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 Mach-O 文件

之前负责项目的包体积优化学习了 Mach-O 文件的格式,那么 Mach-O 究竟是怎么样的文件,知道它的组成之后我们又能做点什么?本文会从 Mach-O 文件的介绍讲起,再看看认识它后的一些实际应用。

Mach-O 文件格式

先让我们看看 Mach-O 的大致构成

 
探秘 Mach-O 文件_第1张图片

再使用 MachOView 一窥究竟

 
探秘 Mach-O 文件_第2张图片

结合可知 Mach-O 文件包含了三部分内容:

  • Header(头部),指明了 cpu 架构、大小端序、文件类型、Load Commands 个数等一些基本信息
  • Load Commands(加载命令),正如官方的图所示,描述了怎样加载每个 Segment 的信息。在 Mach-O 文件中可以有多个 Segment,每个 Segment 可能包含一个或多个 Section。
  • Data(数据区),Segment 的具体数据,包含了代码和数据等。

Headers

Mach-O 文件的头部定义如下:

 
探秘 Mach-O 文件_第3张图片
  • magic 标志符 0xfeedface 是 32 位, 0xfeedfacf 是 64 位。
  • cputype 和 cpusubtype 确定 cpu 类型、平台
  • filetype 文件类型,可执行文件、符号文件(DSYM)、内核扩展等
  • ncmds 加载 Load Commands 的数量
  • flags dyld 加载的标志
    • MH_NOUNDEFS 目标文件没有未定义的符号,
    • MH_DYLDLINK 目标文件是动态链接输入文件,不能被再次静态链接,
    • MH_SPLIT_SEGS 只读 segments 和 可读写 segments 分离,
    • MH_NO_HEAP_EXECUTION 堆内存不可执行…

filetype 的定义有:

 
探秘 Mach-O 文件_第4张图片

flags 的定义有:

 
探秘 Mach-O 文件_第5张图片

简单总结一下就是 Headers 能帮助校验 Mach-O 合法性和定位文件的运行环境。

Load Commands

Headers 之后就是 Load Commands,其占用的内存和加载命令的总数在 Headers 中已经指出。

 
探秘 Mach-O 文件_第6张图片

 

Load Commands 的定义比较简单:

 
  • cmd 字段,如上图它指出了 command 类型
    • LC_SEGMENT、LC_SEGMENT_64 将 segment 映射到进程的内存空间,
    • LC_UUID 二进制文件 id,与符号表 uuid 对应,可用作符号表匹配,
    • LC_LOAD_DYLINKER 启动动态加载器,
    • LC_SYMTAB 描述在 __LINKEDIT 段的哪找字符串表、符号表,
    • LC_CODE_SIGNATURE 代码签名等
  • cmdsize 字段,主要用以计算出到下一个 command 的偏移量。

Segment & Section

这里先来看看 segment 的定义:

 
探秘 Mach-O 文件_第7张图片
  • cmd 就是上面分析的 command 类型
  • segname 在源码中定义的宏
    • #define SEG_PAGEZERO "__PAGEZERO" // 可执行文件捕获空指针的段
    • #define SEG_TEXT "__TEXT" // 代码段,只读数据段
    • #define SEG_DATA "__DATA" // 数据段
    • #define SEG_LINKEDIT "__LINKEDIT" // 包含动态链接器所需的符号、字符串表等数据
  • vmaddr 段的虚存地址(未偏移),由于 ALSR,程序会在进程加上一段偏移量(slide),真实的地址 = vm address + slide
  • vmsize 段的虚存大小
  • fileoff 段在文件的偏移
  • filesize 段在文件的大小
  • nsects 段中有多少个 section

接着看看 section 的定义:

