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艘船上的每根木头逐一被替换,直到有一天所有木头都不再是最初那根,那么这艘船还是原先那艘船吗?大家知道这船叫忒修斯之船。
如果一辆车上某个零件贴着别家的标,直至所有零件除了车标都不是自家产,那么这辆车还算是这家品牌的吗?保时捷车主段先生顶着一脑袋问号。
号称“中国故事第一台”的合肥 988 故事广播,试图帮助段先生发声讨说法。“故事”是这样的:2016 年段先生斥资 70 余万元(裸车价 63 万元),购置了一辆进口保时捷 Macan。四年过去,这辆保时捷在检测中被发现发动机水泵有渗液现象,段先生将车开去维修,拆下零件后发现水泵零件上,清清楚楚地印着奥迪的四环 logo 和大众的 “VW” logo。
段先生气坏了,说好了买的是保时捷,还是德国原装进口,中间也没有合资厂捣鬼,怎么会混入大众奥迪的零件呢。“理解不了,真的理解不了。”更何况,段先生觉得,这么大价钱买的保时捷,正正常常开,出保没到一年(保修期三年)就出了问题。
“难道就壳子是保时捷的,要是(零件)都是奥迪的话,我花 40 万买个奥迪算了。”
“十万二十万的车开上三年多,也不会出现这个问题。”
振聋发聩,言犹在耳。
然而这次,“中国故事第一台”,成功地把故事,讲成了事故。“保时捷的奥迪件”这视频一发出来,瞬间就成了整个汽车行业和车迷圈子共同的嘲讽标的,B 端和 C 端一起群嘲。因为保时捷用大众零件这个问题,对于稍微了解点汽车的人,实在是正常到不能再正常。甚至在网络上,这不仅被网友们当梗玩儿,而且已经是有年头的陈年滥梗。身为保时捷车主四年的段先生,居然表现得仿佛对此一无所知,实在是令人意外。
(求生欲……)
段先生最初拆出水泵的那家修车厂工作人员,面对镜头也说“他们(大众和保时捷)是一家的”;但毕竟人家是无辜的第三方,谁也不愿意站队给自己惹事,赶紧话锋一转,“但是我……没研究过这个东西。”前半句是人家对这种事情毫不意外,后半句是内心 os:这事儿跟我也没关系,别问我我啥都不知道。
当段先生来到保时捷 4S 店,面对着镜头,保时捷工作人员还是给耐心解释了一番:“我给你举个例子,手机电脑里的模块并不是自己的,都是好多零件供应商给你供应……更何况大众和保时捷是一家的,是内部供应。”
(刮刮乐了解一下)
事实确实如此,同一集团旗下各品牌之间分享零部件,是早已成形几十年的行业惯例。别说单个零部件了,小到共享某个子系统,大到共用整车平台,甚至再到除了车标外整辆车都一样(壳都一样),这些都是常事,实在不新鲜。大众集团旗下品牌众多,下至斯柯达,上至宾利布加迪,多少都能拆出些印着大众 logo 的零件。
别说保时捷用奥迪零件了,当年阿斯顿·马丁和沃尔沃同属福特集团时,假如你买花了几百万买一辆阿斯顿·马丁,把车钥匙蒙皮划开,没准儿会发现一个沃尔沃车标。现在阿斯顿·马丁和奔驰有了合作关系,你再花几百万买一辆阿斯顿·马丁,又会惊喜地发现车机系统、按钮全是奔驰同款。
在段先生看来,保时捷一个零件都不应该用奥迪大众的。殊不知他这辆 Macan,连机舱里那台 2.0T 引擎,整体都是大众集团著名的 EA888,大众集团旗下几乎各品牌,下至斯柯达西雅特,上至奥迪保时捷,全都在用。在他这辆车上,大众的零件远远不止水泵一个。
如果再认真学习一番,了解一下所谓的平台化战略:保时捷 Macan 来自大众 MLB 纵置引擎模块化平台,与奥迪、大众的众多车型系出同门,而 Macan 与奥迪 Q5(上一代,不是现在的 Q5L)关系颇近。其实可以坦白的告诉段先生,他这辆 Macan 上印着大众奥迪 logo 的部件,可能比印保时捷 logo 的部件还多。
