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黄小米
电视剧《普通人》掀起的热度甚至盖过了原著小说,创造了BBC三台的收视记录,很快超越了之前的纪录保持者《杀死伊芙》。
除了新人演员话题性十足的大胆演出,它让人欲罢不能的地方几乎无法简单用语言描述:真诚到让人觉得刺痛的性场面、当代女性主义在践行方面的吊诡之处、西方「后浪」心中的理想社会。
《普通人》是一部让人「很容易上头」「走不出来」的剧集。
欧美剧集鲜有这样专注于表现爱情的,《欲望都市》《绯闻女孩》这类剧集虽然有无数段情事,也从没有真正在处理爱情这一主题。相反,大量东亚爱情剧不厌其烦地呈现形态多样的爱情,日剧《东京爱情故事》、韩剧《春夜》《密会》,台剧《想见你》,还有那些甜腻的大陆爱情剧。
《普通人》
《普通人》表现当代西方年轻人的爱情,各种欲言又止、百转千回,其细腻程度完全不亚于东亚爱情。
并且,除了让我们体验到爱情的甜蜜与苦涩、纠缠与刺痛,更重要的是,《普通人》直面爱情的本质,以及爱情对于生命的价值,展现爱情作为一种带有主体性的生命经验的力量之所在。
所以,即便看这部剧集中会沮丧、会难过、会揪心,但看完之后,却意外的获得了一种情感的力量。
更加独特的一点在于,作为小说改编作品,《普通人》最大限度展现了文学的魅力。从始至终没有按照电视剧的思路在编织情节,没有起承转合的故事推进,只有琐碎的生活日常。
以往欧美类型化的剧集中往往依靠情节达到某种强烈的冲击力,在《普通人》中,却能够只依靠细微的情绪,达成强度更大的冲击力。
情感中每一个细致入微、转瞬即逝的情绪,都被放大,如同一次惊心动魄的戏剧事件。每一次悸动时的心跳不止,每一次黯然神伤时的难以呼吸,每一次不经意伤害时的惊心动魄,每一次失去时的恐慌与每一次得到时的狂喜。我们甚至能够感受到每一个情境中人物的呼吸与心跳。
这是文学的力量,可以带来一种情感的深度浸入感,再好的类型剧也无法让人如此深入、持续地沉浸于文本的世界。
这样的情感文本,已经不再是复制或再现我们已有的生命体验,而是拓展并丰富了我们对于生命的体验。
小说《普通人》有个通俗的设定:白富美的玛丽安和高帅穷的康纳从高中纠结到大学的故事。让人误以为是《绯闻女孩》或八月长安的作品为代表的校园类大IP。
不过没有人把不满三十岁的莎丽·鲁尼归类为青春文学作家,《普通人》是她的第二部长篇,当年入围了英语世界的权威纯文学奖「布克奖」长名单。
莎丽·鲁尼
电视剧版不仅由鲁尼亲自参与改编,两位主要导演之一还是导过《弗兰克》和《房间》等别致电影的兰尼·阿伯拉罕森,和鲁尼同是爱尔兰人。剧版从选角到制作都给了书迷一个不错的交代,对没看过书的观众来说,则是近年最独特的青春题材剧集。
青春片大多作用于心,只要「校园」「初吻」等意象闪现,余下靠观众脑补自己的过往经验,所谓的「回忆杀」。而《普通人》作用于脑,虽然剧版因为音画效果已经比小说抒情了很多,但大体保留了原著的思考力度。
一些读者觉得受过高校辩论队训练的鲁尼太有距离感。小说中没加引号的人物对话常常和人物的思考混淆在一起,主人公玛丽安和康纳这天生一对,就像奥斯汀《爱玛》中的爱玛和奈特利先生一样,他们的头脑势均力敌。
《普通人》虽然是爱尔兰的故事而看不到天主教的负担、爱尔兰共和军等现代爱尔兰文学里常见的元素,也是小说能畅销整个英语市场的原因之一。
玛丽安和康纳是一类同代西方年轻人的缩影。
他们在上一次世界经济危机之后成年,发现了马克思主义,担心国家的前途,为世界上的大小不平等深感匹夫有责,玛丽安高中毕业的暑假,一醒来就上网关心叙利亚局势和欧债危机,他们会就斯诺登的视频展开讨论。
第一次接吻之前康纳问玛丽安借的书是詹姆斯·鲍德温的《下一次将是烈火》,大学念了历史政治的玛丽安爱在派对上聊政治,康纳念文学,研究《爱玛》或《亚瑟之死》,他们一起看的电影是老片《瑟堡的雨伞》和《后窗》,一起为抗议加沙战争游行,双双从小镇考进首都的圣三一学院,后来又双双取得巨额奖学金。
是恋爱让玛丽安和康纳成了「普通人」,感情当中的嫉妒、不安、困惑让再精于思考的头脑也败下阵来。
当然玛丽安和康纳的情况还要更复杂一点,康纳除了是玛丽安的高中同学,他的母亲还是玛丽安家的清洁工。
这层背景差别在小说一开始就被清楚点明,电视剧也把这种落差作为重点来呈现,但对青少年来说,家庭背景还暂时是尚未启动的隐形资本,社交网则是更为直接的资本,在他们生活的小镇,似乎没有学区之分,一个学校可以有玛丽安这样的富家子弟,也有单亲工薪阶层家庭的康纳.