 
探秘 Mach-O 文件_第8张图片

__Text 和 __Data 都有自己的 section

  • segname 就是所在段的名称
  • sectname section名称,部分列举:
    • Text.__text 主程序代码
    • Text.__cstring c 字符串
    • Text.__stubs 桩代码
    • Text.__stub_helper
    • Data.__data 初始化可变的数据
    • Data.__objc_imageinfo 镜像信息 ,在运行时初始化时 objc_init,调用 load_images 加载新的镜像到 infolist 中
       
      探秘 Mach-O 文件_第9张图片
*   `Data.__la_symbol_ptr`
*   `Data.__nl_symbol_ptr`
*   `Data.__objc_classlist` 类列表
*   `Data.__objc_classrefs` 引用的类

这节最后探究下 stubs,在 Xcode 中新建 C 项目,代码如下:

#include 
int main(int argc, const char * argv[]) { printf("Hello, coder\n"); return 0; } 

使用 gcc -c main.c 将其编译成 a.out 文件,调用 nm 命令查看 .o 文件的符号

 

看到 _printf 是未定义的,也就是说并没有该函数的内存地址。nm 打印出的信息表明dyld_stub_binder 也是未定义的。 打开 Hopper 查看 .o 文件

 
探秘 Mach-O 文件_第10张图片

可以看出 printf 会跳入 __stubs 中,地址也与 MachOView 看到的相对应

 
探秘 Mach-O 文件_第11张图片

双击刚才 __stubs 中的地址,会跳转到 __la_symbol_ptr

 
探秘 Mach-O 文件_第12张图片

在 MachOView 中查看 0x100001010 对应的数据为 0x10000f9c

 

用 Hopper 搜索 0x10000f9c,跳转到 stub_helper,可知 __la_symbol_ptr 里的数据被 bind 成了 stub_helper

 
探秘 Mach-O 文件_第13张图片

由此可知,__la_symbol_ptr 中的数据被第一次调用时会通过 dyld_stub_binder 进行相关绑定,而 __nl_symbol_ptr 中的数据就是在动态库绑定时进行加载。

 
探秘 Mach-O 文件_第14张图片

所以 __la_symbol_ptr 中的数据在初始状态都被 bind 成 stub_helper,接着 dyld_stub_binder 会加载相应的动态链接库,执行具体的函数实现,此时 __la_symbol_ptr 也获取到了函数的真实地址,完成了一次近似懒加载的过程。

写到这里,算是快速过了一遍 Mach-O 文件的基本概念,接着聊聊可以怎样减少项目的体积。

减少包大小

iOS 的包主要由可执行文件、资源文件(图片)等文件组成,所以可以从这两大头文件入手优化。

可执行文件瘦身

我们的项目中难免会存在一些没使用的类或方法,由于 OC 的动态特性,编译器会对所有的源文件进行编译,找出并删除没用到的类或方法可以减少可执行文件大小。 上文中提到了 __objc_classlist 和 __objc_classrefs,它们分别表示项目中全部类列表和项目中被引用的类列表,那么取两者之差,就能删除一些项目中没使用的类文件。但是在删除过程中记住要在项目中全局搜索确认下,看看有没有通过字符串调用无引用的类的方法,原因还是 OC 是动态语言。 在看具体做法之前,顺带提一下我公司的项目组成。我们维护着俩客户端,共用着一个基础库(lib 库),可能有时由于产品的需求变更或者为了产品功能的预留导致 lib 库中只有着某个端使用的代码,我在上述的做法中对脚本做了稍微改进,以防删除了 lib 库的代码,导致另一个端跑不起来,下面介绍通用的做法:

  • 在控制台输入 otool -v -s __objc_classlist 和 otool -v -s __objc_classrefs 命令,逆向 __DATA. __objc_classlist 段和 __DATA. __objc_classrefs 段获取当前所有oc类和被引用的oc类。
  • 取两者差集,得到没被引用的类的段地址
  • otool -o 二进制文件,获取段信息
  • 通过脚本使用没被引用的类的段地址去段信息中匹配出具体类名

