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给你需要的高考信息
近几日,个别省份(黑龙江等)又出现聚集性本土确诊病例,提示我们要始终做好个人防护,不扎堆少聚集。但与此同时,多地学校都在紧张忙碌地准备开学复课工作,作为典型的人员高度密集场所,各地必须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做到“确保一方净土、确保生命安全”,努力做到“科学有效防控、安全有序开学”。千万不能让学校出现聚集性病例,甚至导致疫情二次爆发!广东等地:对部分或全体返校师生开展核酸、血清检测
4月10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指出,4月8日以后,从武汉返粤的师生应当居家或者是在校内健康观察满14天,且核酸检测阴性者方可参加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境外返粤的师生要报告社区,并根据学校所在地政府的要求进行健康管理,无异常的方可返校。全体教职员工在返岗前进行一次核酸检测,检测结果阴性,并且无发热、干咳乏力等疑似症状,方可返校返岗。
4月13日,浙江省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透露,鉴于无症状感染者是当前疫情防控的突出隐患,也是广大师生和家长最为担忧的问题。浙江省于4月4日作出规定,对近14天来自或途经原疫情严重地区的所有学生和教职员工开展核酸和血清检测。
因学校人员密集,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关系全市防控工作大局,在前期各项防控措施实施的基础上,山东省泰安市对返校人员进行全员血清抗体检测。从4月11日起,对全体高中(含中职)开学返校的教职工和毕业年级学生陆续进行免费的血清抗体检测,于13日前完成检测。此次血清抗体检测结果将作为能否返校的重要依据,检测不合格或未检测的人员不得入校。为确保检测有序、安全进行,各学校分时段、分批进行检测。检测场地可选择在近期不开学的学校或其他空间较大场所,不在医院等场所进行检测,避免交叉感染。对于跨县地区上班、上学的被检测人员,在现居住地县市区进行检测。
山东:不具备小班开课条件的可居家在校交替学习
开学在即,近日,山东省教育厅发布了《山东省中小学校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工作指南》和《山东省高等学校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工作指南》,对开学前准备、开学返校、日常防控、应急处置等作出详细安排。
据了解,中小学开学工作指南共包含8个大项,42个小项。开学前,组织开展全流程综合实战演练,重点针对返校入学、聚集性场所出入、食堂就餐管理等环节组织演练,确保各类岗位、各类人员全体参与,各类设施、各类物资全部到位,各类场所、各类环节无一疏漏。
首批开学的毕业年级学生,实行小班化教学,以30人为宜。不具备条件的学校可采取线上线下互补、居家在校交替的方式,组织学生分年级、班级错时轮流到校学习。同楼层隔房间安排教学班、错时上下课,避免出现人流高峰。
返校时,学校应充分考虑返校学生情况,以及校区、校园入口、检测设备、检测人员等因素,分批组织学生错峰返校。
在校内日常防控上,校园要实行封闭式管理;办公楼、学生宿舍、图书馆、实验实训楼等人员易聚集场所,要设置专门出入口;所有教学、办公及生活区域人员须间隔1米以上;图书馆减少进出通道,限制每天进馆人数,增加座位间距等。对办公室、食堂、图书馆、活动室、宿舍等室内场所,应每天开窗通风2次以上,每次不少于30分钟,保持空气流通。室内体育场馆和活动中心原则上疫情防控期间暂时关闭。
北京:暂停走班制等教学模式
在4月12日举行的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公布了2020年北京市中高考时间和中小学春季学期开学安排,并解答了关于开学的各种相关问题。
开学后,学校实行相对封闭的班级管理措施,错时安排校内各班级作息时间,在入校离校、课间休息、用餐、如厕等环节加强对学生的组织管理,减少学生跨班级交叉来往。
师生入校一律核验身份、检测体温,发热人员一律不得进入学校。学校在校门附近要通过设置一米线、临时观察点等,分散校门口待检人员。学校严格控制访客,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校,校内一律不准会客。外来人员确需入校的,应安排专门人员陪同,做好登记和防护措施。
