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谓的稳定其实很脆弱
最近在写《反脆弱》的读书笔记,正好读到了“两种职业”这一节,作者讲了一个非常反常识的故事:
约翰和乔治是对孪生兄弟,他们出生在同一个地方,目前也住在同一条街上。约翰25年来一直在一家大银行的人事部门任职,负责全球员工的调动和外派,乔治是一名出租司机。约翰每个月会得到固定的3082英镑,乔治的收入存在极大变数。运气好的时候一天能赚几百磅,运气不好则会入不敷出。但是,年复一年,他的平均收入与他哥哥相差无几。
如果去评价兄弟两个人的工作熟好熟劣,我想,绝大部分人都会觉得约翰的工作既体面又稳定,而乔治的工作不稳定。然而,作者塔勒布却认为正相反。他认为雇员的风险是隐形的,因为他们只能被动地去承受被解雇的风险,而自雇人员却具有反脆弱性,他们收入的波动性(小的变动)会促使技术工人不断地从环境中学习,并在持续的压力下保持竞争力和适应力。
例如,如果出租车司机在一个星期内的收入不断减少,这无疑向他们传递了有关周围环境的信息,提醒他们应该去这个城市里客户常去的地方,如果约一个月的时间没有收入,更会促使他们更新自己的技能,另谋出路。
当然,举这个例子并不是号召大家都去开“滴滴”或“优步”,而是这个故事背后隐藏的道理让我对“错误”这个词有了更深一步的思考。
错误和波动没有让出租车司机受损,反而通过“小错”调整活动范围改善了系统,这就是反脆弱性。
一个小的(非致命)错误可以传递出宝贵的信息,引导我们采用更合适的方法,从而避免下一次遇到更加严重的错误。
从错误中受益
我读高中二年级时,按照惯例要进行文理分科,当时喜欢文科的我在当年“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集体性意识中依依不舍挥别了当考古学家的梦想,面对着并不擅长的数理化,暗自神伤。
在努力了很久之后,理科成绩仍没多大起色。直到遇到了一位很厉害的物理老师。新的物理老师姓白,当时四十来岁,是市里有名的教学能手。他说话不快,但逻辑清晰且很有条理。他教给我两个提升技巧,一是受力分析,二是错题记录本。
受力分析是当时解答90%以上物理题的基础,白老师告诉我,看到题目,先不要慌张,先根据场景做受力分析,把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等常见力先画上,再根据其他条件进行调整;建立自己的错题本,把每次做错的题目和结题方法摘录在上,并仔细分析记录错误的原因,是概念没掌握,还是粗心大意的结果?每一次错误都要认真对待,考试之前把错题本上所有的错题都过一遍。
甚至可以说,这两个技巧改变了我的人生。受力分析让我看到试题不再发慌,错题记录本更让我受益,极大地提高了我的物理成绩。曾经头疼的物理居然成为了我在高中学得最为透彻明白的一门课程。
现在想来,所谓的“受力分析”就是套路,套路是面对问题时能让我们心中不慌的具体方法。每个行业都有一套自己的套路,掌握了套路,你就具备了80%的行业能力。可惜的是,由于套路是不断复盘总结后最凝练的智慧,做到不易,得到也很难。
而错题笔记本的作用就是让错误的价值最大化,从平时的小错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例如知识缺口还是思维盲点),然后对症下药,查漏补缺,从而避免在高考中犯大错的可能性。对应到我们的工作中,行业套路让我们具备80%的能力,剩下20%则需要从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进一步提升。
当然,那时候的我并不清楚“错题笔记本”背后真正的价值,所以也没有把它坚持下来用于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直到读到这本书,方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十来年,我错过了那么多次成长机会。
我们不喜欢错误
正如塔勒布书中所述,人类是厌恶错误的。
面对错误(本文讨论的是非致命的小错),我们或忽视或抱怨,或害怕或应付。
不愿面对、找理由、口头应付、草草改正,是我们大部分人面对错误的态度。以我为例,从小到大,每当做错事情,我会陷入愧疚、羞赧和后悔等复杂情绪中,根本无暇去理性地分析和拆解错误,等情绪飘散了,事情也就过去了,错误也就这样不明不白来了又去。或许,没过多久会再次重逢,然后再来一次新的轮回。
今天中午,我就“你觉得自己善于总结错误,从错误中受益吗”这个问题询问了几个同事,大家答案一致都回答”no”,当我分享自己面对错误时会产生的羞赧、愧疚等情绪时,大家居然都有类似的经历。
不免深思,那我们为什么会如此一致地沉溺于情绪而忽视错误背后宝贵的信息,从而失去了那么多次完善自我的机会?我想可能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我们没有真正地接纳自己。“看一个人是否自我接纳,就关键在于观察他在受挫的情境下如何表现,自我接纳的人与没有自我接纳的人,会表现出不同的适应策略。”因为没有自我接纳,当错误发生时,我们会把所有的精力集中在感官上,产生自责或抱怨,然后被情绪淹没,看不到乌云背后或隐或现的光芒。
另一方面,我们太习惯于“向外求”,与此同时渐渐失去了“向内探索”的能力。模仿别人的成功而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用别人的经验来指导自己却不去认真探究自己掉过的坑。王阳明说“心即理”,人生在世,所有的天理都存于一颗没有被遮蔽的心,我们要做的就是修炼一颗清澈透明的心。“向内求,一切圆满,向外求,永得不到。”
如何正确得看待错误?
