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扮女装,常常被戏称为“女装大佬”。
但不认同自己的生理性别,大概是这个世界上最痛苦的事之一。
这类人不仅长期处在自我否定之中,还时常会遭到别人的异样的眼光和嘲笑。
精神医学上统称这些人为“跨性别者”(Transgender),可谓是少数群体中的少数群体。
有些跨性别者迫切希望通过手术改变自己的生理性别,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变性人”。
说起变性人,家喻户晓的金星,作为一名变性艺人曾经惹过不少争议。
舞蹈家金星在6岁的时候,就意识到自己希望成为一个女生,于是下定决心,在27岁时做了变性手术。
1995年,金星在北京香山医院进行了变性手术,手术过程还被导演张元全程纪录,拍摄成了纪录片《金星小姐》。
而朱莉和布拉德·皮特的女儿希洛,也在11岁的时候也开始接受荷尔蒙阻断剂的注射。
朱莉接受《Vanity Fair》杂志采访时曾自曝:“希洛希望当一个男孩子,所以她简剪短了自己的头发,她喜欢穿男孩子的衣服,她觉得自己跟她的哥哥们是一样的。”
研究表明,其实儿童在3—5岁时就已经能够拥有genital knowledge(生殖性判断)和 gender constancy(性别恒久性)意识。
让58位实验对象(31位女童, 27位男童)观察儿童的全裸或半裸图片,左边的是彰显儿童性别的图片,右边的是该儿童变装后的图片。
研究结果显示,40%的儿童都能够识别变装后的儿童性别。
也就是说3到5岁的儿童,就已经能够拥有持续性的性别认知。
所以,跨性别者其实是先天的。
他们往往在很小的时候,就对自己的生理性别产生了怀疑。
在影视作品中,我们也经常能看到一些跨性别者。
例如《丹麦女孩》中的小雀斑,《男孩别哭》中的希拉里·斯旺克。
埃迪·雷德梅恩 Eddie Redmayne 《丹麦女孩》
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跨性别者所要面对的种种困难和误解。
而他们身上雌雄同体的神秘气质,也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今天要介绍的这部2018年上映的比利时电影《女孩》,讲述的也是这样一位跨性别舞者的故事。
这部小众题材的电影一上映就口碑爆棚,赢得各国媒体的赞誉。
不仅在2018戛纳电影节斩获了金摄影机奖(导演处女作奖),也提名了金球奖最佳外语片,豆瓣评分8.2。
Girl
导演:卢卡斯·德霍特
编剧:卢卡斯·德霍特/安吉洛·提森
主演:维克托·波尔斯特/阿里耶·沃索尔特
上映日期:2018-05-12(戛纳电影节)/2018-11-01(荷兰)
片长:105分钟
这部艳惊四座的电影,也是导演卢卡斯·德霍特(Lukas Dhont)本人的处女作。
2009年,导演卢卡斯·德霍特在比利时当地的报纸上看到一条新闻——
一个女孩想成为芭蕾舞者,却生错了性别,她想成为真正的女孩。
导演那时候只有18岁,正在经历自己的身份认同危机,这个故事激励了他。
于是卢卡斯·德霍特决定,将这个故事拍成电影。
卢卡斯·德霍特 Lukas Dhont
而海报上那位优雅的女孩,其实由一位男孩,维克托·波尔斯特(Victor Polster)扮演。
不得不说导演选人的眼光独到,虽然这是维克托的第一部电影,但他的表演真实细腻。
不仅做到了神似,外型看上去也很有说服力。
凭借在本片中的出色的表现,维克托·波尔斯特获得第71届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最佳演员奖。
舞蹈演员出身的维克托·波尔斯特在片中同样扮演一位“舞痴”,15岁的跨性别者Lara。
Lara的生理性别是男孩,心理性别是女孩。
对15的他来说,人生有两个终极梦想——
跳好芭蕾舞,以及做完变性手术,彻底成为一个女孩。
然而这两件事,几乎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变性手术,当然也不是说做就能做的。
不仅身体上要承受痛苦,还要面临手术失败的风险。
跳芭蕾,对于15岁才开始练习的她而言,“年龄太大”。
直接被学校认为不可能成功,但因为她的决心很坚定,还是愿意让她试试。
这两件事,难度更大的或许是变性。
为此,Lara一直在服用荷尔蒙药物,