学校要安排好上下学时间学生家长的疏解引导工作,通过划定家长等待区、实行错时上下学等方式,避免人员聚集。告知家长在接送学生时做好个人防护,做到即接(送)即走,不聚集停留。
学校应建立学生以班级为单位、教师以年级为单位、其他人员以所在部门为单位的每天晨午检(一日进行两次体温测量)制度。在防范新冠肺炎的同时,积极做好春季其他易发传染病的防治工作。
暂停走班制等教学模式。学校要按照防疫期间每位学生前后左右间距1米的标准,通过拆分班级、现场和网络教学相结合等形式开展小班教学,保证教室内人均间隔符合规定。体育课教学避免聚集性和接触性体育运动,充分利用运动场地,加大人员间隔。
教职员工及学生在校内要佩戴口罩,教师授课时佩戴医用口罩。严格落实教职员工及学生手卫生措施。餐前、便前便后、接触垃圾后、外出归来、使用体育器材、学校电脑等公用物品后、接触动物后、触摸眼睛等“易感”部位之前、接触污染物品之后,均要洗手。洗手时应当采用洗手液或肥皂,在流动水下按照正确洗手法彻底洗净双手,也可使用免洗手消毒液揉搓双手。
对在校发现有发热、咳嗽、咽痛、乏力、腹泻和腹痛等可疑症状人员,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学生出现上述情况应第一时间通报学生家长,并按相关规定及应急预案进行安排处置,就近送医疗卫生机构就诊,做到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师生员工家庭及密切接触人员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向学校报告,并居家隔离观察。
校园内一旦出现新冠肺炎疑似或确诊病例,立即启动应急工作预案,根据教育、卫健、疾控部门标准和机制,采取按班停课、按校停课、甚至停学等措施,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浙江:没有课程的教师尽量在家办公
4月13日,浙江省初三、高三年级返校,其他年级20日后陆续开学。为保障学校的开学复课安全,浙江省有四项保障举措。
一是在开学前,对即将返校的师生健康状况作了全面排摸,按“一人一档”要求建立师生健康信息档案。
二是在开学后,师生继续凭“健康码+测体温”受控进入校园,健康状况有异常的不得进校,对因病请假缺课的学生要追踪病因。
三是由卫健部门向每所学校派驻1名医护人员,担任驻校的健康指导员,重点指导学校做好健康监测、卫生消毒、健康教育、人员防护等,指导学校快速精准识别、及时规范处置在校期间突然发热发烧的学生。
四是组织学校加快完成校园环境整治、消毒等开学准备工作,并由教育部门对照防疫相关要求验收,条件不具备的将不允许开学。
同时鉴于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疫情防控形势不同、学校规模也各不相同,师生进入校园后是否需要统一佩戴口罩,具体由各地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研究确定。
近日,浙江省疾控中心发布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学校指导手册》,浙江省教育厅防控组作为文件附件印发给学校。针对教职工防护,该《指导手册》指出:
建议没有课程的教师尽量在家办公,进入学校前准备好健康码,自觉接受体温检测,体温正常、健康码为绿码可入内工作。
上课期间建议佩戴口罩,与学生保持1米以上距离,尽量在讲台,不走进学生中。尽量少采用互动教学、讨论等形式。在使用话筒、教具等公用教学设备前要用75%的酒精或消毒湿巾擦拭消毒。
建议使用电子流程发布和收集作业,批改学生纸质作业后及时洗手。建议纸质文件也使用电子流程传阅,如必须传阅纸质文件,传阅前后均需洗手。
上海:不主张周末补课
上海市确定4月27日初三和高三年级开课。同时,上海市教委要求在5月6日前做好其他年级分批返校开学准备。对于师生是否需要全天佩戴口罩?上体育课等是否能脱下口罩上课?上海市教委也给予了回应。
学校教室属于人员密集场所,为保障师生健康安全,要求必须戴口罩。
在户外运动场等人员非密集区域,人和人之间间隔比较大的前提下,原则上可不佩戴口罩。
二轮复习的五大逆袭策略
无论是返校复课还是继续在家复习,考生们都要利用好高考延期的一个月,全力搞好二轮复习!有人形象地把高考第二轮复习比喻战争的相持阶段,这个阶段也是同学们学习水平的分水岭,成绩在这个时候就开始逐渐拉开差距。要赢得这个阶段的胜利,关键是心中有目标,解题有方法,坚持不懈地努力。
一、重拾遗忘知识点
