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我还在睡梦中,隐约听到刺耳的警报声音。声音离我很近。我想一定出了什么事,就赶紧起床。旅店的人行色匆匆、一脸焦灼,正在慌乱地搬着东西。我来到大街上,街道两边已经挤满了人,两辆消防车停在路边。原来旁边的餐馆着了火。我正身处火灾现场!
滚滚浓烟从后院里冒腾起来,烟雾中夹着两大团火焰。火焰如同魔鬼一般,嚣张地张牙舞爪,企图把一切吞噬。两个分别穿着红、绿衣服的男人爬到了房顶之上,面朝浓烟但束手无策。地面上,男人们叫喊着奔走着冲进屋里搬东西。女人们或抱头痛哭,或掩面而泣,或捂着嘴巴,或拿着圣经祈祷。小孩子们张大嘴巴瞪着眼睛看着正在发生的一切。警察放佛倾巢出动,扛着枪、拿着警棍紧张地维持着秩序。街道已经被封,避免更多的人涌入。
又有两辆消防车拉着警报呼啸而来。车刚一停下,几个消防员们就冲进了屋里,加入了灭火的队伍之中。几个消防员举着粗壮的水管朝火苗旺盛的地方喷去。水与火激战着,且战且败,且败且战……
约略中午的时候,大火才被彻底扑灭。最初着火的是泰图酒店(Taitu Hotel),尔后又波及到了我的旅店旁边的一家餐馆,后者被烧了一大半。泰图旅店是埃塞俄比亚最古老的酒店,由泰图皇后在1898年建立。当地人告诉我,整个国家都陷入了悲痛之中。据说,大火烧死了至少五个人。
发生火灾后,我搬到了另一条街的Park Hotel。这也是一家带餐馆的旅店,还能喝到咖啡。跟之前的旅店一样,夜幕降临,餐馆就变成了酒吧,并且不再卖咖啡,只能喝啤酒。每天晚上酒吧外面会升起一堆篝火,几个伙计围在篝火边闲聊,偶尔也会有喝酒的人加入。
那天我正好洗了鞋,晾了一天没干,晚上我就坐在篝火边试图把鞋烘干。这时酒吧经理走到我面前,要请我喝酒。我说我正忙着。
“你可以明天再做啊!”他说。然后就进屋给我端来了一大杯啤酒。我客气地和他干杯。
他说他很喜欢中国人,因为中国人帮着他们修桥修路搭建网络。在他眼里,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发达国家,每个中国人都很有钱。聊了一会儿,他让我进屋去。盛情难却,我把鞋子放在一边,进屋坐在吧台上,同他们喝起酒来。酒吧里响起劲爆刺耳的音乐,人们随着音乐舞动起来,我的心脏似乎也在随之抖动。
非洲人最打动我的,就是他们的娱乐精神。
埃塞俄比亚以咖啡著称,首都亚的斯亚贝巴遍布着大大小小的咖啡馆。Wutma Hotel一楼的咖啡馆是我每天都会光顾的地方。在这里,只需花三块钱就能喝上一杯味道不错的咖啡,还能免费享用无线网络,不知不觉就会待上一个下午。
我之所以如此悠闲,是在等依晨。依晨是我的朋友,足迹遍及亚美欧,非洲却从没来过。她决定陪我走一程,以满足自己对这片原始大陆浓浓的好奇之心。但愿她已做好了过一段艰苦日子的准备。
那天早上六点半把她从机场接回来后,我们又在亚的斯亚贝巴待了四天。我带她去医院注射了黄热疫苗,参观了国家博物馆,一起去办理了索马里兰签证。索马里兰是一个被地图藏起来的国家,孤零零地处在非洲之角。我们计划先去北部的贡德尔和拉利贝拉,再前往这个神秘国度。
去贡德尔的巴士是在早上六点发车,我们四点半就起床,五点十分到达了汽车站。尚在黎明前最后黑暗中的汽车站已是一个吵闹的蜂房,人声鼎沸,车马喧嚣,极其混乱不堪。车站很大,停满了大巴车,但并没有根据目的地进行分区,也没有任何指示的标牌。找车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尤其对于扛着笨重大包的两个可怜虫来说。我们一辆一辆地挨个询问,内心焦躁不安。有个司机告诉我们车还没来,让我们慢慢等待。这一等就是两个多小时,在一个大婶的帮助下,我们终于坐上了那辆去往贡德尔的巴士。此时的天幕已被轻轻撕开了一道口子,等急了的晨光像一道光瀑倾泻而下。
巴士行驶得很慢,贡德尔在遥不可及的前方。破车在土路上蜿蜒盘旋,我们也随之起伏荡漾。车窗外是无边的旷野,景色一成不变,偶尔出现的一两间茅草房和头顶东西的妇女改变不了整体的单调。困顿和乏味一直伴随我们。无法入睡。有时候真希望当下的艰难时刻能像电脑屏幕上的错误字符,只需往键盘上轻轻一点,就能被整个删除掉。
埃塞俄比亚的巴士不走夜路。下午六点,汽车停在了中途的城市。我们将在这里过夜,明早出发。
第二天早上我们又是四点半起床。
