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不止于把书读完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曾以少胜多,打败秦兵。他的儿子赵括自小学习兵法,谈起兵法来,连赵奢都说不过他。因此赵括就自以为是,认为自己天下无敌。后来秦军又来犯,此时赵奢已死,由廉颇率军抗敌。但赵王中了秦军的反间计,用赵括替代廉颇率军。赵括只知照搬兵书的方法,贸然进攻,导致四十万赵军全军覆没,赵括也被秦军射死。你肯定已经这个故事就是纸上谈兵。空谈理论,无法联系实际,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读过再多的书也没有用。

知识大咖们都能一年读300本书,从职场小白逆袭成为斜杠青年。为了提升自己,你也开始买书读书。每天上下班都拎着一本书。终于在两个月后看完了这本书。然而当朋友请你说说这本书讲了什么时,你却一个字都说不上来,连纸上谈兵都做不到,更别提改变人生了。那么如何避免白费功夫和纸上谈兵呢?《实用性阅读指南》给出了答案,从阅读、笔记、记忆和行动四个方面告诉你正确的读书方法。


改变不止于把书读完_第1张图片
《实用性阅读指南》封面和封底.jpg

《实用性阅读指南》的作者大岩俊之原本是做销售的,后来转行做了读书研讨会的讲师,还自主创业成立公司。根据他自己的描述,他自小就是不爱读书的人,阅读理解力基本为零。后来他看到一句话,“成功人士皆为读书家”。从此他“洗心革面”,开始学习阅读方法,但效果不好。真正的改变是从将读到的知识付诸行动开始。作者将自己行之有效的方法写进了这本《实用性阅读指南》中,实实在在地告诉读者如何把读到的知识转化成能力。正如这本书封面封底的介绍,下面我就从3个方面来介绍这本书:1.以目的为导向,大量阅读收集信息;2.通过笔记强化记忆,吸收知识养分;3.按照书上的方法自我指导,用行动把知识转化成能力。

1.以目的为导向,大量阅读收集信息

作者在书中提到阅读前要先明确目的。你买书肯定是有原因的,也许是想提高沟通能力,也许是想提高管理能力。那么请在阅读前明确下你的目的,然后浏览书的序言、目录和后记。浏览这三部分是为了迅速掌握全书的内容概要。之后,你要结合书的概要和自己的目的,深入思考3个具体目的。最好是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来。你心中有问题,大脑会不由自主地去寻找答案。因此你阅读的时候就更加专注,效率也会更高。

不光是作者提倡带着目的和问题读书 ,基本上所有写阅读方法类书籍的作者都这么说。我国资深的生涯规划师、畅销书作家古典老师提倡要“功利地读书”;拆书帮创始人赵周老师提倡成人学习要以自己为中心,以应用为目的。这恰恰证明以目的为导向,带着问题阅读是被大多数人验证过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带着目的和问题读书,你就不必把一本书从头看到尾,而是只看能解决你问题的那部分。其他的就可以断舍离。可是如何找到能解决你问题的内容呢?这里就用到序言和目录了。一般工具类书籍的序言都会介绍这本书每一章节的大致内容,而且目录往往就是每章节的标题,这些都可以帮助你找到你想读的内容。如果序言和目录没能帮到你,那么你可以快速地浏览这本书。这里的快速浏览就是用眼睛扫视文字,你可以用笔或者手指带着眼睛划过文字。当发现你想读的内容时再放慢速度,仔细地阅读这部分。

一开始做到断舍离并不容易,你很可能会感到心虚,怕自己遗漏掉重要的内容。这是正常现象。亚洲资深的影像阅读法培训师石森老师称这种心态是“穷鬼思维”。为了提高阅读效率,我们要打破“穷鬼思维”,只读对自己有用的核心内容,这样就可以省出时间去读更多的书。在同样的时间里,从读一本书变为读四本书,从学习一个人的经验方法变为学习四个人的经验方法。如此一来,你不就更加“富有”了吗?

