会遇到太多起伏,好的与坏的都是,但心的稳定是唯一的航行目标。

       我问K接下来他想怎么做?「继续过该过的生活!」是的,继续过该过的日子。而我那时自己正安排MRI的检查。因不断的头痛,又出现他觉性耳鸣,加上脑波检查的确有异常,所以必然要做影像学的检查。认识的人,多数都比我紧张许多,大家更害怕是脑部的肿瘤。我也想过,如果真的是脑肿瘤那会怎么样?…其实好像也不会怎么样,在有限的范围内过好该过的生活,该舍弃的就该舍弃,该放手就该放手。这不也是人生该走的路。然后更稳定的想法是,该松手的就该松手。不单单是生命,而是各种人世间的好坏讯息,以及以为可能有的有形资产。都带不走,也该松手。

        关于生命的有限性。在我的工作中,这不是罕见的议题。在自身的生活中,亦不罕见。外婆辞世前一天晚上,我还在跟母亲讨论不想让她太拖磨,她已反复住院近一个月。如果身体真的不行了,别再痛苦。我们还讨论,待外婆清醒(当时因发烧及血糖高而入院)要跟她谈谈,让她放心,让她放下,别挂念这世间了。如果可以,还能让她自己决定后事的样式。想想,K有多幸运,连寿衣都能自己决定(某次晤谈提及)。隔天一早,静坐时一直想到外婆,这通常是我感应到当事人已往生的样态。当手机恢复讯号时,外婆在半夜已从生命列车上下车了。如果让大家自己选择生命结束的时间。大部分的人都会选择身体还算健康,但正要走下坡的时候结束。外婆这样算不算自己选择?其实,我们没人能够自己决定寿命。

        在头七以及满七法会的当天。我都看到了蝴蝶在会场飞,以及一只不知什么品种的鸟儿在外头跟着佛号鸣唱。这是灵堂放在家里的好处。所有这些有关丧礼的讯息,都格外的温暖。告别式的当天,情绪意外的波动。尤其是,葬仪社让我们有好多机会跟外婆接触,例如:叫她、跟她说话、带领她离开。

       外婆要进棺材的那一刻,被化妆的好可爱。母亲说妆好像太浓了,但我还是觉得可爱。送她到火化场,感觉就是真正的离别了。想起小时候到机场送外婆出国去玩,我沿路一直哭,抓着不让她上飞机,因为怕飞机掉下来。这时吹来一阵风,像是外婆在说再见。是该说再见了。这次不会有飞机掉下来的问题,但还是悲伤又温暖的想哭。生命,其实无所谓再不再见的。说再见的是躯壳、身分、角色、名字、有形的资产等用以维生在人世间的工具。有一天,我也需要说再见。当然说再见的也是这副身躯,这个名字,以及因为这个名字所带来的角色身分与有形资产。

        当时对K来说,如何说再见是一项新学习的技能,在生命的最后,他想留下回忆,尽他可能帮助其他病友。K也问了我的近况,我说在5、6年前就在帮外婆做准备了。她如愿见过亲妹妹以及小学同学,然后近几年都过着该过的生活。我反问K:「有没有觉得你不孤单?反而有机会在生命中认真的思考生命」。K给了我一个稳定而会心的笑容。我想我们真的是生命道路中的旅伴,不论我们的生命长短或处境。


肆、安身立命

       曾有临终领域的心理师前辈分享她自认是「彼岸花」,负责接引活着的人往死亡的世界。「彼岸花」的花语有多种意思,相互思念、死亡之美、分离及悲伤等。而我呢?我时常花很大量的时间,陪伴一个生命失去生命,就待在他们身边,感受生命的逝去。不一样的是,我并没有接引谁,而是让这看似残酷的逝去,成为另一种疗愈的力量。我相信「痛苦」是生命的一部分,缺少痛苦生命就不完整。

       然而,这种看待生命的方式,并不仅限于临终之人。思考死亡,真的会帮助我们更珍惜生命。也许更精确的说法是,了解生命的有限性,会更懂得为生命负责。当事人不用真的生病或遭遇生命威胁,只要他有机会感受到生命的有限性,或是有机会思考生命意义,很多当下所处的境遇或困难,好像都会变得更有弹性或可变动性。

        我带着这样的相信,将自己安置于自身存在整体生命的一环来与当事人互动(当事人也是整体生命的一环)。我们都在处理「如何活着」的问题,差别在于当事人目前有痛苦的感受。一直以来,我都很享受工作,不论它是困难或简单、顺利或障碍重重。最近有人称呼我为「天生的疗愈者」,其实并没有开心,反而是深层的悲伤。悲伤来自于天生的疗愈者是天生感受得到细腻的痛苦而非天生拥有疗愈的技能。在心理师养成这条道路上,最大的礼物是我学会安于这个称谓。天生的疗愈者是天生拥有面对痛苦而不会被击垮的高耐受度。更是天生为了拥抱痛苦的存在。天生的疗愈者是鼓励,亦是天命。我陪着当事人寻找他的生命意义,同时,我也正在追寻自身的意义。这对我来说,很感动也很神圣,或许也是继续往前的动力。


       本篇文章是我的博班同学所写(经过她的允许才转载),她是临终关怀的心理咨商师,让我看了之后内心很有感触......而这种感触只能在心中流动,和大家分享。

你可能感兴趣的:(【咨商理论专题研究】——存在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