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01《不敢止步》

缘起

  • 20170323从图书馆借的,之前没有搜到电子版。
  • 作者是熊节,TW公司的布道者。
  • 子标题是“一个软件工匠的12年”,2004年11月第1版,11月北京第1次印刷。
  • 2017-3-29开始看第1个番茄钟,9个多番茄钟读完,尤其最后一个番茄钟并没有太专注。2017-04-01全书算是读完。

内容

  • 序一 (郭晓)
    • 房龙的《宽容》“我们极少出于一种单一的动机而做一件事情。”

序二 (蒋涛)

2000年

  • 当年大三,去“英嘉花园”小区,汪元的北京洛普电子有限公司面试,自己LED显示屏的软件,同时的广播学院的硕士杨刚,做硬件。
  • 一直在这家公司做着,中间还出了太原和青岛的差,以及自己的记录。

2001年

  • 作者感悟钱不是那么容易挣的。就算只是辛苦挣个饭钱,也得别人让你挣才行。
  • 一直在思考美的程序时,当年发现了《设计模式》这本书,同时发现了UMLchina这个社区,认识了站长潘加宇,自己开始翻译了几篇设计模式的文章。
  • 《建筑的永恒之道》
  • 作者透露了自己是机械专业,并在初高中差不多就接触编程了。
  • 同年10月时,由于挂科太多,补考的时间有冲突,决定退学了。
  • myan(孟岩)介绍了作者去csdn面试,当时公司还叫百联美达美
    • 周一听候捷讲课的时候,遇到了王昕,开始接触了敏捷重构这个概念。当时ZJU的石一楹在翻译
  • 真正重要的不是如何提前做一个完美的设计,而是在不断修改的过程中,让软件的设计水平不变差,乃至变得更好。
  • 当年在解决所谓光盘的客服问题时,做出了csdn.net的网站。

2002年

  • “2001年国际软件十件大事”和“2001年中国软件十件大事”。
  • “不错,这是我要求的,但不是我想要的。”
  • 越是优秀的程序员,写文章发表越是对自己有价值
    • 写作有助于自我成长
    • 写作有助于扩展见识
  • 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和《哲学研究》
  • 刘天北买书的时候送了本当时的熊节《论摄影》,这种书不为有用,只为多点谈资的悠闲,对熊节影响颇深。
  • 当年,候捷译了不少书。
  • 《黑天鹅》我们知道的事,我们用更多的“信息”和“知识”来不断巩固已经知道的事;然而真正重要的是我们所不知道的事,对于这样的事,我们是无法预先做准备的,因为我们不知道。
  • 《Refactoring to Patterns》系列文章同时解决了两个重要的问题
    • 何时应该使用什么设计模式?
    • 重构应该到何时停止?

2003年

  • "布道者(evangelist)"是指知名公司的高管或者市场部安排的发言人
  • 国际知名的“软件大师”做技术采访
  • 他们无法适应变化,他们无法在这种全新的环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所以他们总得给自己找点什么东西来信仰。(大多数愿意用CMM认证的原因?)
  • 当年非典,作者想从编辑岗位上离开去做真正的软件开发,石一楹让他去的杭州,同时顺便让他看了《解析极限编程》。
  • 5月1日,女友想跟笔者分手。
  • 在灵隐寺,老和尚送了本《素食的好处》。
  • 笔者在做项目的过程中,也学到了不少java方面的知识,而当年IoC这样的技术已经出来了。
  • 当年石一楹就提出了两个原则:测试驱动开发“持续集成”

2004年

  • 做技术,最要紧的是知道怎么用这个技术赚钱,赚不来钱的技术搞不出花头。所以做软件一定要知道业务上的事情,不然光是闷头搞技术连究竟应该搞什么都弄不清楚。
  • 笔者发现很多浙江人都有以下特点(提到了江苏人的浮夸和福建人的功利)
    • 一边俗得彻底
    • 另一边有自己很纯粹的精神追求
  • 《软件工艺》
  • “大教堂”还是“市集”好像在什么书里看到过。
  • 选择一种架构、一种技术的依据是什么?
    • Rod Johnson认为,应该是基于实践的证据、来自历史项目或亲自试验的经验,而不是任何形式的偶像崇拜或者门户之见。
  • 只要确保每个团队成员都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怎么干,我就没事了。
  • 当年4月结婚,10月左右向杭州的何晓东提出辞职,11月,回到了北京。

