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将4月23日设置为世界读书日——其主旨是让“读书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一天也成为倡导和推动全民阅读的重要时刻。
世界读书日
自2015年开始,政府从立法到政策全力支持,社会各类机构积极推动,全民阅读得到了快速普及。与此同时,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各类新鲜事物不断涌现,既定的认知框架不断被打破,几乎所有人都生活在巨大的不确定性中。
大润发董事黄明端离职时,发出了无奈的感叹:“我赢了所有竞争对手,却输给了时代!”;
张泉灵在演讲中结合个人经历发表了肺腑之言:“时代抛弃你时,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跟你说”;
摩拜单车并购案之后,很多不明就里的人争相传播“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
更有各种网络段子流传,你的对手在读书,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
……
每一个追求上进的人,都会担心自己跟不上时代,担心落后于其他人,这种焦虑感让人们迫切希望快点汲取“干货”,快点升职,快点赚钱,快点减肥,快点变美,于是近乎狂热地开始买书,开始购买各种类型的付费课程,但学习效果怎样却不得而知。这更进一步加深了焦虑感。
在焦虑过度的当下,我们需要放慢脚步,回归初心,重新审视读书的意义,重新寻找有效的学习之道。
为什么要读书?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古往今来很多人对此都有精辟的看法,这样的问题似乎没有什么好谈论的。
实际上,搞明白为什么要读书意义重大。很多人没能坚持读书的重要原因就在于期望值太高,他们一开始抱着满腔热情开始读书,但设置了今天读书明天就能赚大钱这样不合理的预期,一旦实际效果不及预期,就开始怀疑读书是否有用,读书的热情大大降低,甚至就此放弃继续读书。
1
和自己成为朋友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伏尔泰说:“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时,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位好朋友;当我们以后一次次读这本书时,每次都觉得又和老朋友重逢了。”
人生总会有很多或平静或孤独或艰难的时刻,爱读书的人都不会让岁月蹉跎,总能让依然生活充盈;一个爱读书的人,在孤独苦闷的时候反倒可能是进步最快的时候。
或者我们换个说法,爱读书的人可以和自己成为朋友,他的生活就不会陷入一味的孤独苦闷。
2
突破认知藩篱,逃离平庸
在有书《进化者》第四期对话中,易宝支付联合创始人余晨说到了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现象,即互联网回音壁。互联网天然具有开放、透明和去中心化的基因,但随着互联网不断发展,也会塑造出我们不自知的认知藩篱。
互联网可以让世界连接到一起,世界因此变得更加平等开放,但因为人性的局限性,互联网很多时候把人分割成了一个个碎片化的小的部落。
人类分出你我部落的本能在互联网下暴露无遗,爱玩游戏的在一起,爱音乐的人在一起,爱读书的人在一起,积极的人在一起,消极的人在一起,激进的人在一起,保守的人在一起。
互联网在带来自由开放的同时,很大程度上也加深了偏见和隔阂,我们很可能变成了井底观天的青蛙。在这个井底,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相同的小世界,用几乎一样的方式思考问题,我们觉得世界就是这样的。
在原来中心化的公共媒体时代,我们还有可能把所有人都拉在一条起跑线上,例如不管你爱不爱看,每天晚上7点钟都只能看新闻联播。今天所有的这些公共的话语体系已经不存在了,所有东西都被碎片化了。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其服务越来越个性化,它会投你所好,为你准备所想看到的东西。
我们每个人会看到不同的内容,爱看八卦的人会不断地被推荐八卦内容,爱军事会的人不断地被推荐军事内容,爱体育就不断地被推荐体育;甚至在搜索引擎上输入同一个关键词,不同的人搜索的结果都可能是不一样的。
每个人看到的都是他愿意看到的一部分信息,这就是互联网回音壁的现象。互联网在打破信息壁垒的同时,也在形成新的部落壁垒,让我们变成狭隘的井底之蛙。这或许是互联网最大的悖论。
一旦陷入不自知的认知藩篱,平庸者很可能就一直平庸下去。而要打破这样的怪圈,一个办法是加强和不同类型的人交流,另一个办法是多看不同类型的好书。
前者只有少数人可以做到,但是后者对所有人都没有太大的门槛和障碍。
在信息爆炸和信息碎片化的时代,读书已经成为自我突破的最有效途径,甚至可以说是个人逃离平庸的唯一捷径。
当然,这也要求我们要跳出之前的舒适圈,多看一些之前没有太关注甚至不太感兴趣的经典好书。
这也是有书一直坚持在做的,有书发起“有书共读行动计划”,带着大家每周共读一本经典好书,书单选择我们没有一味迎合,而是基于生活、工作、学习以及情感等几个场景精选全球好书,涉及科学常识、人文艺术、哲学思想、商业经济、心理咨询等各个领域。
通过走出既有的舒适区,很多书友突破了既定的认知边界,也带来了生活的巨大改变。
3
有书是一种生活状态
如果一个人还在保持规律性的阅读,说明她还有学习的动力,还在有意识地提升自己,还有自我进化的可能。一个持续阅读的人,一定是不断向上提升的;一个普遍阅读的社会,一定会持续变得更好。
这正是有书的核心理念。
很多时候,我们为读书赋予了太多的意义,寄予了太多的期望,事实上读书本身就应该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不需要赋予太多功利价值。读书本身就是我们美好生活的组成部分。
读书本身没有什么神奇的,但是持续阅读却会发挥出神奇的效果,持续阅读的状态会让我们每天进步一点,让我们的生活每天更好一点。
读书的重要意义你已经明白,那就开始行动吧。不过面对浩瀚的书海,你是否又有拔剑四顾心茫然?