压缩图片资源

这点就跟本文的主题没什么关系,不感兴趣可以略过。 压缩 app 中的图片是我做的另一个努力,虽然 Xcode 会压一遍,但是经我压缩后打包发现包还是会少个将近 1m,这里用到的工具是 ImageOptim,贴出我的三脚猫 python:

all_file_size = 0
all_file_count = 0

def fileDriector(filePath): global all_file_size, all_file_count for file in os.listdir(filePath): if os.path.isdir(filePath + '/' + file): if file != 'Pods' and not file.startswith('.') and not file.endswith('.framework') \ and not file.endswith('.bundle') and not file.endswith('.a') and file != 'libs' \ or file.endswith('.xcassets') or file.endswith('.imageset'): the_path = filePath + '/' + file fileDriector(the_path) elif file.endswith('.png') or file.endswith('.jpg'): fileName = filePath + '/' + file comand_line = "echo %s | imageoptim" % fileName test = subprocess.Popen(comand_line, shell=True, stdout=subprocess.PIPE, stderr=subprocess.STDOUT) output = test.communicate()[0] numberList = re.findall('\.?\d+\.?\d*kb', output) lastSize = numberList[-1] lastSizeList = re.findall('\.?\d+\.?\d*', lastSize) saveSize = lastSizeList[0] if saveSize.startswith('.'): saveSize = '0' + saveSize finalSize = float(saveSize) all_file_size += finalSize all_file_count += 1 print output 

其他的一些减包方案就不展开了,接下来我试着分析一下 bestswifter 大神的 BSBacktraceLogger

获取调用堆栈

 

 

说到调用堆栈,我们很容易联想到 DSYM 文件,我们知道 Xcode build setting 有个 DEBUG INFOMATION FORMAT 的选项

 

可以看到 Debug 模式下,符号表文件会存入可执行文件中,而 Release 模式则会生成出 DSYM 文件,我们平常使用 Bugly 等工具上传的就是这份 DSYM 文件,DSYM 也是种 Mach-O 文件。在 Debug 模式,由于符号表在内存中,这为我们符号化堆栈提供了可能性。

bool bs_fillThreadStateIntoMachineContext(thread_t thread, _STRUCT_MCONTEXT *machineContext) { mach_msg_type_number_t state_count = BS_THREAD_STATE_COUNT; kern_return_t kr = thread_get_state(thread, BS_THREAD_STATE, (thread_state_t)&machineContext->__ss, &state_count); return (kr == KERN_SUCCESS); } 

thread_get_state 函数获取线程执行状态(例如寄存器),传入 _STRUCT_MCONTEXT 结构体,_STRUCT_MCONTEXT 在不同的 cpu 架构会有所不同。

uintptr_t bs_mach_instructionAddress(mcontext_t const machineContext){ return machineContext->__ss.BS_INSTRUCTION_ADDRESS; } const uintptr_t instructionAddress = bs_mach_instructionAddress(&machineContext); 

获取当前指令的地址,也就是当前的栈帧,即当前被调用的函数。下面先讲下关于栈帧的概念。

栈帧是什么

 
探秘 Mach-O 文件_第15张图片

如上图,一个函数调用栈是由若干个栈帧组成,每个栈帧通过 FP 和 SP 划分界线,fun1 函数 SP 和 FP 的指向就是 main 函数的栈帧。所以说只要知道当前函数的栈帧就能获取上一个函数的栈帧,从而回溯出函数调用栈。

程序计数器(PC)作用是给出将要执行的下一条指令在内存中的地址,上面代码的 BS_INSTRUCTION_ADDRESS。其中 16 位为 %ip,32 位为 %eip,64 位为 %rip,arm 是 pc。