2005年

  • 重新回到了CSDN,把自己定位为“技术传播者”。
  • 这种图形化的、基于鼠标拖曳的软件开发方式,本质上是把熟手和专家拉低到新手的水平。
  • “微服务”:还是用基于HTTP的消息串联一个个具有独立业务涵义、独立部署运行的服务。
  • 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理解媒介:它强化什么?它取代什么?它如何发展?它将如何逆转?
  • 准备搞martin fowler中国活动时,5月31日收到说生病的消息,临时把一些搞成java的活动了。
  • 没写什么时候,看情况大概是9月左右,经郭晓推荐去了TW公司,但还是要有笔试和面试流程,不得不说人家公司很严谨啊。
  • 透露了笔者的院校是北京理工大学
  • 测试驱动开发,人家真的先写测试,然后再做开发。

2006年

  • 厦门项目做完了,春节后,去班加罗尔的ThoughtWork University参加6周的培训,用于国内的培训教程。
  • 这就是开源社区,谁贡献大,谁就有话语权。
  • Selenium
  • 在一个不受其他事情打扰的理想工作日里能完成的工作量。
  • IBM属于咨询师派出去了,关心的不是怎么解决客户的问题,而是怎么在IBM产品上解决客户的问题。
  • 笔者,还是一直痴迷于Rails。
  • TW进入中国的时候,其实也并没有多少业务,靠的是后面业务转型才挺过了困难时期。

2007年

  • “企业级 Web2.0”,这个概念是2006年由哈佛商学院的教授Andrew McAfee提出的。
  • 孟岩当时找中介花了3块就移民澳洲了?
  • 巨华软件是当时TW公司的第1个敏捷咨询项目

2008年

  • 2005年在望京口买的房,贷的30万。
  • 可以尝试一下Code Jam这种活动,去一个地方,呆几天然后把创意用代码做出来。
  • 当年离婚

2009年

  • 当年好像开始申请澳洲的永久居民身份。
  • 介绍了离婚后遇到的女朋友梁心,貌似写出了笔者的多样化的一面。
  • 继续做巨华的项目,写到了在(江城)巨华的一些人和事。
  • 如果客户没有把问题当作自己的问题,咨询师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 我就想让兄弟们少加点班。巨华的某版本负责人杨伟业说。

2010年

  • 230/304
  • 像企业经营者一样考虑问题,原来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 关键在于思维模式的训练
    • 最大的问题不是不会写程序(当然也确实不怎么会),而是不会想问题,所以我们跟他们结对的重点不是写程序,是展示我们有逻辑有结构化地思考问题的方法,让他们反复练习用这些方法去分析问题。
  • 先分析手上的任务,然后把一个用户故事细分成几个子任务,这样的粒度,特别适合培训新人。
  • 找到拥有学习热情、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的人变成了当务之急,员工是否掌握了某种算法 、语言或者工具应当从准入条件降格为对于其学习能力和热情的一种(不是唯一一种)证明。

2011年

  • 一直在外面给客户培训,倒没有给自己招来的新员工培训,于是在西安就开始这种尝试。
  • 260/304
  • Thomas在Code Kata网站上说的。 Code Kata是《程序员修炼之道》作者发明的一种练习编程的活动。
  • 一名有经验的老员工,他自身的交付能力不再是唯一的标准,帮助人、培养人的能力甚至超过前者而成为最重要的评价标准。
  • 王柯邀请加盟自己的创业公司,笔者有点心动。(他一直在讲他自己的想法,我觉得他不是很关心你的想法。--梁心,果然是亲女朋友啊)
  • 读材料的一点思路
    • 不光要看材料上怎么评价,更要看相关的事实
    • 不光要看材料上写了什么,还要看材料上没写什么
    • 不光要看材料上怎么写,还要看作者写材料时状态
    • 不光要看作者想写什么,更要看作者不经意间透露的信息
    • 不光要看作者写了什么,还要看作者本身的出发点

2012年

  • 开始在成都启动Suncorp项目。
  • 两边期望的不匹配,造成了不绝于耳的抱怨。
  • 在武汉收了9个offer,但当时还没有场地,都是在酒店。

后记

收获

  • 本书我从两段经历来说一下情况:
    • 第一是在CSDN和自己出来兼职,都是一种描写技术变迁的场景,当中提到的书我也入了一些,感觉都是套,书都够牛,但并没有真正消化掉。
    • 后面是一段TW公司,除了描写一些事务性的工作外,不得不说
      • 敏捷的这种场景,挺适合小团队或新团队的,现在我们实验室我就想往这方面实施。
      • 当然也讲到了作者自己的看问题的角度,和自己的全面成长,从IT技术咨询,切入到了经管的场景,以及自己开启了带成都团队的场景。
  • 诚如标题所说,这个是变化的世界,不管什么行业,我们都不敢止步
  • 我自己也有写年记的习惯,但按一个主题写的话,倒是没什么思路呢,作者给了个不错的建议。远比网上的博文,我在**10年之内的更有字数,倒不见得更有真知灼见啊。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70401《不敢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