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杠/是/一种/态度/

“斜杠青年”是一个新概念,来源于英文“Slash”,其概念出自《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麦瑞克·阿尔伯撰写的书籍《双重职业》。她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是选择能够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这些人在自我介绍中会用斜杠来区分,例如,莱尼·普拉特,律师/演员/制片人。于是,“斜杆”便成了他们的代名词,

自媒体时代开始后,各种个性化的标签就开始频繁地出现在公众的视野。斜杠青年这个词也不例外,一出现就开始原地爆炸。

本着做学术严谨认真的态度,收集了网上的一些资料,做了一些分析,洋洋洒洒写了几大段,保存时系统提示有“诱导分享或被投诉可能”。无奈只好作罢。一直做不好文献综述的我,连资料分析也没做好,多么痛的领悟。

在比较早之前,自己有一些想法是跟斜杠有一定契合的。15年暑假在深圳实习时,第一次把它表达出来过。那是一个风和日丽、阳光明媚的下午,我老大勇哥骑着红色小电动摩托车,带着我驰骋在深圳宽阔的大马路上。从个贷中心办完手续回行里的路上,我们聊了起来。

——“你以后想找什么样的工作?”

——“要么很有挑战性,能发挥自己价值,让自己成长很多的工作。要么就是很闲但是有很多自由时间的闲差事。”

——“怎么差别这么大?”

——“要么在工作中成长,要么在工作外成长,如果半吊子,那多憋屈啊。如果是能实现自我价值的工作,即使熬夜到天明也觉得有意义。如果是很闲的工作呢,我就可以在工作之余,做很多很多有趣的事,多酷啊。”

——“你还是太年轻。”

那时候的我不理解老大的不年轻的想法是什么。我没接着问他,即使他现在把小电动变成小四轮了也没有主动告诉我。我们就这样各持心事,从一个十字路口回到另外一个十字路口。

斜杠没有那么容易,每个斜杠都有它的脾气。

很多人会用斜杠来当作自己的个性签名,A/B/C/D的背后是博主对自己的认知。刚开始我觉得这是一种比较自恋的做法,谁会有事没事改个签名来夸自己啊。现在想清楚了才明白,签名不过是自己对外界的一种展示,向别人传递的一种信息符号。仿佛每个签名都在说:”你好啊,我是主人派来的外交大使,见我如见本尊”。快速而有效地认识陌生人的途径,简单直接,这是博主珍惜粉丝宝贵时间的一种方式。

有些人有形形色色的词汇来斜杠自己,而有些人一个斜杠也没有。有很多斜杠的,我会很羡慕他生活的精彩,而没有斜杠的我也会钦佩他选择的专一。两者没有最优,只是一种方式。而我,更喜欢生活的丰富与不设限。

从大一开始,我就处于不断折腾的状态,尝试很多不一样的东西。

高考毕业后跟欢仔、睦宁他们去找暑假工,找了好久,终于找到一家餐馆愿意让我们去。但是准备去上班的前一天老板反悔了。初次接触社会的玻璃心碎了一地。大一的暑假,去深圳找了家餐厅,隐瞒自己大学生的身份,在那里工作了一个月。工作的内容无非就是打扫卫生、点菜、上菜等。很累,却很开心。那种欣喜跟实现心中所想有关,跟功名利禄无关。

走在西苑看到别人摆摊,就心里捉摸这摊位怎么租的,货品是怎么采购的,以及买卖成功时的心情是着怎么样的。虽然没立即实践,但心里一直念着这事。去摊位买东西时,就跟老板打听;放暑假时,就去汉正街逛一圈。最后在15年的春节前,实现了摆地摊的心愿——卖春联。半个月的小贩生活让我觉得自己简直酷毙了。

还有一段经历是关于林和西。林和西不是人名,而是一个地铁站名。在广州地铁三号线上。林和西上有一栋写字楼,里面有家公司叫P&G。大二的时候,就从各种渠道了解到P&G。听到的都是对它的夸张以及向往。如别人一般,我对它也是心生向往。可是那时候的我才大二,没有任何竞争力的我申请到它家实习的可能性为零。心里真正想要的东西,你会使劲浑身解数去努力。于是,在大二的暑假,我便参加了省团委的大学生计划,去林和西街道办事处团委的见习了半个月。那段时间,每天挤3号线,每天经过林和西。虽然现在对P&G的兴趣已不如当年,但想起傻傻的自己,还是会会心一笑。

这三段经历还谈不上什么斜杠,只是想来自己还是学生身份时,就没有局限于这一角色,不断地去试错,去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去解答心中的疑惑。算不上斜杠青年,也算得上是斜杠学生吧。哈哈,我真幼稚。

所有一直在追求”出色“和”卓越“的人,最后都在他们最坚信的标准之上,”输”给了那些只想过自己独特生活的人。横坐标是财务自由,纵坐标是人生自由,其中的曲线是你的选择。

你可能感兴趣的:(斜杠/是/一种/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