SP 是栈指针寄存器,指向栈顶。

FP 是栈基址寄存器,指向栈起始位置。

LR 寄存器在子程序调用时会存储 PC 的值,即返回值。

为了方便获取栈帧,干脆构造一个栈帧的结构体,以下代码来自 KSCrash,它的注释已经很好的讲明了结构体的原由,BSBacktraceLogger 与之类似。

/** Represents an entry in a frame list.
 * This is modeled after the various i386/x64 frame walkers in the xnu source,
 * and seems to work fine in ARM as well. I haven't included the args pointer
 * since it's not needed in this context.
 */
typedef struct FrameEntry
{ /** The previous frame in the list. */ struct FrameEntry* previous; /** The instruction address. */ uintptr_t return_address; } FrameEntry; 

之后,递归获取函数栈帧

for(; i < 50; i++) {
    backtraceBuffer[i] = frame.return_address;
    if(backtraceBuffer[i] == 0 ||
        frame.previous == 0 ||
         bs_mach_copyMem(frame.previous, &frame, sizeof(frame)) != KERN_SUCCESS) {
        break;
     }
}

符号化

符号化地址的大致思路分三步:1. 获取地址所在的内存镜像;2. 定位到内存镜像的符号表;3. 再从符号表中找到目标地址的符号。

找到地址所在的内存镜像
uint32_t bs_imageIndexContainingAddress(const uintptr_t address) { const uint32_t imageCount = _dyld_image_count(); const struct mach_header* header = 0; for(uint32_t iImg = 0; iImg < imageCount; iImg++) { header = _dyld_get_image_header(iImg); 

遍历 image,得到指向 image header 的指针

uintptr_t addressWSlide = address - (uintptr_t)_dyld_get_image_vmaddr_slide(iImg); uintptr_t cmdPtr = bs_firstCmdAfterHeader(header); 

对指针 +1 操作,返回指向 load command 的指针

for(uint32_t iCmd = 0; iCmd < header->ncmds; iCmd++) { const struct load_command* loadCmd = (struct load_command*)cmdPtr; if(loadCmd->cmd == LC_SEGMENT) { const struct segment_command* segCmd = (struct segment_command*)cmdPtr; if(addressWSlide >= segCmd->vmaddr && addressWSlide < segCmd->vmaddr + segCmd->vmsize) { return iImg; } } 

如果某个 segment 包含这个地址,那么该地址应大于 segment 的起始地址,小于 segment 的起始地址 + segment 的大小。

定位镜像的符号表

__LINKEDIT 段包含了符号表(symbol),字符串表(string),重定位表(relocation)。LC_SYMTAB 指明了 __LINKEDIT 段查找字符串和符号表的位置。我们可以结合 SEG_LINKEDIT 和 LC_SYMTAB 来找到 image 的符号表。 接下来看看段基址的获取: 虚拟地址偏移量 = 虚拟地址(vmaddr) - 文件偏移量(fileoff) 段基址 = 虚拟地址偏移量 + ASLR的偏移量

const uintptr_t imageVMAddrSlide = (uintptr_t)_dyld_get_image_vmaddr_slide(idx); // ALSR const uintptr_t addressWithSlide = address - imageVMAddrSlide; const uintptr_t segmentBase = bs_segmentBaseOfImageIndex(idx) + imageVMAddrSlide; 有了段基址,获取符号表和字符串表就只是计算下 symoff 和 stroff 偏移量了: const BS_NLIST* symbolTable = (BS_NLIST*)(segmentBase + symtabCmd->symoff); const uintptr_t stringTable = segmentBase + symtabCmd->stroff; 
找到最匹配的符号

递归查找离 addressWithSlide 更近的函数入口地址,因为 addressWithSlide 肯定大于某个函数的入口。

for(uint32_t iSym = 0; iSym < symtabCmd->nsyms; iSym++) { // If n_value is 0, the symbol refers to an external object. if(symbolTable[iSym].n_value != 0) { uintptr_t symbolBase = symbolTable[iSym].n_value; uintptr_t currentDistance = addressWithSlide - symbolBase; if((addressWithSlide >= symbolBase) && (currentDistance <= bestDistance)) { bestMatch = symbolTable + iSym; bestDistance = currentDistance; } } } 