所有的认知都是为了指导实践。
正是因为我们重新认识了“错误”,就应该让它在我们的生活、工作,以及教育子女方面,发挥更大的价值和作用。
1.自我进化
所有具有反脆弱性的复杂系统都具有从错误中学习的能力。例如,大自然就是善于从“小错”中学习的典范。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物种会通过基因突变和优胜劣汰来调整,这让大自然在经历非常大的冲击后仍能恢复生机,无论这个冲击是小行星撞地球还是核武器战争,人类可以毁灭了自己,却毁灭不了大自然。
尼采说,杀不死我的,只会让我我更坚强。
在这个复杂社会,我们也要有意识地去锻炼自己的“反脆弱性”,增强抵抗风险的能力。其中,利用错误进行自我进化是提高“反脆弱性”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首先要升级认知改变态度,意识到错误是最有价值的信号,把每一次错误看做上天给我们认识自己完善自己的机会。平和地接纳它,认真地剖析它,汲取精华,内化为原则用于指导实践,避免未来更大的错误。落地的方法包括复盘总结,错误笔记等。当然写下来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温而实习之,经常复习才能内化于我们的骨髓血液之中。
2.培养孩子正确的“错误观”
一年多前我关注了一位育儿高手米妈,她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正面管教讲师,有一个漂亮的四岁女儿,叫小米。因为从小就对女儿进行"正面管教"(一种提倡不惩罚不骄纵的育儿方法),孩子拥有积极健康的心态和非常赞的抗挫力。有一次,米妈自己犯了一个小错误非常懊恼,小米看着妈妈,很淡定地说,“错了没关系的,改了不就得了。”
米妈听了一阵唏嘘,我也是佩服不已。
教育孩子不怕错误,知错能改,培养孩子正确的“错误观”,我认为这种能力与抗挫力一样重要。甚至从某种角度来讲,它就是抗挫力的初级版本。在逆境当中,不过多地被情绪所影响,集中精力在找办法、打破困境上,这样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更强、面对复杂情况分得清“轻重缓急”,这是我们希望孩子未来具备的能力。
当然,要是父母能更进一步地去和孩子一起探索错误背后隐藏的宝藏,那就更有意义了。
在对女儿的教育中,我希望从小就在她心里种下这样的种子:错误是宝贵的信息,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最好的老师。
于是,我模仿古典老师,写下一个关于“错误”的童话故事:上帝派天上的天使为每个小朋友派发礼物。天使手中的礼物非常珍贵,因此天使设置了一些小考验,通过考验的宝宝就可以得到这份珍贵的礼物。这些考验没有固定的时间,但有一个小规律,那就是容易出现在我们犯错误的时候。这时候,小天使会悄悄地来到你的身边,观察你是如何面对自己的错误。如果我们能够心平气和地接纳错误,改正错误,从错误中学习,那它就会把珍贵的礼物亲自交到我们的手上——那是通向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大门的钥匙。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从错误中找到通往自我完善的途径,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