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有底线吗?
这是我很长一段时间,看新闻产生的疑惑。
看新闻像看电视连续剧,不停反转。
和流量速度相比,真相重要吗?
和名誉财权相比,良知重要吗?
最近Apple TV+出了一部新剧,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答案就在其中。
这部剧虽然打着惊悚悬疑的标签,但却意外的温暖。
《天黑请回家》
HomeBeforeDark
2020.4.3
一口气放出10集,未播先续订,豆瓣评分8.2。
女主角是一个小女孩,由布鲁克琳·普林斯饰演。
她之前演的R级电影《弗罗里达乐园》,获得不少赞誉。
故事开始之前,先夸赞一下这部剧的片头。
片头虽然非常的短,不到30秒。
但每一集的片头都不一样,随着剧情的推进,片头上的动画线索在不停地改变着。
细节方面,可以说是很到位了。
S01E01片头
S01E03片头
>>>9岁的小记者
主角叫希尔蒂,是个9岁的小女孩。
梦想是当一名记者,有职业道德,执着于真相。
“找到真相会解决一切”是她的座右铭。
她的爸爸,马特,虽然胡子拉碴,却是一个很尽责的记者。
专注事实,但因为太执着于一场小孩儿绑架案而丢了工作。
因为爸爸没了工作,他们交不起房租,于是一家五口人(希尔蒂的爸爸,妈妈,姐姐及妹妹)就搬回了爸爸小时候住的小镇。
在这里,希尔蒂揭发了一场谋杀案和一场绑架案。
小镇在乡下,人口不多。
奇怪的是一到晚上居民就锁紧门,不准孩子外出。
刚到小镇,希尔蒂就发现这里的居民不太欢迎他们。
几天以后,小镇上的一个印第安女人,佩妮就死了。
佩妮
但是镇上的警察长只是潦草处理,将这场死亡判定为意外事故。
希尔蒂在警察调查的时候,跑到了案发现场。
当希尔蒂发现死者房子外的脚印时,她猜测这是一场谋杀。
但是警察们对这个小女孩儿的话,并不当真。
唯有一个女档案员,非常支持希尔蒂。
因为警察局的男人们瞧不上女人,所以她和希尔蒂惺惺相惜。
档案员,约翰逊
在这个档案员的口中,希尔蒂知道了印第安女人佩妮的死,或许和31年前的一宗绑架案有关。
31年前,镇长的儿子瑞奇被绑架,至今下落不明。
警察长抓到嫌疑人山姆,正是佩妮的哥哥。
也是从那天起,小镇上的人一到晚上就都紧锁房门,不再让孩子出去。
佩妮觉得哥哥是被冤枉的,所以一直在找证据,试图证明哥哥的清白。
但证据还没找到,佩妮就死了。
31年前的山姆(左)和瑞奇(右)
小记者希尔蒂,嗅觉非常敏感,她觉得这就是一篇爆炸性新闻。
所以,当希尔蒂发现死者房屋外的鞋印和镇上女校长的鞋印一摸一样时。
希尔蒂直接认为女校长就是凶手,校长不仅是杀死佩妮的凶手,还和31年前的绑架案有关。
毫无疑问,这个“新闻”惊动了小镇上的所有人。
但是她的报道并没有得到称赞,反而受到很多人的斥责。
同学们对她语言暴力,邻居对他们一家人都避而远之。
希尔蒂的新闻被同学评论
甚至爸爸也狠狠地呵斥了希尔蒂。
因为她没有调查事情的真相,就随意发表新闻。
但爸爸情绪这么激动还有更深的原因,因为他不想任何人提起这桩绑架案,小镇上的人也不想。
希尔蒂对此非常不解,所以她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却依然没放弃。
更重要的是,她相信找到真相就能解决一切。
于是,希尔蒂组建了新闻调查小组,向真相出发。
新闻调查小组成员
第一:谋杀案,印第安女人被谁杀了?为什么?
第二:绑架案,31年前的那个凶手到底是谁?为什么大家都不想提起?
