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不值钱了,是该增加投资变现的能力了!

比尔·盖茨说过一句话:我们总是高估今后一两年内将要发生的变革,总是低估未来10 年将要发生的变化。未来10 年,最直观、最感同身受的变化一定是你的钱不值钱!

大道理不用讲,说说身边的事,聊聊家常就可以管中窥豹,看清货币贬值的客观必然性。学生时代涪陵榨菜、老干妈、饭扫光可谓是拯救学生味蕾的三宝。工作了逛逛超市,你会发现它们的价格居然比以前贵了好多。当然,其他调味料也提了不少的价,虽然工资在涨,但是物价也一直在上涨。这就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钱不值钱了,总得想点钱生钱的办法吧。  2018年7 月份,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一路下降到8.8%,上一次出现这么低的居民消费数据还是在15 年前的通货紧缩时期。这意味着近年来居民的收入增加相对有限。同一时间,2018 年前7个月,居民个人所得税总额为9,225 亿元,同比增长20.6%,已经超过2015 年的全年水平。

上述两组矛盾而有意思的数据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居民的收入增加幅度较大但消费却下降了,两个数据却指向了两个截然相反的方向。唯一可能的解释是,我国的货币购买力在下降。

货币购买力在下降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通货膨胀,而通货膨胀的诱因就是最近10 年的货币超发。货币超发到底好不好,本书不做评价,只是告诉投资者,面对货币超发的现实及其带来的通货膨胀,我们不但要敢于投资理财,更要善于投资理财。

那什么是理财呢?理财师们给理财的定义是这样的:理财是一种财富规划(Financial Planning),是一种综合金融服务,是指专业理财机构经过剖析和评价投资者的财务情况和生活情况,运用专业的金融相关工具,协助投资者完成资产的保值增值,风险的有效管控和        串投资者生活的规划。

理财规划是针对财富而言的。对于财富来说,它面对的是两个维度的内容。一方面,理财规划要协助投资者完成财富的有效管理和传承。另一方面,理财规划又要在风险控制方面做文章。

人的一生当中,收入和支出是不均衡的。假如你赚一块钱,就花一块钱,那就没有理财的必要。在投资者的漫漫人生中,让一切用钱需求都能顺利得到满足,实现财务自由并且能够把剩余的财富顺利有效地传承给下一代,这就是理财的终极目的。

理财的目的,是和它产生的经济背景紧密相关的。过去的40 年,是我国经济发展起飞的40 年。这40 年里,个人及家庭的财富爆炸式的增长,快速的经济起飞,不但使人们的经济状态有了质的变化,同时,也拉大了财富差距,催生出了高净值家庭和中产阶级家庭。这两类家庭的快速发展壮大,使财富管理需求疾速爆发。从2004 年开始,10 余年的时间里,整个理财市场到了数十万亿元的规模。

与此同时,“富不过三代”的现象也开始呈现出来。在很多不懂传承规划的家庭中,不要说三代,在二代的时候,子女争产,财富外流,传承失效等问题比比皆是。我国个人的财商教育并没有跟上财富增长的速度,如何让子孙后代可以更有效地享受本人奋斗的成果,也成了很多个人和家庭的重要课题。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财富的管理和有效传承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另一方面,近20 年来,我国金融市场超常规发展,20年走过了西方国家100 多年才走完的路。金融产品的品种以几何级数般的速度发展,每天都有新的金融创新出现,呈现出非周期性的特点。资本市场尚未成熟,这也直接导致了金融市场的动荡。将终身的财务资源配置到最佳状态,令不确定性降到最低,合法节税,保证生活质量,安享幸福人生,这正是理财的意义所在。所以我们告诉投资者,处于不同阶段,理财规划要有不同重点。

股票下跌,割肉最多的总是散户。

每一次的下跌都是单纯割肉的散户,总之,2018 年以来,境内 A 股市场上,90%个人投资者都是浮亏。 究竟哪些因素导致了90% 的散户亏损呢?有专门机构研究后正反两方面对比,总结出以下几个原因:一是什么也不懂就入市,买卖股票靠感觉。一般散户,都是在股市行情比较好的时候仓促入市的。买卖一般听消息,或者别人推荐,没有自己的交易系统和原则,什么时候买卖,基本靠感觉。不会基本面分析却热衷于技术分析,更不要说坚持做价值投资了。二是大趋势看不清,纠结于日内涨跌。大部分散户是纠结于日内涨跌的,不看中长期趋势,拿不住股票,忍不到波段的拐点再买卖。个人投资者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我做短线”。

