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走了,却留下最大的遗产!

他走了,却留下最大的遗产!_第1张图片

宋文骢(中)

不知道还会有多少人记得,歼-10首飞现场那位白发苍苍的老者,他就是歼-10总师宋文骢先生

宋文骢(1930.3.26-2016.3.22),男,汉族,生于云南省昆明市,原籍云南大理,中国工程院院士,航空航天月桂奖终身奉献奖获得者,“感动中国”2009年十大人物之一,曾任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首席专家、自然科学研究员,是中国著名的歼-10战斗机总设计师,被誉为中国“歼-10之父”。

在我国航天事业迅猛发展的今天,你是否还记得那位为我国航天事业奉献一生的老人?他离开我们一年多了,你是否会想念他?请跟随功德君一起到纪念堂为他献上一束花,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对他的怀念吧!

“歼-10之父”的传奇一生

他的名字很多中国人都不熟悉。因为保密需要,宋老传奇一生的很多细节,至今都不为人所知。

很多人知道宋老,是源自14年5月网上热传的一张照片:

他走了,却留下最大的遗产!_第2张图片

这两位老人分别是宋文骢(左)与总工程师薛炽寿,拍摄的场合是1998年3月23日,歼-10战斗机首飞的现场。

这条关于#我们#的微博立刻引发了网友的热议,两位新中国培养的高级知识分子为了祖国燃烧青春与热血,几十年如一日奉献不息,终于肩并肩站在了战斗机首飞的现场……

他走了,却留下最大的遗产!_第3张图片

宋文骢(中)抗美援朝时期担任中队机械长

宋文骢是我国航空科学技术领域的优秀带头人,他从事航空事业半个多世纪,参加过东风113号、歼七、歼八、歼九、歼十飞机等多个飞机型号研制。30多年来,他一直担任中国航空工业第611研究所总设计师;全过程地(从方案论证到装备部队)担任国务院、中央军委下达的两代国家重点歼击机型号的总设计师。

如今,我们的歼-10战机已经成为了中国空军的骨干栋梁,还积极对外开拓、走出国门,传递中国高端制造的强音,但是回顾歼-10的艰辛研发过程,我们不得不由衷感谢宋文骢院士的辛勤付出。

坚守一生的秘密

200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60周年。当歼-10呼啸着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时,宋文骢潸然泪下。他已经从事了几十年的飞机研制工作,但由于保密等原因,父母和兄弟都不知道他到底是做什么工作的。

有一年,弟弟宋文鸿去探望他,无意间看见书柜里有几本医学类书籍,回去后便对家人说:“哥哥现在可能已改行当牙医了!”我国对歼-10进行适度解密后,一些报纸和杂志开始在公开报道中将宋文骢称为“歼-10之父”。家人这时才恍然大悟:原来,他几十年来一直在默默地为国家研制战斗机!

他走了,却留下最大的遗产!_第4张图片

这18年来,宋院士将全部心血都倾注到了歼-10的成长上。在宋文骢的呵护下,歼-10最终“长大成人”,开始守卫祖国的蓝天。而在歼-10战机18岁成年后,宋院士却离开了我们,像看着孩子长大成人的父母那样,了无牵挂的离开了他奉献一生的事业。

他,把最大的遗产留给了祖国

早在歼-10战斗机研制立项之初,党和国家就提出了“研制一代先进战斗机,建设一流研制基地,培养一支掌握先进设计技术人才队伍”的三大目标任务,这三大目标寄托了党和国家对于研制先进航空武器装备,提升航空武器装备设计与制造技术,培养优秀航空人才的殷切希望。而今事实已经充分证明,以宋文骢为代表的歼-10战斗机研制团队不负重托,圆满完成了党和国家交给的任务。

他走了,却留下最大的遗产!_第5张图片

歼-10团队

歼-10战斗机从立项研制到现在已经过去30多年了。30多年里,当初在项目研制中担当中坚力量的那一代人,或已永远离我们而去,或已苍髯皓首年逾古稀,而他们眼中那群或刚出校门或显稚嫩的年轻人,如今已经成长为各个岗位上的骨干,接过并扛起了他们当年高举的大旗。

更值得欣慰的是,随着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与壮大,受宋文骢这一辈航空人的精神感召,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爱上了航空,并选择了成为一名新的航空人,他们有着一样的青涩和稚嫩,但是多年以后,他们又将是各自岗位上的中流砥柱。

这就是传承的力量!

带出了一支掌握先进技术的团队,

这就是宋文骢老人给祖国留下的最大遗产!

他走了,却留下最大的遗产!_第6张图片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内,一群年轻的科技人员在工作

宋老为祖国航空事业的投入,超过半个世纪,直至生命之终。

遗憾的是,他并没有赶上歼10首飞18年纪念日了。

但他所期待的,正在飞,还会飞得更远更高!

一个又一个18年,一代又一代航天人,

航天正年轻,祖国正年轻!

请跟随功德君一起去纪念堂为宋文骢老人献上一束花,点燃一支蜡烛,祝愿他在天堂安好。

点击底部阅读原文,即可前往

【宋文骢纪念馆】

瞻仰宋文骢老人的音容笑貌,

表达对他的敬意。

你可能感兴趣的:(他走了,却留下最大的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