在希尔蒂的努力之下,线索被一点点的挖出来。
事实证明,佩妮的死和31年前的绑架案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希尔蒂也逐渐了解到,为什么爸爸马特想要隐藏自己童年的事情。
31年前,瑞奇被绑架的那个晚上,马特就在瑞奇的身边。
31年前希尔蒂的爸爸,马特
可在绑架者出现时,马特没能救下自己的朋友,非常难过。
后来,警察长要给山姆定罪时,马特在庭审上没有指证山姆。
警察长
因为马特虽然没有看清绑架者的脸,但他听见了声音,确定绑架者不是山姆。
可大家都相信警察长,并且厌恶有着印第安人血脉的山姆。
因此,即便庭审漏洞百出,山姆依然被判处了终身监禁。
马特既懊悔自己没救下朋友,又对小镇人的愚昧盲从感到愤怒,小镇的人们也因为马特没有指证山姆而讨厌他。
所以31年前的这场绑架案,是马特心中的刺,他选择隐藏在心底。
山姆入狱以后,因为大家对瑞奇的爸爸十分同情,所以选举他当了镇长。
警察长也因为破案有功连任好几届。
直到希尔蒂的到来,打破了这个小镇“虚伪”的平静。
随着新闻报道和线索陆续地爆出,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支持希尔蒂。
权威之下,大家依然被真相和正义征服。
最后,绑架案的凶手是谁还挺让人意外,以及被绑架的瑞奇死没死,导演留了个悬念,准备下一季再讲。
>>>>失望是积累的,希望也是
整部剧看完,最大的感受是真相和新闻的力量太强大了。
我们不能否认的一点是,社会需要新闻报道。
有强大的发声者,才能引起关注与讨论,进而就有希望。
就像前段时间的N号房事件,就像近在眼前的星星案。
作为普罗大众的我们需要“无冕之王”,期待勇敢的人发声。
来自维基百科
就像剧中的希尔蒂,用新闻报道和真相,拯救了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小镇。
看过这部剧就能感受到,这镇子上的多数人,对正义和真相都是失望的。
因为无人敢发声,也无人想发声。
山姆入狱以后,镇长对儿子瑞奇的事情闭口不提。
当希尔蒂与镇长对峙的时候,镇长选择了逃避。
镇长不想抓到凶手吗?
想,可他对警察断案能力失望,只要有人顶罪,他不在意是凶手谁。
镇长
那个被判终身监禁的山姆,他看似活得通透,但其实很悲观。
他不相信正义会来。
哪怕案件调查到最后,只差一个证据,他也依然不相信自己能活着走出监狱。
所以当警察局长气急败坏的威胁他说:
“你这辈子都不要想走出监狱。”
他选择了越狱,只为了能看一眼日出,他觉得这辈子没机会了。
他,对正义彻底失望了。
31年后的山姆
是希尔蒂的报道和执着,让这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每得到一点线索和证据,希尔蒂就会发布一篇新闻报道。
慢慢地,知道线索的人都敢发声了。
失望是累积的,希望也是。
大众,需要新闻报道。
因为新闻报道就像蝴蝶效应,一旦成形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也正因为如此,新闻报道必须有底线。
毕竟世界上没有了敢发声的人,我们就会在沉默中陷入恐慌。
但如果不知道哪一份报道真实有效,我们则会对“发声”恐慌。
>>>底线:真相与良知
希尔蒂第一次武断的发布报道,父亲呵斥她:
“你有没有想过你会伤害别人?你没有掌握事实,没有专业的新闻素养。”
所以在最后,哪怕真相已经很明显了。
但在拿到证据之前,希尔蒂还是隐忍不发。
一个9岁的小女孩都能做得到如此负责谨慎,而哪些成年人组成的媒体呢?
我们需要真实报道。
当社会新闻,不再以事实真相为导向,而是以流量热度论高低的时候;
当我们站在发言者这一端,为其鼎力相助却发现这是一篇失实报道的时候。
我们会感到沮丧,愤怒,甚至被别人斥责。
微博上大家对不实新闻的吐槽
长久以往,我们可能就会变成小镇上的人,不愿相信媒体,也不敢再评论。
网络时代,匿名发声,有好有坏。
可新闻不该是道听途说,或者根据自己的“正义感”编出的故事。
言论自由也不该是不负责任地想说就说。
当我们花时间去分辨哪一个是真的哪一个是假的时候。
事情的关注点很容易就偏了,因此而多受一次伤害的人又将如何?
网络让信息传播变得简单,也让伤害变的简单。
所以,新闻报道的底线是什么?
是真相。
是做人的底线。
是良知。
在公共平台发声的每个人都应该记得:
底线,所有发声者都该有;良知,所有发声者都不能丢。
(天黑请回家)
向真相发声者
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