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 日志分析

  1. 典型的GC日志:
33.125: [GC[DefNew: 3324K -> 152K (3712K), 0.0025925 secs] 3324K -> 152K(11904K), 0.031680 secs]
100.667: [Full GC[Tenured: 0K -> 210K], 0.0149142 secs] 4603K -> 210K(19456K), [Perm: 2999K -> 2999K(21248K)], 0.0150007 secs] [times: user=0.01 sys=0.00, real=0.02 secs]

前面的数字“33.125:” 和“100.667:”代表了GC发生的时间,这个数字的含义是从Java虚拟机启动以来经过的秒数。
GC日志开头的“[GC”和“[Full GC”说明了这次垃圾收集的停顿类型,而不是用来区分新生代GC还是老年代GC的。如果有“Full”,说明这次GC是发生了Stop-The-World的,例如下面这段新生代收集器ParNew的日志也会出现“[Full GC”(这一般是因为出现了分配担保失败之类的问题,所以才导致STW)。如果是调用System.gc()方法所触发的收集,那么在这里将显示“[Full GC(System)”。

[Full GC 283.734: [ParNew: 261559K -> 261559K(261952K), 0.0000028 secs]

接下来的“[DefNew”、“[Tenured”、“[Perm”表示GC发生的区域,这里显示的区域名称与使用GC收集器是密切相关的,例如上面样例所使用的Serial收集器中的新生代名为“Default New Generation”,所以显示的是“[DefNew”。如果是ParNew收集器,新生代的名称就会变为“[ParNew”,意为“Parallel New Generation”。如果采用Parallel Scavenge收集器,那它配套的新生代称为“PSYoungGen”,老年代和永久代同理,名称也是由收集器决定的。
后面方括号内部的“3324K -> 152K(3712K)”含义是“GC前该内存区域已使用容量 -> GC后该内存区域已使用容量(该内存区域总容量)”。而在方括号之外的“3324K -> 152K(11904K)”表示“GC前Java堆已使用容量 -> GC后Java堆已使用容量(Java堆总容量)”。
再往后,“0.0025925 secs”表示该内存区域GC所占用的时间,单位是秒。有的收集器会给出更具体的时间数据,如“[Times:user=0.01 sys=0.00, real=0.02 secs]”,这里面的user、sys和real与Linux的time命令所输出的时间含义一致,分别代表用户态消耗的CPU时间、内核态消耗的CPU事件和操作从开始到结束所经过的墙钟时间(Wall Clock Time)。CPU时间与墙钟时间的区别是,墙钟时间包括各种非运算的等待耗时,例如等待磁盘I/0、等待线程阻塞,而CPU时间不包括这些耗时,但当系统有很多CPU或者多核的话,多线程操作会叠加这些CPU时间,所以我们看到user或sys时间超过real时间是完全正常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GC 日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