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授权转自 | 男孩派(ID:boy666dj)
作者 | 夏天
无法否认!从十月怀胎开始,妈妈就比爸爸更早进入了为人父母的角色。
不管是母性使然,还是为母则刚,妈妈们都在倾尽全力地学着去爱自己的孩子。
然而,爱有两极。
有些妈妈,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把孩子培养得品学兼优。
有些妈妈,明明耗尽了心力,却吃力不讨好,损兵又折将。
而这三类妈妈,恰恰最容易弄巧成拙。
01
心太软的妈妈
大人常常自以为能探究孩子的内心,但其实,孩子才是揣摩大人的专家。
这话一点不假!
外甥小时候,深夜还写不完作业,只要姐姐稍加关心,他就像戏精附体一样。
一边哭哭啼啼地向姐姐抱怨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一边又假模假式地硬撑着一定要完成作业。
可实际上,却是在不停地试探姐姐,看着姐姐的反应,随时调整策略。
如果姐姐提出先睡觉,明早早起补作业,外甥就会假装一脸焦虑地说:
“万一,我早上起不来怎么办?万一到点我补不完作业怎么办?
如果没完成作业,我会被老师狠狠批评的,甚至还会受罚,太丢人了。”
如果姐姐提出:
“没事孩子,去睡吧!
妈妈明天会给老师打电话说明情况,让老师通融一下的。”
外甥一听到这话,就好像拿到了免死金牌,立马心满意足地去睡觉。
人性经不起考验,孩子偷懒的天性更经不起试炼。
一旦孩子看准了妈妈会心疼自己,会让步,孩子就会以此为挟,得寸进尺。
从那以后,外甥常常故技重施,逃避作业。
甚至还触类旁通。
他想要姐姐给他买价格不菲的无人机,就耍各种小心思。
又是给姐姐说好听话,又是羡慕谁谁谁的妈妈真好,又是演苦情戏,暗示自己不被爱。
他想要出去玩,姐姐不许,就发脾气,扔东西,一边哭一边冲姐姐喊:
“你想累死我呀!玩一会都不行。”
姐姐受不了他的软磨硬泡,受不了他的情感绑架,受不了他的泼皮耍赖,最终一一妥协。
记得有一条定律——苦难守恒定律:
一个人一辈子吃苦的总量是恒定的,它既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无故产生,他只会从一个阶段转移到另一个阶段,从一种形式转移到另一种形式。
没有吃够学习的苦,外甥最终学业无成,身无所长,外甥始终没有学会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自己的明天,年近30,依旧还是伸手党。
姐姐曾经心疼外甥读书苦、读书累,现在,到了想帮再也帮不了的地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外甥遭受社会的毒打。
作家沙拉曾在她的书里写道:
心软是害,心狠是爱。
谁溺爱孩子,谁总有一天会为孩子包扎伤口。
未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
命运的馈赠,早在暗中标好了价码:
孩子越是得寸进尺的偷懒,社会越是变本加厉的惩罚。
所以,千万别在孩子学习这件事上无底线退让,
该心狠的时候一定要狠。
02
接受不了孩子现状的妈妈
果然,同事自以为是的鞭策和鼓励,最终成了压垮孩子的一座大山。 同事的儿子不但成绩更差了,甚至还有了自闭的倾向。 为什么,有时候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一位网友的回答,令人深思: 因为有些父母总想着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别人家孩子”,无法接受孩子本来的样子,苛求孩子按照父母的意愿负重前行。 这对孩子来说,犹如“四面楚歌”。 父母无法接纳孩子的现状,就永远无法找到问题的症结。 父母越焦虑越失望,孩子越无助越灰心。 土耳其有句谚语:每一只笨鸟,都有一枝矮树枝。 接纳孩子的现状,就是递给孩子一枝矮树枝。 对孩子有的放矢,孩子才会有信心“背水一战”。每个孩子都有一个程序,他在某个年龄段该领悟什么样的问题,其实是固定的,你没办法强求,过分的人为的加以干涉只会毁了他。
03
过分管束的妈妈
04
《规矩与爱》的作者曾说过: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更多优质教育类原创内容;
在这里,你可以发现有意思的教育类自媒体公号;
在这里,你可以从不一样的视角看教育。
优质+原创+教育+自媒体,这是中教君想要在每个周末与您共同分享的精彩,不知道您喜不喜欢呢?
各位老师、家长,如果您在平时发现了这样的文章,中教君欢迎您分享给我们。各位自媒体朋友,如果您想要在周末出现在中国教育报微信的平台上,我们也欢迎大家来自荐!
欢迎大家发送文章链接到我们的邮箱:[email protected]。
让我们在这里遇见更多的朋友,让我们在这里用广角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