高考第二轮复习就绝对不像一轮复习那样按部就班了,复习前后的跨度非常大,而且老师往往会以专题的形式来进行复习。这就需要考生首先回顾一轮复习中所学到的基本知识,找到相关内容进行提前准备,抓住复习的主动权。虽然经过一轮复习后,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但是在综合运用这些知识方面还是非常薄弱的。
同时,由于一轮复习的知识量非常大,一些概念、公式和方法会慢慢遗忘,所以,在这个阶段,就更应该回顾课本、学习笔记和纠错本,避免知识点大量遗忘,尽可能地巩固自己的学习效果。
二、搭建知识结构桥梁
高考二轮复习将会加大横向关联内容的联系,其实就是前面所说的以专题形式来进行复习。这就更加需要考生搭建自己的知识结构桥梁。
你不能照搬别人的经验,因为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并不相同,别人的知识结构对你的帮助不大,所以这就需要自己一步一步地把基础夯实,在牢固的知识基础之上构建自己的知识脉络。
三、把学过的知识串成线
抓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把课本上的相关知识串起来,使课本上零碎的知识形成一个整体。课本上的知识点就象一粒粒珍珠,散乱地堆在那里我们是不好把握它的,如果我们能找到一根线把它串起来,它就成了项链,随便抓住其中的哪一粒珍珠,我们都能很方便地把其它的珍珠带起来。在这里,贯穿前后的问题就是线,课本相关知识就是珍珠。
在第二轮复习阶段,我们缺少的不是珍珠,而是能把这些珍珠串起来的线以及把珍珠串成项链的能力。所以在二期复习阶段,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这种能力。培养这种能力,首先要找到能把前后知识串联起来的相关问题,这样的相关问题我们能找到的越多,我们对课本前后贯穿的角度越全面,我们对知识点的把握就会越准确,我们思考问题的时候也就越全面。
四、提高做题效果
在第二轮复习阶段,要想提高做题的效果,学生必须多思考,不能为了做题而做题。怎样思考?
一是在题目拿到手后,首先思考它属于哪种题型,这种题型有什么特点,审题时有哪些技巧,答题时有哪些基本要求。通过题型归类、方法归纳,使每一个题做出收获,使每一个题目都能给自己以启发。
二是多比较。经常拿自己的答案和参考答案比较,看自己的答案和参考答案的基本思路是否相符,知识选择和参考答案是否一致。如果自己做的答案和参考答案相差甚远,一定要搞清自己错在哪里,是审题错误还是知识理解错误,是题型特点没掌握还是答题方法不熟悉。弄清问题症结在哪里,然后下功夫解决这个问题,千万不能只关注分数,只满足于知道这个题目答什么,而忽视自己不该忽视的东西。
三是多总结。多关注自己在做题中得到的经验教训,注意从个性中抽象出一般的东西来,自己总结出一些对自己答题有指导性作用的方法来。从心理调节到时间分配,从阅读习惯到答题顺序,从思维模式到语言组织,在平时做题时都要注意去观察自己有无缺陷,并注意在做题时注意寻找克服这些缺陷的方法。
五、培养科学的应试习惯
方法往往是理性的,习惯则带有感性的特征。在平时作业时,由于时间比较充分,绝大多数学生可以理性答题。但考试时尤其是高考时,由于有时间限制,特别是带着一定的心理压力应试,许多学生在答题时是靠平时积累起来的习惯答题,许多老师平时强调的东西根本来不及想。
比如我们平时讲习题时如果问学生遇到“为什么”应该从那些角度组织答案,学生都会加答“分析原因,说明意义”,可是一到考试,许多学生根本想不到这一点,他往往只能机械应对,头脑中冒出一句答一句,把“分析原因,说明意义”忘到了九霄云外,等到试卷拿到手里看分数被扣了才又想起这句话。
所以在二轮复习阶段,一定要注意把老师的要求转化成自己的答题习惯,要形成一拿到试卷就不自觉地朝老师要求的方面去做的习惯,这样才能真正让平时积累起来的经验在考场上发挥作用
二轮复习的29条铁血法则
考生们都在紧张的复习当中,有哪些复习方法是必不可少还最有效的呢?希望下面的29条高考复习法则可以帮到你。
一、“强科更强,弱科不弱;强科尤弱项,弱科有强项”。在考试的几个科目上,一个人有强有弱,是太正常了。复习的策略,就是扬强扶弱。有的同学是只补弱的,忽视了强的;有的同学是放弃弱的专攻强的。从整体看,都未见明智。强的里面不要有“水分”,弱的里面还要有突破。大概是十分高明的策略了。
二、融会贯通。找到知识之间的联系。把一章章一节节的知识之间的联系找到。追求的是从局部到全局,从全局中把握局部。要多思考,多尝试。