其实,最难的是短线,一没技术,二没有资金规模,凭什么做短线赚钱?股票是概率游戏,你短线盈利一次很正常,但次数多了,总体就是失败的。三是仓位使用不合理,轻仓重仓常用反,在基本面和技术分析弱的情况下,仓位控制是避开风险的关键措施。但很多人仓位使用不合理,上涨的时候,仓位越买越重,下跌的时候,补仓越补越重!至于什么时候加仓,什么时候补仓,什么时候必须卖空止损,全靠感觉。凡是仓位控制没有固定套路的人,也就是没有按照规律量化的人,总体肯定是亏损的。三是不会止损和止盈,执行力差。一旦股票走势和自己预期方向不一样,不是第一时间查找原因,看看是不是到了自己的止损止盈价位,而只是一味安慰自己“怎么跌下去,就会怎么涨上来”。当然,很多个人投资者买入的时候,就没有设定止损止盈价位,更谈不上怎么止损止盈了。可以这么说,这基本还没有入门。真得抓紧学习了! 我国A 股市场已经20 多年了,为什么总会这样?上面说的原因是表象,深层次原因是个人投资者战胜不了人性的弱点。人性的弱点就是“贪婪与恐惧”。贪婪与恐惧支配、扭曲了个人投资者的行为,使人盲目跟风,追涨杀跌,毫无组织性和纪律性。

作为一个人,要经常进行自我审视和自我批评,防止自己堕入“过分自信”的行为学陷阱。有不少文章讨论过人类的行为学偏见,如《达里奥的智慧》。雷·达里奥是美国对冲基金桥水(Bridgewater)的创始人。桥水基金始创于1975 年,是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管理公司之一。在 2015 年 2 月的一次对冲基金大会上,达里奥在被采访时承认,99%的时间里,他认同自己的量化交易策略;在剩下的1% 的时间里,当他不认同量化交易策略的结论时,他自己有 2/3 的次数是错的。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个网上非常有趣的公募基金案例,以此来说明“过度自信”的危害。这是一家美国的公募基金,名字叫作福士曼策略增强基金(Hussman Strategic Growth Fund,HSGFX)。管理该基金的经理名叫约翰·福士曼,拥有斯坦福大学博士文凭,还曾经是密西根大学国际贸易和金融系的教授。2000 年,福士曼开始管理并销售他自己的基金 (HSGFX)。 在该基金发起后的头10 年,取得了让很多人钦佩的成功。在 2001 ~ 2008 年间,每一年都战胜了市场基准标准普尔500 指数。在 2008 年金融危机中,美国股市下跌了 40%,而该基金“仅”下跌10% 左右,堪称业界翘楚。受到如此优异的业绩的鼓舞,HSGFX 管理的资金规模迅速上升, 在 2010 年达到了 60 多亿美元。 但是,自从 2009 年开始,HSGFX 的业绩开始出现反转。 在 2009 ~ 2014 年间,该基金每年的业绩都不如标准普尔 500指数。在该基金连续亏损多年的同时,其管理的资金规模也一路下降。根据晨星(Morningstar)提供的信息,截至2016 年 12 月 8 日,HSGFX 管理的资金规模为 4 亿 8000 万美元左右, 和2010 年的鼎盛时期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管理基金的还是福士曼本人,那么这个基金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前 8 年和后 8 年的业绩相差那么大,简直有霄壤之别? 根据HSGFX 基金披露的材料,该基金表现不好的最主 要原因就是基金经理在2009 年以后采取的“对冲”策略。我 们知道,从 2009 年开始,美国股市经历了一轮大牛行情。从 2009 年 3 月的谷底开始算起,截至2016 年 12 月 8 日,标准普尔 500 指数上涨了 228%,大约每年上涨 30% 左右。福士曼在同期对冲他管理的股票基金(一般会通过卖空股票指数期货或者购买看空期权等方法实现), 其基金回报不佳也就理所当然了。

福士曼可不是一般的炒股散户,他自然不是业余级的“韭菜”,那么为什么他会在股市不断上涨的这几年坚持“对冲”呢?根据网络金融作家本·卡尔森(Ben Carlson)的分析解释,福士曼的基金内部有一套量化策略模型对股票进行估值。这个模型在 2000 ~ 2008 年间非常管用,也为他的基金带来了非常好的回报。但是到了2009 年,福士曼感觉宏观环境发生了变化,因此在他的模型中加入了更多的,一直可以追溯 到 20 世纪 40 年代的历史宏观数据变量。这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福士曼感觉美联储在开始了量化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后,市场的环境和以前不同了。福士曼修改了模型,得出了要“对冲”的建议,导致了接下来几年的悲剧。

福士曼做出改变模型的决定,可能受到一种名叫近因效应的行为偏见的影响。近因效应首先由德国心理学家提出,是指在多种刺激依次出现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

现的刺激。近因效应表现在股市中就是投资者对于股票市场的预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过去一年的股市表现。如果过去一年的股市表现比较差,那么大多数投资者对于下一年的股市回报的预期也会比较低。但是如果过去一年的股市表现比较好,那么投资者们对于接下来一年的股市回报的预期也会比较高。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绝大部分投资者都会有“追涨杀跌”的投资习惯。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当市场不断上涨时,近因效应让投资者产生了价格会继续上涨的期望,股票涨得越高,投资者购买的兴趣就越浓,反之亦然。美国历史上罕见的2008 年金融危机,对所有金融行业的从业人员都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像福士曼这样非常聪明的职业 经理,可能也受到近因效应的影响,担心类似于2008 年这样的金融危机再度来临,因此将自己的主观偏见融入了他运行的量化模型之中,在不知不觉中影响模型做出了需要“对冲”的

