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水浒》中的几个人物

克拉玛依市第五中学    李琰

      因为备课的缘故,对《水浒传》的几个军官出身的主要人物又重新温习了一下,例如林冲、例如杨志。本来是想从正面来讲这几个在百姓心目中的英雄形象的。然而,事与愿违,越看,我反而越对这几个人人物有这不一样的感觉,他们不是英雄,而是有着各种或因外物,或因内里而表现出扭曲人性的可怜人。

      说到可怜,真的是首推林冲。他真的是把委屈演绎到了极致。媳妇被调戏,有人说和,忍了;自己被诬陷还被收了宝刀,认了;刺字发配,跟着去了;走到路上要被暗杀,还要仰仗鲁智深去救,真是憋屈到了极点,但是就这样,还是好好的区发配之地安心等“死”,八十万禁军教头的脾性也太好了点,我实在是不知道一个武术教练能够这么的憨厚……。不谈什么社会背景,人生理想,我们都知道他这样那样的选择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但是忍人所不能忍,在我看来,不是一个真男人所为。忍一时风平浪静,然而,暴风雨之前,也总是平静的。做人真的不能得过且过,忍着过日子,憋屈的永远是自己。

      林冲只是软弱的代表,他最终还是有那么点血性的,至少是用对了地方的;杨志作为好汉之一,他的血性之处,却显得有些卑鄙。

      杨志在书中因为家庭出身的缘故,总是想要在官场上有一番作为,然而在那样一个腐败横行的时代,他却只能用自己的一身高强的武艺,为皇帝押送花石纲,为权臣的生日礼物保驾护航,何其的可悲。最令人可悲的是,他不仅仅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还为此而殚精竭虑,饱受压力,最终却走向自己最不齿的道路:落草为寇。如果说这只是他为实现自己心愿而做的不得已之举的话,那么,他有预谋的杀牛二就让人觉得有些可耻了。牛二是该杀,但是一个好汉,沦落到和一个泼皮无赖耍心眼,处处表现出自己的无奈,在自首的时候,那么的自信,那么的理直气壮,这样去泄愤,不显得有点太不磊落了吗?与之相比,鲁智深真的是可爱的。

      鲁智深,书中一个真正想自己少,想他人多的随性之人,为素不相识之人,可以动脑筋,耍计谋,只为受害者能够逃脱;为朋友,舍了自己还算安逸的去处,落草而去;洒脱随性得让人怜惜,尤其印象深刻的就是他圆寂的时刻,“一天,钱塘江大潮来临,鲁智深是关西人,不知道浙江潮信,以为是战鼓响,贼人来了,便跳起来,摸了禅杖,大喝着,便抢出来。众僧吃了一惊,都来问道:“师父为何如此?去哪里去?”鲁智深说:“我听得战鼓响,待要出去杀。”众僧都笑将起来道:“师父错听了!不是战鼓响,是钱塘江潮信响。”鲁智深听见,吃了一惊,问道:“师父,什么是潮信响?”众僧答:“今朝是八月十五日,合当三更子时潮来。””鲁智深看了,拍掌笑道:“俺师父智真长老,曾嘱付与我四句偈言,是“逢夏而擒”,我在万松林里杀,活捉了个夏侯成;“遇腊而执”,我生擒方腊;今日正应了“听潮而圆,见信而寂”,俺想既逢潮信,合当圆寂。众和尚,我问你,如何唤做圆寂?”寺内众僧答道:“你是出家人,还不省得佛门中圆寂便是死?”鲁智深笑道:“既然死乃唤做圆寂,洒家今已必当圆寂。烦与俺烧桶热水来。”“洒家沐浴。”寺内众僧让人烧热水,让鲁智深洗浴。叫部下军校:“去报宋公明哥哥,来看我。”又比及宋江见报,急引众头领来看时,鲁智深已自坐在禅椅上不动了。宋江与卢俊义看了偈语,嗟叹不已。众多头领都来看视鲁智深,焚香拜礼。那径山大惠禅师手执火把,直来龛子前,指着鲁智深,道几句法语,是:鲁智深,鲁智深!忽然随潮归去,果然无处跟寻。众僧诵经忏悔,焚化龛子,在六和塔山后,收取骨殖,葬入塔院。”

      这段很长,但是却不舍省去,因为这记录了一颗单纯到纯净的心灵。真是不禁叫人叹一声:果然修成正果也。试问世上,还有谁能在他人说自己马上就死的时候,不忧不怒、不悲不怯,这可以说是天人合一了吧。此时的鲁智深不是花和尚而是可以和释迦牟尼佛相提并论了吧。与之相较,杨志的病逝显得可怜又讽刺。

      记录一点读书的心得,仅此而已。

你可能感兴趣的:(浅说《水浒》中的几个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