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七天》:你比想象中更自由

文 | 厦九九

昨晚去看了电影《七十七天》,如果要用一句话总结,大概是:以蛮荒之美惊心动魄,以自由和勇气撩人心。

这部影片取材于旅行探险家杨柳松在2014年孤身77天穿越羌塘无人区的真实经历,由他所写的《北方的空地》一书改编而成。

片中江一燕饰演高位截瘫女孩蓝天,她支持并帮助赵汉唐饰演的杨柳松去横穿羌塘。而赵汉唐也帮她实现了看珠峰和再上岗仁波齐看星空的愿望,其实是阻止了她自杀。

当女主问男主:“你都经历了什么?”她想知道他之所以那么坚决地要横穿羌塘的原因。

很多来这里的人要么是无病呻吟,要么是在生活中遭遇了不幸的失败者,赵汉唐说自己两者都不是。

他说:“活了半辈子,我就想干一件自己想干的事。就像那句话,很多人三十岁就死了,等到八十岁才埋。我就是想让自己觉得,我还活着。”

为了干一件让自己感觉还活着的事,他差点死了。这一路赵汉唐经历了大自然和野生动物带来的生死考验。

《七十七天》:你比想象中更自由_第1张图片
印象最深的就是在蓝色湖水里骑行的这个画面

旷野无人的大美风景中,男主的身影就是勇气和自由的象征。一开始他的内心独白是这样的:“人生能有多少天是按自己的想法活着?”

“在浩瀚的宇宙中,在短短的一生里,鼓起勇气,做想做的事,成为想成为的那个自己。”

当他在荒野中遭遇极度困境时,有一句独白是这样的:“我希望能尽快走出去,回去过好每一天”。

看到这个镜头,观众们都集体笑出了声。很多人的笑仅仅是人物前后对比的巨大落差,带来的幽默感。而我能体会,这背后的意义。

昨天看到一篇文章,题目叫做《她用四个半月冲走两万五千里玄奘之路,收获了什么?》。这是一篇人物采访,对象是一位25岁的女生,正如题目所述,她独自一人重走了1300多年前玄奘法师西行求法,从大唐长安到印度那烂陀的路程。

在谈到收获的时候,我很喜欢她说的那段话:“每段经历都自带意义,看过、体验过之后,内在的精神重新整合排序,进而萃取出一个,更坚定的精神核心。”

她还说:“终点不是最精彩的,真正带给我内心波澜的,都在行走的过程。”

我也曾走过一段玄奘之路,在瓜州莫贺延碛戈壁,玄奘法师西行路上极为艰难的一段。茫茫戈壁里4天3夜的行走,壮美的风光,内心的对话,各种心灵的考验,一定会在你的内心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

影片中多次提到自由。印象深刻的一处是男主的一句独白,大概意思是说在空无一人的荒原,你能感受到真正的自由,甚至是让你犹豫和胆怯的自由。

另一处是在最后几天濒临死亡的时候,男主做了一个梦,梦里女主就躺在他的身旁,他们望着星空。

男主问:“为什么你的笑容看起来让我觉得特别温暖?”

“因为我们生来就是为了寻找自由,为此,不惜付出任何代价。”

说到自由,我们每个人都比想象中更自由。但我们逃避自由。我们都想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这是对自由的向往。但没有几个人有勇气承受自由的代价。

因为这意味着失去。当然,为了自由付出生命的代价,是我所不能认同的。

曾经看到过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人的每一种身份都是一种自我绑架,唯有失去是通向自由之途。”

怎么理解这句话呢?

我们总希望尽量满足自我的各种需要,实现自我的更大自由。岂不知,自我建立的需求越多,所受到的牵制就越多,越不自由。我们总在追求自由中失去自由。

很多人并不需要真正的自由。嘴上说想自由的人,往往逃避自由。

刘瑜在《送你一颗子弹》中写道:逃避自由是人的天性……一切洗脑的成功要旨,不过在于帮助人们逃避自己。当一个体系能够用逻辑自洽的方式替你回答一切问题,并且保证这些答案的光荣伟大正确的时候,的确,为什么还要去承受、肩负自由的疲惫呢?

现实中更本质的冲突不是来自于勇气和懦弱,而是来自于反抗的勇气和承受的勇气。反抗不自由的勇气和承受自由的代价的勇气。

希望有一天,你成为了自己的想要成为的人,去做了很多自己想做的事,然后生命变得更好,更有质地,也活的得更有乐趣。

「365极限挑战·Day23」

文 |厦九九 | 文化创意策划人,专注个人成长
文章均为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分享至朋友圈、微博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七十七天》:你比想象中更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