如何用 MachO 文件关联类的方法名

MachO 文件的 __Text 段有 __objc_classname 和 __objc_methname 来表示类名和方法名,但是这两者之间是如何做到关联的呢?下面我以系统的计算器做例子,试着进一步研究下 MachO 文件。 使用 MachOView 打开系统计算机,先来看看 __objc_classname 和 __objc_methname 在 load commands 里的定义:

 
探秘 Mach-O 文件_第16张图片
 
探秘 Mach-O 文件_第17张图片

我们顺着 __objc_classname 的偏移offset 109518 即 0x1ABCE 来到:

 
探秘 Mach-O 文件_第18张图片

同理 __objc_methname 的偏移为 0x165E8:

 
探秘 Mach-O 文件_第19张图片

那么,怎样像 class-dump 那样将类和自个的方法名对应起来呢? 由于每个类的虚拟地址都在Data 段 __objc_classlist 中:

 
探秘 Mach-O 文件_第20张图片

我们看到起始地址对应的是 0x1000298A8 这个地址,为了得到实际的地址需要用虚拟地址 - 段起始地址 + 文件偏移,经过一番计算,结果是0x298A8,来到文件偏移处,已经在DATA 段的 __objc_data

 
探秘 Mach-O 文件_第21张图片

在这里会对应着类的结构体,代码拷自 class-dump

    struct cd_objc2_class {
        uint64_t isa; uint64_t superclass; uint64_t cache; uint64_t vtable; uint64_t data; // points to class_ro_t uint64_t reserved1; uint64_t reserved2; uint64_t reserved3; }; 

data 是我们感兴趣的,它指向 class_ro_t,熟悉 runtime 的话应该知道 class_ro_t 存储了类在编译器就确定的属性、方法、协议等。 所以上图 isa 的数据是 0x1000298D0,继续顺着找下去 0x100020A68 就是 data 的内存地址,再用上面的公式计算得到 0x20A68,我们在 __objc_const找到那里:

 
探秘 Mach-O 文件_第22张图片

这里就是对应着 class_ro_t,来看看它在 class-dump 里的定义:

    struct cd_objc2_class_ro_t {
        uint32_t flags; uint32_t instanceStart; uint32_t instanceSize; uint32_t reserved; // *** this field does not exist in the 32-bit version *** uint64_t ivarLayout; uint64_t name; uint64_t baseMethods; uint64_t baseProtocols; uint64_t ivars; uint64_t weakIvarLayout; uint64_t baseProperties; }; 

最终 0x20A80 就是name,0x20A88 就是 baseMethods。name 对应的正好是 0x1ABCE,类名是 BitFieldBox。baseMethods 指向内存 0x100020A00,该地址对应的数据是 18 00 00 00 04 00 00 00 表示 entsize 和 count 方法数,在这8个字节之后就是 name 方法名,types 方法类型, imp 函数指针了,所以方法名处的数据为 0x1000165e8 刚好对应 initWithFrame: 将结论用 class-dump 验证可得 BitFieldBox 的第一个方法是 initWithFrame

 
探秘 Mach-O 文件_第23张图片

总结

最初学习 MachO 文件格式觉得挺抽象的,后来经过各种源码的阅读和融合,终于在一次次地探索中比较直观地认识了 MachO 文件,特别是在 MachO 文件关联类的方法名时对类在内存中的布局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虽然我们平常开发基本不和 MachO 文件打交道,但是对它有个基本概念,无论是做崩溃分析、逆向等都是有帮助的。

面试资料:

面试题持续整理更新中,如果你想一起进阶去大厂,不妨添加一下交流群1012951431

面试题资料或者相关学习资料都在群文件中 进群即可下载!

 

 
探秘 Mach-O 文件_第24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探秘 Mach-O 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