再进一步,别说零部件了,你买到的某品牌车型,甚至可能并非出自该品牌工厂。比如欧洲著名的代工厂麦格纳斯太尔,同时为奔驰、宝马、捷豹、MINI 等多个大品牌代工。奔驰 G 级越野车、宝马 5 系混动、丰田 Supra……你也许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些车型是在同一座第三方工厂生产出来,再运往各品牌各自的经销商。
(奔驰 G 级的诞生地并不是奔驰工厂)
那么,真的就像段先生所言,“那我不如花 40 万去买个奥迪”吗?不论是共用某个零件,还是共享整车平台,都不代表着两款不同品牌车型在各方面表现完全一样。因为相当一部分零部件是共用的,所以 60 万的保时捷 Macan 就不如 40 万买个奥迪 Q5 吗?世界要是这么简单,那倒好了。
一家成熟的汽车品牌,在某个零部件上决定使用哪家供应商,只是研发过程的一个开始。零部件的质量、性能、取向,确实会一定程度上决定它在整车上的表现,但这并不绝对。就好像厨师做菜,食材的质量更好固然能提升成菜的品质,但好的厨师却能用一样的食材做出更优秀的菜肴。放在汽车上面,同样的零部件,不同的安装调校,不同的追求取向,可以呈现出的效果可以千变万化。
扫盲之余需要说明,看完这件闹剧般的故事,虽然事情被我定义为“无知引发的闹剧”,但我对段先生其人并没有什么嘲讽之意。段先生本人不是车迷,单纯作为一个车主,你没有理由要求他像个汽车爱好者一般熟悉汽车行业。我唯一不太理解的只是,对于自己花重金购买使用近四年的爱车,为何在这么浅层次的问题上(百度一搜就有答案),能够一无所知?即便段先生不是车迷,这车好歹也算个重要家庭资产阿,这么不上心的吗。
至于水泵的质量问题,像段先生这样,仍然抱着“车越贵质量就会越好”认识的消费者,应该不在少数。但事实上,汽车的质量高低、出故障的频率,和车价高低并不存在直接的挂钩关系。车越贵,理论上确实会越靠谱,但也仅仅是理论上。车更贵反而越糟心,从古至今从来就不是新鲜事。更没有任何法规规定,汽车越贵,出问题的概率就必须要更小。这是一个服从市场规律的问题,而不是服从法规的问题。至于质量缺陷,和出现正常故障是两码事,缺陷是需要法规监督的,但故障不是,因为没有什么东西能保证永远不出毛病。
汽车因为本身高度复杂、零部件数量众多,有点小毛病是十分正常的。在搜索引擎中搜索“任意车型名+通病”,会发现几乎没有几款车是没有任何通病的。而一款车毛病的多少和严重程度,会影响它的市场口碑和保值率。车企都会为汽车整车、主要部件,制定不同的保修期限,在官方渠道进行保养维修,换上的相应部件也会有单独计算的保修期。出保后不担保质量,这也是商业社会惯例。
归根结底,这场闹剧般的误会,能说明的只有我们这个汽车市场还远不够成熟。像段先生这样,经历了从选购到使用的整个过程,身为车主,却依然对自己爱车了解甚少,以及他对于昂贵品牌质量更好的迷信,都不是个例而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消费者无法或者不愿意主动获得清晰、正确、自己应了解的消费信息;本应是购车常识的信息,没有被传达到每一位潜在车主。正常的市场现状,与给厂商反常行为的“洗地”,两种声音混杂在一起。结果就是很多不熟悉汽车的人们再也无法分辨出,究竟哪些是正常情况、哪些是自己被坑了。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