《普通人》的巧妙之处在于,让玛丽安一开始处于社交食物链的底层,一个朋友也没有,康纳则处于对立面,略微羞涩的个性为他博得各方好感,加上身体容貌都很出众,连玛丽安这样看似对所有人都毫无兴趣的人也为他在足球场上的英姿倾倒。
这两层落差让康纳不想公开和玛丽安的关系,本来很「普通」的初恋成了禁忌之恋,张力因此产生。
复杂的地方还没完,玛丽安的家人除了物质条件之外给她的只有不被爱的经验,康纳的母亲则相反,不仅无条件爱他,也帮助他成了一个可靠的人,一个尊重女性的男人。最终玛丽安会因为康纳的爱纠正自我认识,不再以为受虐会带来满足。
而玛丽安教会康纳的是正视自己的心意,外界看法和客观条件都不应该是委曲求全的借口。但这么做给康纳带来的是难以预料的成长疼痛。
他听从玛丽安的建议,没去西部大城高威念稳妥的法律,遵从兴趣申请了都柏林的圣三一学院念没什么职业前景的文学,虽然成了王尔德、贝克特的小校友。
但都柏林就像一切世界都会一样冷酷,小镇青年康纳交不到知心朋友、付不出房租,又无法再度融入老家的朋友圈,玛丽安则麻雀变凤凰,不仅追求者众多,也交到了知心女性朋友,她在都柏林有祖母留下的单身公寓,在意大利有家族度假屋,康纳去参加奖学金考试是为了五年学费全免,她去考试不过是为了证明自己。
我很喜欢电视剧版里重新整理过的一段对话,他们在意大利盛夏阳光里,坐在小城广场上吃着雪糕进行这场严肃对话,康纳因为拿了奖学金得以周游欧洲列国开眼界,生平第一次了解到不缺钱的好处,他说:「让世界运转的物质是钱,多么腐败,又多么性感」。
随即又为自己因为会念书而得到的特权感到抱歉。玛丽安回答:「如果你相信理想的社会里,人人有机会上大学,学文学,就不应该对自己这么做感到抱歉。」康纳明白玛丽安对经济背景的坦然态度并不是由于「为富不仁」。
现实要复杂得多,每个人都为经济状况限制着,但也有一定的自由成为一个稍微不被经济状况定义的人。
电视剧保留了原著里时间点跳跃的节奏,小说跨越2011年到2015年这段还来不及归档的「历史」时期,章与章之间流逝的时间不等,往往一开篇人物已经处在完全不同的状况里,再倒叙回去补充前情,电视剧虽然不得不大体服从时间先后顺序,但也没有拘泥于剧集的长度,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二三十分钟的长度,留下余味。
书里不乏对于主人公衣饰的描写,不过电视剧版让服装真正成了亮点。康纳的选角几乎就是小说里那个「又大又温柔的拉布拉多」,普通运动装都穿得有型有款,是玛丽安百变造型的画布。
跟随着镜头,观众仿佛从康纳的角度欣赏着玛丽安的造型变化。高中的她特意穿了露肩上衣来见康纳,这是康纳被诱惑的开始。玛丽安失恋后决定不再去学校,她穿着松垮的牛仔裤和芥末黄毛衣在自家草坪看远方,留下一个坚定的少女背影。
后来穿了同色无袖衬衣来考试,走过一片灰蓝校服,已经用衣服和不愉快的中学生涯一刀两断。到了大学穿得相当波西米亚,爱穿丝绒,戴长耳环,夏日意大利的连身裙,冬日瑞典的毛领大衣也都让人难忘。
唯一让我鸡蛋里挑骨头的地方是女演员太美了点。
原著里玛丽安到大学才亮眼起来,中学时除了因为瘦被嘲笑成搓衣板,有人还认为她是全校最丑的女孩,尽管康纳赞美过她的容貌,但情人眼里出西施,不能算数,结果找来演员黛西·埃德加-琼斯这毫无争议的美女来演,让人只能认为高中同学疏远她是纯粹出于妒忌,而康纳不愿公开两人关系的态度则变得更需要解释。
他们的关系一开始就走了弯路,对很多人来说再普通不过的小事变得非常难得,到最后才发现原来爱带来的是普通生活:早起煮两杯咖啡,我的加糖你的不,你要不要用浴室?你先用,我能不能借你的电脑查下邮件?
两个都是相当直率的人,也都很善于表达观点,没想到会因为一次又一次词不达意而错过彼此,当他们来不及地守护自己的脆弱,往往错手伤害了对方。
从某种意义上说,《普通人》有个大团圆结局,但不是一男一女拥抱着走向夕阳的那种,而是明白过来对方带来的改变已经属于自己了,因为认识对方而成了更好的人,这点与两人感情的结局无关。
很羡慕他们这样年轻已经有这番体悟。剧集因此让我们跟随人物感受爱情的本质,爱情让我们幸福、让我们一次次受伤,但更重要的是,爱情让我们变成更好的自己。
在情感话题趋于肤浅化、浪漫化的当下,《普通人》最为独特之处,就是将人的情感最大限度地置于前景,同时也不忘展露阶级、女性主义、原生家庭这些尖锐刺痛的社会问题,虽然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人物关系走向,但这些社会议题相对于情感而言已经退至背景处。
这是一种近乎赤裸的坦诚,它把爱情放在了显微镜下,然后让我们看看,究竟会发生些什么。
合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hongmom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