三、知识的运用。做题,做各种各样的题。力求通过多种形式的解题去练习运用知识。掌握各种解题思路,通过解题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捡“渣子”。即查漏补缺。通过复习的反复,一方面强化知识,强化记忆,一方面寻找差错,弥补遗漏。求得更全面更深入的把握知识提高能力。
五、“翻饼烙饼”。复习犹如“烙饼”,需要翻几个个儿才能熟透,不翻几个个儿就要夹生。记忆也需要强化,不反复强化也难以记牢。因此,复习得两三遍才能完成。
六、基础,还是基础。复习时所做的事很多。有一大堆复习资料等着我们去做。千头万绪抓根本。
什么是根本?就是基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是教学大纲也是考试的主要要求。在“双基”的基础上,再去把握基本的解题思路。解题思路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条件上的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着眼点和入手点。再难的题目也无非是基础东西的综合或变式。在有限的复习时间内我们要做出明智的选择,那就是要抓基础。要记住:基础,还是基础。
七、学文科,要“死”去“活”来。历史学科,有很多需要背诵的东西,人物、事件、年代、一些历史史料的要点等等。有些材料,只能“死”记。要多次反复强化记忆。历史课是一门机械死记量比较大的学科。但是在考试时,却要把记往的材料灵活运用,这就不仅要记得牢,记得死,还要理解,理解得活。是谓“死”去“活”来,不单学历史,学地理,学政治,以至学理化生物,都需要“死”去“活”来。
八、“试试就能行,争争就能赢”。这是电视连续剧《十七岁不哭》里的一句台词。考试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要有勇气。“试试争争”是一种积骰的参与心态,是敢于拼搏,敢于胜利的精神状态,是一种挑战的气势。无论是复习还是在考场上,都需要情绪饱满和精神张扬,而不是情绪不振和精神萎靡,需要兴奋而不是沉闷,需要勇敢而不是怯懦。“光想赢的没能赢,不想输的反倒赢了”。“想赢”是我们追求的“上限”,不想输是我们的“下限”。“想赢”是需要努因而比较紧张的被动的,“不想输”则是一种守势从而比较从容和主动。显然,后者心态较为放松。在放松的心态下,往往会发挥正常而取得好的效果。
九、“一个具有健康心理素质的人应该做到两点:在萎靡不振的时候要振作起来,在承受压力过大时又能为自己开脱,使自己不失常”。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能够控制和把握自己,从而使自己的精神状态处于最好。因势应变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所在。相反相成是一切书物的辩证法。心理素质脆弱是主观能动性的放弃,健康的心理素质则使我们比较“皮实”——能够调整自己的情绪和心态去克服面临的困难。
十、“高考从根本上说是对一个人的实力和心理素质的综合考察”。实力是基础,是本钱,心理素质是发挥我们的实力和本钱的条件。有“本钱”还得会用“本钱”。无本钱生意无法做,有本钱生意做赔了的事也是有的。
十一、复习是积蓄实力积蓄本钱,考试则要求发挥得淋漓尽至,赚得最大的效益。一位考生说“我平时考试总是稀里糊涂,但大考从来都是名列前茅,大概是心理调节得好吧?”诚如是,最可怕的是大考大糊涂,小考小糊涂,不考不糊涂。
十二、地毯式扫荡。先把该复习的基础知识全面过一遍。追求的是尽可能全面不要有遗漏,哪怕是阅读材料或者文字注释。要有蝗虫精神,所向披靡一处不留。
十三、“差的学科要拼命补上来,达到中等偏上水平;好的要突出,使之成为真正的优势。”这里的道理与上述相仿,也是对待自己的强弱项中的一种策略。中考高考都是“团体赛”,要的是全局的胜利而不能是顾此失彼。
十四、“该记的只好记住,可是,能够不记的就不要去记忆”。为了减轻记忆的负担,能够偷懒的地方犯不着去玩命——本来该背的就够多啦!根据知识的特点,在记忆和理解之间,可把知识分为四种类型:只需理解无须记忆的;只需记忆无须理解的(背下来就是了);只有记忆才能理解的。只有记忆才能记住的。我们这里取得是“出力最小原则滚动式复习法。先复习第一章,然后复习第二章,然后把第一二章一起复习一遍;然后复习第三章,然后一二三章一起复习一遍……以此类推,犹如”滚动“。这种复习法需要一定的时间,但复习比较牢固,由于符合记忆规律,效果好。
十五、“过度复习法”记忆有一个“报酬递减规律”,即随着记忆次数的增,复习所记住的材料的效率在下降。为了这种“递减”相抗衡,有的同学就采取了“过度复习法”,即本来用10分钟记住的材料,再用3分钟的时间去强记——形成一种“过度”,以期在“递减时不受影响。