再好的读书方法,只有行动起来才有意义,因此接下来我们探讨并解决几个让读书行动受阻的问题,目标是提供有效的行动指南。
一旦行动起来,你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不断提升阅读和学习的力量。
让我们参考以下路径开始阅读之旅。
1
认识你自己,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这是伴随我们每个人终身的问题,有些人很早就找到了答案,有些人可能一辈子也没有找到答案。
你读书和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面对这个问题,很多人会回答,“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是一个空洞的答案,更好的自己究竟是怎样的自己呢?如果就此停止不前,那就是一个懒惰的答案,我们也就是在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你不妨依次从下列几个问题逐步深入寻找答案。
1、你对什么最感兴趣兴趣?是科技、商业、文史哲还是对艺术或其他?
2、你希望通过读书提升哪些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3、你期望成为什么样的人,胜任什么职位,成就什么理想?
4、你应该构建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如果有可能,描绘出自己的知识树来,可以和其他能帮上自己的朋友一起探讨,也可以参考有书共读过的书单。
有了相对清晰的目标,你就可以先列出一个读书清单来,哪怕就只有几本书。在行动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继续深入了解自己,继续进一步完善读书清单,继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蓝图。
2
碎片化时代系统学习
你已经有相对清晰的知识架构蓝图,有了清晰的行动目标,但面对浩瀚的书海依然可能依然会茫然失措。
生也有涯,而知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
截止到2015年,谷歌图书已经扫描了2500万册图书;而2017年,仅仅中国图书就新增了超过30万种。如果我们抱着穷尽所有这些图书的愿望,那几乎是要绝望了。
事实上,我们不需要读完这些所有的书,我们应该读的书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有些书可以快读,有些则需要精读,有些甚至需要把相关的图书拿过来进行比较研读。
知识框架搭建的所需的经典图书,我们需要集中精力进行精读和研读,拿出“扎硬寨打死仗”的决心攻克难题。
对于补充性的知识,或者用来复习的知识,可以用快速阅读的方式,或者用碎片化的时间去学习。
这样的阅读方法,可以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架构,碎片化学习到的知识也可以作为附加在知识架构上的节点,这样即使我们用碎片化方式学习到新的知识,也会迅速连接到这个网络中去,内化为自己认知体系的一部分。
很多人都会问“学了那么多知识,听了那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其背后的原因很可能是你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知识架构,学习到的这些知识点是孤立的,还只是信息而已,并没有被内化为自己的认知和智慧。
有书推出的“有书共读计划”正是希望帮助书友们更好地搭建起自己的知识架构,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已经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效果,很多书友已经成为所在就学或工作单位的佼佼者。
有书也推出了“365听书计划”,大约15分钟听完一本书,一年下来超过2000本书的图书库无限畅听。
听书计划可以很好地起到快速浏览图书同样的效果,你不用买数以千计的图书,在碎片时间即可获取到这些图书的精髓,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3
坚持不下去怎么办?
不用太担心这个问题,一本好书就是一位智慧的人,一旦你按照上述的两条指南开始行动起来,只要坚持读完几本经典好书,你就会体会到书中的滋味,就能够培养起读书的兴趣来。
有一点要特别注意,最早的几本书一定要选择经典图书,并且要选择你感兴趣也可以读完的,并且要多一些耐心,哪怕是有一些痛苦也要挺过来。
如果你还是觉得有困难,那不妨加入到有书同城共读会来,大家一起组队对抗惰性,通过线上大咖老师领读、线下同频书友伴读,大家通过线上线下的互动,互相带动,互相激励,一起组队对抗惰性。当你成功读完基本好书,阅读的习惯也就很可能养成了。
你也开始行动起来吧,不用犹豫,不用恐惧,just do it,未来的道路就会次第铺开,五彩的目的地就会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