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画】石渠宝笈:顾恺之《洛神图》

【拾画】石渠宝笈:顾恺之《洛神图》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今天去故宮看畫,先奔延禧宮,不用排隊,穿過一堆乾隆的爛字兒,之後,看了三幅心馳神往的,也算不虛此行。


不許拍照,其實是真想拍,好拿回來細細品味,因為排隊看,不許停留太久,恨不得每根汗毛都竪起來看、看、看。。。。

顧愷之的《洛神圖》第一卷,來回看了三遍,真是好。

這幅畫,是五卷宋摹本之一,站在跟前看得清清楚楚,上面明顯不知塗過多少遍,掉過多少層顏色,即便如此,還是讓我吹到了仙風,領教了神韻,也算是淺淺長了點道骨。

好在哪裡,我也不太懂,簡單說:

第一,線條。看顧愷之的,終於找到陳洪綬的「高古游絲」從哪兒來了。顧的線條,更加流暢,飄逸,以致於讓人以為畫是活的,人是活的,樹是活的,靈芝是活的,龍鳳鳥獸什麼的都是活的,衣袂飄飄,看畫的我也覺得被畫裡面的風吹到了,於是乎,也跟著仙人們一笑一顰起來。

第二,氣息。所謂「人活一口氣」,其實所有生命,無不在一呼一吸間,有生命的畫也是在呼吸著的。顧愷之這副畫活了的《洛神圖》呼吸著,也在呼吸的同時釋放出自己的氣場,走近她,你會產生奇妙的覺受。你的呼吸也會跟著線條清晰、溫柔起來,就像走進一個輕柔曼妙的佳人,你也會不自覺地矜持優雅起來一樣,畫中的人與神,相敬如賓,個個臉上雲淡風輕,波瀾洶湧的,是那些飛龍游獸。這種氣息,直教人鑽進畫中不出來,哪怕只作路邊的一顆小樹。

第三,意韻。先有曹植寫就《洛神賦》,後有顧氏畫成《洛神圖》,文畫都堪稱人間絕本。魏晉之風尚仙風道骨,人們不僅自己把修煉成仙當成人生使命,甚至意象出來一些人仙交殊的故事來,借著跟神仙談個戀愛,來加持自己的仙氣兒,這種格調,在我看來,不失為後世文士們死當捍衛的「道統」的一部分,這部分不可說,不能說,但潛藏起來的,往往是最根本的那部分。無論寫詩作畫,還是彈曲、下棋、甚至喝茶、飲酒,要把這部分調動起來,那格調就不可謂不高了。顧愷之以線條營造仙境,看似不經意的點點畫畫,人仙之間的神交,意迷與悵惘,轟然畫端,看畫的人移步換景,全然走進邂逅洛神的境界,仙樂飄飄,仙風搖搖,也難免不愛上那個「翩若驚鴻,婉若游龍」的洛神。如此,畫不再是畫,簡直成了提高命格的法器。

唐代畫評家張彥遠說顧愷之的《洛神圖》為「遷想妙得」也,更為後世文人畫尊崇,視之「上上品」畫。這種畫,非凡人所畫,「才絕、畫絕、痴絕」的顧愷之之「絕」,吾輩無處揣度,單從此摹本,足夠嘆為觀止,怎一個「絕」字了得!

                                     

                                                                   2015.10.9

你可能感兴趣的:(【拾画】石渠宝笈:顾恺之《洛神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