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放自如显真功,嬉笑怒嗔皆教育

        ——听黄厚江老师讲课有感

      这是第二次听黄老师的课了,第一次是2014年春天,在商丘兴华学校举行的第五届河南最具成长力教师颁奖典礼上,黄老师的《黔之驴》让我第一次体会到朴素的语文课堂所散发出的无穷魅力。

      这一次,我是幸运的,我成为了河南教师成长学院厚讲班的一员,成为了黄老师真正的学生,不仅可以听他上课,而且可以细细地听他给我们讲怎样上语文课。

      一、一个干净朴素的“背影”

     五天时间,黄老师讲了四节课,每节课都迥然不同,每节课却又都那么相似——不同的是他对不同文本的创意解读,相似的是每节课他都可以上的干净朴素。

      讲《背影》,他先把学生放出去——让学生说说自己感动的句子——让学生第一次潜入文本中去品味,去发现,他就像一个娴熟的渔夫,坐在岸边悠闲地等待。待到时机成熟,他用一个话题轻松地将问题聚焦于最令人感动的“背影”,就好像鱼线轻轻一抖,孩子们就都收了回来。

     接下来,他又第二次放手,让学生找文中背影插图和描写背影的语句的不相符之处。孩子们再次潜入文本,认真研读。细心的孩子们找出了插图中没有表现出的动词,比如文中说父亲“两手攀着上面”,而插图中的月台却非常矮,父亲轻轻松松就可以两手摁在月台上,根本就用不着做出“攀”这样努力的动作;文中说“父亲两脚再向上缩”,而插图中父亲只是缩上了一只脚......这是,黄老师又用“词语所体现的父爱”的语言点,将问题由背影聚焦于父爱。

      第三个语文学习活动时,黄老师先出示了朱自清和父亲间长达13年的矛盾,然后马上将学生再次赶入文本中,让学生找能够体现父子间距离的语句,让学生不仅看到爱,也看到父子之间的矛盾。接下来,他用父亲的一封信,通过让学生找心中的矛盾之处,自然的将问题再次聚焦于爱。通过带领学生在文本中进进出出几个回合,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有一种爱像山一样坚硬,又像水一样柔软”,让学生学会用心体会坚硬外壳下柔软的父爱。一节课,干净朴素,没有说一句与文本无关的话,没有做一件与文本无关的事,他在用语文的方式教孩子们学语文。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样玩语文,才有趣。”

     二、一个卑微却追求尊严的“孔乙己”

      黄老师反复强调,要在实现“工具性”价值的过程中实现语文的“人文性”价值,听了他执教的《孔乙己》之后,我才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让学生谈完孔乙己的显著特征之后,黄老师让学生聚焦孔乙己的手,尤其是手的动作,学生大部分关注的都是孔乙己“摸”和“排”的典型动作,只有一个学生关注到了孔乙己“用手走”的动作。黄老师启发学生讨论被打折了腿还可以怎样行动,比如爬着走,然后让学生比较爬着走和用手走的区别。根据学生的回答,黄老师一边在黑板上画了人直立行走、爬着走和坐着用手走的简笔画,归纳出二者的区别:用手坐着走,头颅是向上的,腰板是挺直的。那个瞬间,学生脸上的笑意被凝重所取代,一个即使被打折了腿依然保持头颅向上的全新的孔乙己的形象,在学生心里变得清晰起来。孔乙己不再是一个迂腐的笑料,他骨子里散发出来的对尊严的追求与渴望,深深震撼每一个人的心灵。然后,黄老师让学生思考是什么让一个读书人孔乙己变成了这个样子,并链接蒲松龄屡试不中转而著《聊斋志异》的例子,让学生明白人应该有梦,却不能被梦埋葬。整节课,黄老师没有一句说教,他只是带领学生不断地从文本中去发现新的东西,教学生学会思考文字背后的深层含义,从而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情感教育能够如此不着痕迹,真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这种神力,非黄老师才这样的语文大师莫属。

     同样的文章,不同的老师去教,却能够教出迥异的情感和知识。想到这儿,我们不得不慎重地反思自己,因为,你给了学生怎样的语文课堂,课堂就会赋予学生怎样的素质。

�q���ښ�8�bv

你可能感兴趣的:(收放自如显真功,嬉笑怒嗔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