十六、“题不二错”。复习时做错了题,一旦搞明白,绝不放过。失败是成功之母,从失败中得到的多,从成功中得到的少,都是这个意思。失败了的东西要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十七、要掌握考试技能。“基础题,全做对;一般题,一分不浪费;尽力冲击较难题,即使做错不后悔”。这是应该面对考卷时答题的策略。考试试题总是有难有易,一般可分为基础题,一般题和较难题。以上策略是十分明智可取的“容易题不丢分,难题不得零分。”保住应该保住的,往往也不容易;因为遇到容易题容易大意。所以明确容易题不丢分也是十分重要的。难题不得零分,就是一种决不轻弃的的进取精神的写照,要顽强拼搏到最后一分和最后一分钟。
十八、“绕过拦路虎,再杀回马枪”。考试时难免会遇到难题,费了一番劲仍然突不破时就要主动放弃,不要跟它没完没了的耗时间。在做别的题之后,很有可能思路打开活跃起来再反过来做它就做出来了。考试时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里要多拿分也要讲策略。
十九、“对试题抱一种研究的态度”。淡化分数意识,可能是缓解紧张心理的妙方。因此,对试题抱一种研究态度反而会使我们在考场上更好的发挥出最佳水平。有一颗平常心比有一颗非常心有时更有利。
二十、“多出妙手不如减少失误”。这是韩国著名棋手李昌镐的一句经验之谈。他谈的是下棋,但对我们考试也不无借鉴意义,特别是对那些学习比较好成绩比较好的学生,要取得出色的成绩,创造高分,减少失误是为至要。
二十一、最关键是培养兴趣。美国教育学者布鲁纳说:“学生的最好的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还有一句名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但是不得已的事情也得做,却何如有兴趣而乐此不疲?比如政治,因为它的理论性比较强,很枯燥,所以就多培养些对政治的兴趣。平时多关注些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在遇到问题时,也会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公务员,想象公务员是怎样解决问题的,这样政治就生动起来了,其实政治就在我们身边。
二十二、不把作业带回家做。上课时间非常认真,课堂效率很高。学习上的事情要求自己在学校的时间全部解决,作业什么的争取不带回家做,这样回到家的时间就是属于自己的了,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
二十三、喜欢做笔记,把笔记整理得工整、全面。知识体系的把握、知识脉络的梳理和回顾非常重要,有了笔记就可以经常做有重点的复习,温故而知新。
二十四、“别把高考想像得可怕”。高三要有好感觉,不痛苦,很充实。不要紧张,只要从现在开始都不得及,努力做出,一定是有回报的。
二十五、善于总结,不断探索。平时做题时,关于分析和思考问题,并积极支总结,探索新方法;并还是为了做题而做题,而是要主动积极地追寻在题目和解答之间的必然联系,把题目做活。
二十六、发挥和幸运才是关键。要注意考试策略,实力只是一部份。认真对待平时考试。在平时考试中积累经验、总结教训。
二十七、班里的学习氛围很重要。班级就像家庭,好朋友臭味相投,压力之下都很快乐地学习。同伴相处得很融洽,平时也经常开开玩笑,有说有笑,复习时想到提问,气氛很好。
二十八、合理安排时间。早做准备,后期就不会觉得紧张。阶段性的时间分配,要注重各科要平衡用力,仅略有侧重,不要抓了这科,丢了那科,杜绝弱科的产生。
二十九、保持好心情。不管生活有多复杂,重要的是,要有一份平和的心态,要处理好与老师同学的关系,与老师相互欣赏,不要把同学看成对手,与同学良性竞争。
相关推荐
1.【语文考点】最新!2020高考语文模拟题之文言文集锦(可下载)
3.【化学考点】@2020考生,这些化学知识点你不能再说"我不会"(可下载,打印)
4.【语文考点】2020高考高分作文标题怎么起?超实用套路送你!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高中生学习,转载请联系原出处。封面图片来自邑石网。高考网尊重版权,如有侵权问题,请及时与管理员联系处理。
距离2020年高考还有79天
点一下“在看”,道一声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