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私教】“落地5+1”,实现知行合一

为什么听了很多课,我们仍然难以改善自己的生活?

【成长私教】“落地5+1”,实现知行合一_第1张图片

日前,在深圳十点读书会的线下活动上,分享了关于“自控力”的一些心得。在活动中,我分享了自己若干年前戒烟的经历,以及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习得的一些经验。

我的自控力成长体系,将影响一个人自控力的要素称为“四机”:动机、危机、契机,和刺激。在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控力挑战,为避免在自控力挑战过程中屡战屡败,失去信心,我们需要围绕“动机、危机、契机、刺激”制定自己的个性化自控力挑战计划,并通过冥想训练,强化副交感神经系统,提升自我觉察的敏锐度和自我觉察能力。在分享会上,参与分享的朋友们提了不少关于操作细节的问题,也都一一得到解答。

【成长私教】“落地5+1”,实现知行合一_第2张图片

但是,在过后的一段时间里,在社群聊天中,我仍然看到有朋友抱怨,自己或者没有按计划早起,或者没有完成预定阅读、协作计划等等,总之,是没有完成自己的自控力挑战。不知道这些朋友是否按照分享会上所说的方法,制定了自己的自控力挑战计划,我猜是没有。因为,一个小时左右的分享会,能够分享的内容实在有限,很多操作上的细节都来不及展开描述,如果他们尝试过制定计划的话,必然会遇到一些更为具体的问题,但是并没有人咨询过我。

这让我想起了若干年前的一次培训。在那次面向某大型国企基层管理人员的培训中,我们谈到了时间管理的问题。在我谈到最常见的时间管理方法 —— “重要紧急”四分法时,学员们都笑了。他们跟我说:“老师,上个星期我们刚学了这个!”我问他们:“那么你们按这个方法分解工作了吗?”他们又不好意思地笑了,因为他们没有分,所以,虽然学了这样的知识,但仍然感觉每天很忙乱。

【成长私教】“落地5+1”,实现知行合一_第3张图片

阻碍我们成长的,往往不是不懂得某种知识,而是不懂得—— 如何落地。

互联网时代,人人时代,共享经济,社群经济…… 无论你如何称呼这个时代,这个时代最大的一个特征,就是我们几乎可以不受限制地获得任何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和知识。通过百度,通过知乎,通过社群活动,通过微课,通过各种网络平台,只要稍加练习和搜索,我们就可以很快获得几乎任何一个领域的专业知识、操作指南、运营案例…… 问题只在于我们是否能够将这些专业知识、操作指南、运营案例融会贯通,真正变成能力,而不是 —— 知识!

实现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可以有这样5个步骤:

1、切勿满足于“见解与观念”。

很多时候,我们上完课,听完分享,或者是看完书,听到看到一些新观念,顿感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不由自主地沉浸在获得新知的喜悦和兴奋中。

可以有,但不要太长久,喜悦和兴奋之后,要尽快做好准备迎接改变。这个过程有可能是令人兴奋的,而更多时候则可能是枯燥和漫长的,这个过程的结果有可能是令人高兴的,但这个过程本身则可能是痛苦的。知道跑步时该如何呼吸并不能让你完成马拉松赛事,让你拿到完赛奖牌的是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只有尽快从获得新知的喜悦和兴奋中走出来,才能静下心来思考落地的计划。

【成长私教】“落地5+1”,实现知行合一_第4张图片

2、选择一个“最小启动点”。

当代的互联网创业领域,有个术语叫:MVP,意思是最小可用产品。这个最小可用产品的意思是:为了测试产品设计是否符合市场需求,企业用最短的时间最小的成本做一个原型产品,能够传达产品设计的全部理念,但不要求细节上的完美,比如用一台电脑显示器来代替拟人化的机器人面板。这个原型产品就叫MVP,用于以最快速度投放市场,测试目标客户的反应,为产品设计提供决策数据。

进行自控力挑战,培养好习惯,也就是重塑“自我”这个产品的过程,也不妨借鉴“MVP”的思路:为自己的改变选择一个“最小启动点”。在《打开冰箱门,做个行动派》 一文中,我曾建议:与其纠结“如何把大象放进冰箱”,不如先把冰箱门打开。还拿跑步做例子。很多没有进行过跑步训练的朋友,在考虑如何制定自己的跑步训练计划时,总是要问很多问题:要什么装备?穿什么衣服鞋子?跑多长距离?要跑多快?跑多了膝盖会不会伤?早上跑好还是晚上跑好等等。其实,对于初跑者而言,鞋子实在对速度和距离没有什么影响,只要不是太胖,跑一两天也不会伤到膝盖。在这个例子中,第一步就是明天什么时间跑,在哪跑。跑起来以后,其它问题会陆续解决。这个“跑起来”,就是“最小启动点”。

没有最小启动点,人们就容易迷失在思考中,而无法行动起来。所以,准备落地一个新知识时,尽快找到那个“最小启动点”,才能真正开始落地。

【成长私教】“落地5+1”,实现知行合一_第5张图片

3、测试、修正、迭代

孟子有句话叫“尽信书不如无书”。在落地过程中,要切记:书都是人写的。对于任何一种知识,写书的那个人有他自己的经历、性格,会受他自己的历史背景、学习过程影响,他的知识不可能完全适合你。

确立了上文所述的“最小启动点”后,我们开启的首先是一个测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按分享者所述的方法,按书中所述的方法进行实践。当实践中遇到问题时,未必是分享者或书中说的方法不对,而极有可能是某些操作细节不完全适合自己,切不可因此全盘否定所学知识乃至放弃,而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微调,找到那个既符合理论框架,又适合自己实际的方法。这个过程,在当代的精益创业理论中,被称为“迭代”。

【成长私教】“落地5+1”,实现知行合一_第6张图片

4、建立自己的“定制方法论”。

测试-修正-迭代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法,这事还不算完。

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有些事情偶然在某次尝试的时候特别顺利,但是下一次、再下一次就不那么顺利了?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有些事情动手做的话知道怎样做,但就是说不清楚,如果遇到问题也说不清楚到底哪里不对。这些现象都是缺乏方法论的表现。

方法论说起来貌似很装逼,但其实是个很实用的东西,而且也不难。简单来说,所谓方法论,就是能够把自己完成一件事的过程条理清晰逻辑分明地说清楚。有了自己的“定制方法论”,就可以转述,可以与其他人的方法进行对比,可以进行精细化修正,才是真正将他人的知识变成了自己的知识的重要标志。

【成长私教】“落地5+1”,实现知行合一_第7张图片

5、实践、实践、再实践。

最后,在实践中不断重复自己的方法,将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培养成习惯,培养成本能,将知识融到自己的骨子里,才算真正实现了知行合一。没有这个过程,再好的知识,再好的方法,都有可能昙花一现,在我们疲劳时,在我们懈怠时,在我们不经意时,又走回老路。

PLUS:借助教练与团队

再补充一点,在上述5个步骤的实践中,针对具体的知识,到底如何选择启动点?选择了启动点后测试过程中遇到问题如何判断和解决?方法论是否全面合理等等问题会层出不穷。有没有什么办法减少走弯路呢?

找你要转化的知识的分享者做教练,找几个跟你有共同目标的小伙伴组成一个共同进步的团队,遇到问题时,就有人可以咨询,也有伙伴可以支撑了。良师益友,会大大提高你进步的效率与效能!

【成长私教】“落地5+1”,实现知行合一_第8张图片

看到这里,如果你还没有开始寻找落地本文的启动点,那么,本文依然只是 —— 无法帮助你的“知识”!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长私教】“落地5+1”,实现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