投资决策。

从福士曼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到这些经验和教训:一是要经常进行自我审视和自我批评,防止自己堕入“过分自信”的行为学陷阱。越是聪明人,对自己的判断就越有自信,也越有冲动去否决投资系统给出的信息而代之以自己的主观意见,而这也恰恰是散户容易堕入“过度自信”这样的行为学陷阱的原因之一。

二是个人仅仅依靠自己,想要持续战胜市场,是不太可能的。上面例子中,福士曼曾经连续8 年战胜市场,这足以让他成为一位非常出色的经理人。但是如果我们从过去15 年的历史来看,福士曼的投资业绩并不出色,甚至可以说是相当糟糕。斯坦福大学的博士毕业生和密西根大学的教授尚且如此,作为一个普通的投资者,能够持续战胜市场的概率又有多大呢?这个问题就留给大家自己去思考吧。

其次来看债券。在很多投资者眼里,买国债是最安全的,这毋庸置疑;买公司债券,投资者一般想都不要想,靠谱的公司债券在银行间市场交易,你买不到。公司债券只有达到一定级别才是安全的,低于某个级别,比如,低于A 级,收益未必稳定,风险却要你承担。辩证地看,债券的风险确实比股票低,但是其收益也低,在全球流动性过剩的环境下,很多

债券收益跑不赢通货膨胀。

再来看房地产。自从房地产市场化改革以来,整体上来说,是最安全可靠稳定的投资理财工具。20 年的房地产市场 化,房价已经翻了几倍甚至十几倍。尤其最近3 年,2015 年启动最新一轮房价上涨周期至今尚未结束。当然,房地产有个问题,就是流动性较差,而且受行政手段影响较大,有价无市使得相当多地方的投资者的财富是纸上富贵。客观来看,现在已不是投资房地产的最好时期了。

指数基金是全球投资理财趋势。

全球资本市场最发达的美国公布的一项数据表明,其3亿 多人口中,股市开户人数多达8,000 多万,开户人数占总人口 的近27%,50% 以上的家庭都涉足股票市场,股票价值占到 美国家庭财产的1/3 以上。在美国,每个家庭几乎都有股票,但他们并不“炒股”。 比起几乎每周都要换新股的我们国家的国民,美国人对一只股票的钟情可能会维持几十年。

美国很多人家里都藏有上一代人留下的股票,花旗银行的一项统计显示,普通美国人平均持有一只股票的时间为两至三年,基金持有时间更长达三至四年。美国公司劳动纪律很

严,上班时间看大盘是不可能的。美国大街上看不到证券交易厅,电子盘不如我国那样流行,证券交易更多地通过众多的证券经纪人。比起个人的能力和朋友间的消息,美国人更相信基

金经理的专业经验。

指数基金目前已经成为美国成熟市场上最受欢迎的产品,规模一直遥遥领先。指数基金采取被动跟踪标的指数的方式投资,不掺杂基金经理的主观判断,投资组合透明、分散,更重要的是申赎费率低。美国国内的资本市场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专业化,普通投资者也越来越难以获得超额收益。主动偏股型基金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更是复杂,难以把握。指数基金适当降低了该类权益投资的门槛,降低了持有人的决策成本和交易成本,特别适合初期接触权益类投资的用户,也可以满足不同收益偏好、不同投资能力的各类投资者。

我们再来看看英国个人投资理财现状。作为现代金融体制的发源地,英国是理论实践和概念最先进的国家之一。理财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许多大学都开设专门的理财课

程,帮助大家建立起科学的财富管理制度。

英国人在投资领域中,更多会依靠专业化的资本管理和投资公司。众多的理财代理公司,如基金公司、资产管理公司、投资公司就承担起了对大宗基金,如养老基金和慈善基金的管理和经营,保险公司和各个金融机构也都提供理财服务,众多的咨询机构和专家也随时向客户提供现成的帮助。

德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个人投资理财趋势同样是把钱交给专业的机构去投资,而这些专业机构的投资都是全球化地配置资产。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当今全球投资理财的趋势:一是将投资理财交给专业机构;二是理财机构进行的是全球性的投资,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产,站在个人投资者角度,相当于个人通过这些专业机构间接实现了财富的全球化配置。这些是成熟资本市场的基本特征,  中国作为全球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投资理财的趋势也是未来我国资本市场向全球发达成熟资本市场融合发展的必然结果。


钱不值钱了,是该增加投资变现的能力了!_第1张图片
股市投资神器:教你玩转指数基金   作者:袁荣俭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02 书号:9787545544534 定价:68.00元 页码:360页

你可能感兴趣的:(钱不值钱了,是该增加投资变现的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