我们打着手电去车站。
五点坐上车。
车六点半才开。
到达贡德尔正好中午。
我们赶上了主显节,这是贡德尔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埃塞俄比亚是东正教国家,拥有独具一格的主显节仪式。众多游客慕名前来,这几天的房间因而非常紧俏,房价自然也比平时高出许多。我们找的几家旅店都客满,最后住下来的那家也仅剩最后两个房间。
整个城市弥漫着浓浓的节日气氛。女人们穿着传统服装,梳着精心打理的辫子,都聚集到街道和广场上。不时能看到一群男人喊着号子跑过。孩子们最为欢喜,三五成群地走在路上冲我们做鬼脸,或者坐在茅草屋外嚼着甘蔗或吃着雪糕,有的小孩儿还爬到了树梢上。有些欧美女人打扮成当地人模样,跟着他们载歌载舞。两台无人机飞到半空,以上帝的视角见证着一派欢腾的景象。
我们找了一家位置不错的街边餐馆,一边喝咖啡,一边打量路上熙来攘往的人群。不过,我更被眼前的咖啡仪式所吸引。埃塞俄比亚是咖啡的发源地,咖啡之于埃塞俄比亚,就如同茶之于中国一样。中国有源远流长的茶道文化,埃塞俄比亚也仍然保留着传统的咖啡仪式。正在煮咖啡的是一位美丽的女子,穿着绣花边的白色连衣纱裙,面露羞涩的微笑。她的前面摆着一个长方形的小桌子,上面整整齐齐地摆满了咖啡杯,地上铺着一些清新嫩绿的鲜草。小桌子旁边是一个小炭炉,里面正在煮着生咖啡豆,就像在熬制中药一样。煮出来的咖啡也确实如同中药一般,味道特别浓郁,一开始完全经受不住它的苦味。直到离开这个国家的最后时日,我的舌头才爱上了它。
旁边桌上的几个男人正在享用生牛肉。几大块生牛肉盛放在一个圆形的铁盘子里。他们拿着小刀将大块的牛肉切成小块,蘸上一点佐料后就放入嘴里,吃得津津有味。这是我第一次见识非洲人的生猛,让人联想起茹毛饮血的人类早期时光。
主显节仪式持续三天,第二天是高潮。我们错过了一大早在水塘边举行的感恩祭仪式,只看到了游街的队伍。队伍最前面是穿着艳丽、打着绣花大伞的牧师们,他们一直走在流动的红地毯上——有人不断地把后面的地毯捡起来铺到他们前面。紧随其后的是跳舞的人群,跟在一个打鼓的中年人后面。女人们在唱歌,歌声充满生气,时不时能听到她们喉咙里发出一种独具特色的叫声。当地居民穿着传统白色长袍,跟在游行的队伍后面。路边站满了观众。
贡德尔城区的街道拥挤不堪,王室内院外面的路段根本无法通行。全城的年轻人似乎都聚拢到了这里。一个站在高处的男人拿着话筒,带着大家载歌载舞。所有人都如同嗑药一般,忘情地沉浸在欢腾的气氛里。整条街都在沸腾。
我们在贡德尔待了三天后前往拉利贝拉。那天我们依旧是早上四点半起床,收拾妥当后走夜路去车站,转了两趟车,到达拉利贝拉时已接近下午四点。
拉利贝拉是一个建在山上的小镇,小镇贫穷破落,大多数人都住在低矮的小土房里。镇上有个集市,在一块露天的大平地上。集市没有货架,东西直接摆在地上。卖的东西非常单一,除了咖啡豆,就是制作英吉拉的苔麸。卖东西的大都是上了年纪的妇女,她们或坐在装着货物的口袋上,或干脆席地而坐。驴子是主要的交通工具,不过这里的驴似乎因为营养不良而比其他地方的驴矮了一截。
拉利贝拉以岩石教堂闻名,共有十一座,都是在完整的岩石上雕凿而成,堪称奇迹。教堂外面散布着一些看似碉堡的独栋小屋,屋顶上盖着茅草,非常具有非洲风情。
我们只在拉利贝拉只待了一天就返回了亚的斯亚贝巴。路上就耗费了两天,中途在山上的一个小镇歇了一晚。小镇晚上很冷,没有网络,手机也收不到信号,甚至还停电。旅店没有热水,床铺很脏很破,厕所无法下脚。司机通知我们第二天一早四点出发,这意味着我们三点半就要起床。埃塞俄比亚的交通实在令人无比抓狂!
到达亚的斯亚贝巴是在中午,短暂休息后,我们又坐第二天早上五点半的车去吉吉加。到达吉吉加已是昏暗一片。我们摸黑找到了一家简陋的旅店,第二天继续起了个大早坐车去哈尔格萨。
也许若干年后提到埃塞俄比亚,我首先或唯一能想到的就是我好像每天都很早起,并且一直坐在摇晃的大巴上。这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日子,恨不得赶紧略过去,于是我尽可能剪断了细节,只保留了大致的梗概,甚至加快了打字的速度。真想像鸵鸟一样把头埋进沙子里,当什么都没发生过。
上一章 连环骗局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