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知道积极心理学是怎么来的吗?「 2 」

你真知道积极心理学是怎么来的吗?「 2 」_第1张图片
be happy.jpg

1、积极心理学的起源:

积极心理学在二战之前有过一段短暂的历史,但在二战之后,由于战争的影响,人们将心理学研究方向放在心理疾病上。
二战前心理学有三个目标:
1、治疗心理疾病
2、让人拥有幸福的人生
3、识别与培养才能
但在二战后就集中在第一个,而忽略了其他。

即产生被视为心理诊断的圣经的精神疾病诊断统计手册,简称DSM。
DSM是针对疾病模型而不是针对健康模型,对于模型更加通俗点理解就是疾病模型是研究如何解决疾病的,而健康模型是专门研究如何更加健康地生活。

在人们对待心理学家的态度上也可以看出心理学的发展变化,在以前,如果人们发现身边有个心理学家,人们会避趋之,害怕被他找出什么精神问题。而现在,人们喜欢询问心理学家怎样的生活更加幸福。
后来积极心理学兴起的主要是因为在二战后美国社会的心理问题日趋严重。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

积极心理学之爷,马斯洛提出的人的需求层次理论也很有道理,将人的需求分为了六个层次:
人的需求层次理论

  • 生理(衣食)
  • 安全(人身安全,疾病威胁)
  • 社交(情感满足)
  • 尊重 (社会地位与成就)
  • 自我实现(活着的价值)
  • 超我实现 (忘我的体验)

在某层的需求满足或者相对满足后,另一层的需求才会出现。人的需求层次理论与国家的经济、科技发展水平,受教育程度直接相关的。

霍尼提出的焦虑

焦虑是对亲人或自己生命安全、前途命运等的过度担心而产生的一种烦躁情绪。

"流沙生存指南"
处理焦虑的方法之一
如果懂得流沙原理,当陷入流沙时停止挣扎,试着平躺下来,舒展四肢以增加与沙子的接触面积,如果保持这个姿势,不仅可能不会陷下去,而且还有可能像滚木头一样从流沙里滚出来。
所以,其实更理智、更安全面对焦虑的方法就是避免拼死挣扎,与流沙妥协。

2、积极心理学的使命:

积极心理学是1998由马丁-塞利格曼提出,故塞利格曼被称为积极心理学之父。
积极心理学将学术结合到应用,将科学带进实践、带进生活。
其使命归为两点:
1、促进关注点的变化
即从关注坏的方面到关注好的方面,发现优点而不是缺点。
2、树立健康模型
这里区分一下两个模型的区别:

疾病模型:我们感觉不舒服,是因为我们生病了,我们需要去治病。
健康模型:我们感觉不舒服,是因为我们不够健康,我们需要去追求那些让我们更健康

如头晕,关注点在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哪里有问题,应该如何去改进,是不是昨晚熬夜了等。而不是想着解决吃什么药能够让我的病好起来。

其实,离每个人最远的,就是我们自己。
如今,拖延,丧,失眠,抑郁等词不断出现在公众视野,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生活在其中的人却并不幸福,快节奏,信息膨胀,生活压力大,已成为年轻人打拼的主流声音。人们生活在城市中,常常觉得身体被掏空,焦虑,社交媒体的依赖越来越让我们成为手机动物。
所以,学习积极心理学,学会与自己友好相处,而不该成为情绪的奴隶。
此刻还觉得不需要学积极心理学吗?

「 客串小知识 」
课中谈到对癔病这种心理疾病,就对此客串学习一下

癔病又叫歇斯底里,是神经功能症的一种常见病,是心理刺激或不良暗示引起的一类神经心理障碍。女性患者的总数多于男性。病症的发作实质上是一种精神情绪的发泄,是一种社会逃避的行为。

癔病发作具有三种表现形式,转换反应,分离反应和遗忘。
转换是本来没有病但听别人有有病而是身体变为有病的症状,分离是指个性和意识发生奇异变化,又哭又笑疯疯癫癫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真知道积极心理学是怎么来的吗?「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