生活中的她也是留着长发,甚至自己穿耳洞,只为了尽可能让自己看上去更像个女孩。
但毕竟生理仍然是男,每当面对男性生理现象,心理为女性的Lara只感到痛苦和无奈。
Lara原是家中的长子,名叫 Victor。
和父亲生活在一起,还有一个上幼儿园的可爱弟弟。
平日照顾弟弟的她,俨然一副姐姐样。
Lara非常希望,周围人能把她当成一个真正的女孩看待。
仅仅是弟弟的老师询问一句,她是不是姐姐,都可以让她开心一整天。
虽然长期服用抑制发育的药物,但Lara的骨骼还是明显比一般女孩更健壮。
不可避免地还是会偶尔流露出男相,这也使她在生活中处处流露出不自信。
芭蕾对体型的要求本来就很严苛,为了看起来不那么“壮”,Lara长期节食。
再加上高强度的芭蕾练习,Lara比同龄人消瘦很多。
营养不良的她,被医生认为暂时还不适合做变性手术,这让她陷入一种矛盾的境地。
当然Lara已经非常幸运,她生活在一个宽松包容的环境中,周围大多数人都是接纳的态度。
进入舞蹈学院之后,她也很快就融入了女孩群体。
更幸运的是,她有个无限支持和理解她的父亲。
无论是去医院面诊还是去舞蹈学院面试,父亲总是全程陪伴,默默支持着。
当她迷茫无助时,父亲会告诉她:“你已经成为很多人的榜样了。”
但Lara并不想成为榜样,她只想成为一个女孩。
听上去如此简单,却又如此困难。
即便大环境对她来说,已经十分友好,但也还是会有尴尬的时候。
比如老师当众询问其他女生,是否接受Lara在女生更衣室换衣服。
同时让Lara闭上眼,其他女生举手表态。
又或者在舞蹈学校里,每次上完课就算满身大汗,也从不与姑娘们一起洗澡。
其他姑娘的不介意,在她看来更是一种怜悯和猎奇。
虽然大家都知道Lara的事,但谁也没有真的看过她的身体。
在一次在姑娘们组织的聚会上,大家都玩得很开。
有人突然提议想看看Lara的下体,Lara是拒绝的。
但在女孩们的胁迫下,她最终不得不,在众目睽睽之下展示自己的私处。
猎奇心得到满足的女孩们,一个个流露出恶作剧得逞后的得意。
这深深刺伤了敏感的Lara。
这些女孩,拥有着Lara梦寐以求的身体。
课间时,Lara常羡慕地看着热舞的她们,肆意展示自己柔软且富有曲线的身体。
而Lara就像个笨拙的丑小鸭,穿练功服前还要用胶带封住自己的下体,来掩盖男性生理特征。
如果我们设身处地的想想,身为女孩有天醒来发现自己多了个“零件”会有多么崩溃,也许就能理解跨性别者的这种痛苦了。
Lara不仅要竭力掩饰生理特征,还要比其他女孩更刻苦练习芭蕾。
一般学习芭蕾的女孩都是从12岁开始练足尖,15岁的劳拉显然错过了最佳时期。
而且她的脚也并不适合穿女芭蕾舞者的足尖鞋,所以经常练到受伤流血。
然而她展现出惊人的毅力,其他人休息时他还在坚持练习。
连老师都被感动,说她对自己要求太高。
镜头里的Lara,看上去优雅美丽,完全是一个可爱女孩模样。
这样的她当然不乏异性的追求,但Lara每次都只能害羞地躲闪。
一次,她终于鼓起勇气和男孩约会。
然而气氛暧昧之际,还是落荒而逃。
她明白,此时的自己,还不是个真正的“女人”。
她害怕被人当成怪物。
回家之后,Lara久久凝视着镜中的自己。
她十分渴望变成女孩,但医生以她营养不良为由拒绝手术。
Lara感觉自己已经不能再等了。
忍无可忍的她,终于在一个清晨,拿起了剪刀。
上演了自宫的一幕……
当她在医院醒来,陪伴在身边的还是慈爱的父亲。
父亲一直握着她的手,Lara泪流满面。
也许命运和Lara开了个天大的玩笑,让她生错了性别。
但显然,也给了她一份深沉的父爱。
影片结尾,Lara剪了短发,大步穿行在人群中。
此时的她一扫过去的羞怯和不自信,仰起的脸庞多了一份从容。
也许她已经接受了变性手术,我们不得而知。
但可以肯定的是,Lara学会了接纳自己。
而看完电影之后,我才发现,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Lara是有现实原型的,一位名叫Nora的舞蹈家。
右为比利时跨性别舞者Nora Monsecour
其实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对自己不满意的地方,也许是外貌,也许是性格。
很多人因此自卑,甚至自我厌恶。
就想Lara一样,无法面对真实的自己。
而电影最希望传达的,就是告诉我们如何认同自己,接纳不完美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