2.通过笔记强化记忆,吸收知识养分

你读了四本同主题的书,知道了许多相关的技巧。你感觉收获满满,很有成就感。但这只是有效阅读的开始,你只是“吃到”了这些知识。下面你得去“吸收”这些知识的养分。也就是,你得记住这些方法。

作者在书中提出了简单易行的笔记方法。阅读时你可以对重点内容划线、标注关键词,还可以把你划了重点的那页折个角,或者贴个标签,把关键词写在标签上。这是他的习惯。你可以按照自己的习惯去做笔记。但记住“不把规则定得太详细,才更容易长久地坚持下去”。

你可以在书上加工出笔记,也可以把你认为重要的、给你感触很深的内容摘抄到本子上,然后写上你自己的感想或评论。但是如果摘抄的字数太多就有点浪费时间了。现在大家最缺的其实就是时间呢。所以你可以试试拆书帮的便签法。先用自己的话重述书中重点,再详细地描述自己相关的经验,最后按照书上的方法制定行动计划。

言归《实用性阅读指南》。作者在书中最提倡的笔记方法就是思维导图。大家读完书,一般会按照书的章节来画思维导图吧。作者则不然,他的思维导图都是按照自己的目的来画的。常用的模型是问题-答案式。这个模型的思维导图有4个主枝干,分别是书的信息(包括书名、作者、出版社、发行时间),阅读目的(包括主要目的和3个深入问题),问题的答案以及收获总结。

除了问题-答案式思维导图,还可以按照要点画图。顾名思义就是一个要点为一个枝干。这些要点都是你带着问题找到的,所以是按照你的思路总结出来的,并不同于按章节做图。

以上是笔记方法。做完笔记并不等于你真的记住了。你可以通过反复阅读笔记加强记忆。更有效的方法是将知识转述给他人或者写到网上。除此之外,作者在书中还介绍了四个记忆方法,故事联想法、首字母联系法、形象联系法和位置联系法。以上方法都是为了让你消化读到的知识,真的吸收到养分,为行动储备能量。

3.按照书上的方法自我指导,用行动把读到的知识转化成能力

上面我们通过阅读积累了大量的信息,并且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接下来你要按照书上的方法制定行动目标。大家都知道要按照SMART原则制定目标,也就是目标要具体、可衡量、能够达成、与其他目标相关、有时限。作者不仅提出目标要SMART,而且还提出要定位你当前的现状,填补差距,将行动细分为具体的小步骤,并且进行预设结果的想象和宣告行动计划等方式促进自己行动起来。


改变不止于把书读完_第2张图片
目标-行动流程图.png

具体的做法是:假如完成目标达到的状态是100%,那么你要估计现在的状态是百分之多少,比如现在是40%。现状与目标的差距有些大,在短时间内可能无法完成。如果行动起来收效不显著,你就很容易放弃这个行动。这是人之常情。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就要缩小现状与目标的差距,所以先设定一个50%的目标,也就比现状高出10%。这个10%的目标最好是明天就可以实施,并在一周内能够完成。具体的小目标,你可以运用头脑风暴想出5个以上的行动,然后从中选出一个你最想做的去实施。以上就是定位、填补差距和将行动细分为小步骤。

为了促进自己行动起来,你可以在制定和细分目标时预设结果,也就是想象好的结果,做做白日梦。人是感官动物,调动起你的感官感知,从感情上能刺激你去行动。再有人天性就是懒,最好有人督促你。所以你可以将行动目标告诉朋友,或者发到朋友圈上。其实没人有闲工夫看着你去做。将目标宣告出去只是让你自己觉得不实现就很丢人,从而真的去行动。当完成目标后,你可以再发朋友圈宣告目标已达成,收获了什么,有哪些心得体会。这么做不仅能满足人的自恋心理,而且还能起到复盘的效果。成功的甜头会促进你不断行动。与其在朋友圈发吃了什么,被朋友暗地里吐槽太无聊。不如发目标和行动结果,既能督促自己,又能满足发朋友圈的愿望。这样迭代下去,你也能成为知识大咖。一举多得!

最后咱们总结一下《实用性阅读指南》告诉我们的方法:首先以目的为导向大量阅读收集信息,然后通过笔记强化记忆,吸收知识养分,最后按照书上的方法自我指导,用行动把知识转化成能力。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并不是读书的最终目的,改变和提升自己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别人已经将多年的经验方法写成书告诉我们了。我们自己一定要争气,不止于纸上谈兵,而是通过行动将知识转化成能力,最终成为你想成就的自己。


改变不止于把书读完_第3张图片
阅读-行动循环图.png

你可能感兴趣的:(改变不止于把书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