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纲表示,全年社会融资增量将超30万亿,金融部门从三方面向企业让利;郭树清提出,中国不会搞大水漫灌、赤字货币化和负利率;易会满指出,全球流动性充盈甚至泛滥是大概率事件,面对资产荒,中国市场应更有担当
文丨《财经》记者严沁雯 张颖馨 郭楠
编辑丨袁满
疫情当前,全世界的政治、经济和金融格局都正面临新的挑战。
6月18日,主题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2020:新起点、新使命、新愿景”的第十二届陆家嘴论坛在上海举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论坛共同轮值主席易会满,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郭树清先后发表主题演讲。
“一行两会”齐聚陆家嘴论坛,释放了何种政策信号?对于金融市场又有何启示?《财经》记者提炼各监管嘉宾发言精华,一块儿来看看吧。
易纲:全年社会融资增量将超30万亿,金融部门从三方面向企业让利
当前中国经济基本面良好,货币政策仍在正常区间,人民币在所有发展中国家的利率相比较人民币利率是最低的,但是对主要可兑换货币还保持较高利差,所以人民币资产对于全球资产配置有很大吸引力。
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可以在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和资本项目可兑换方面进一步先行先试,只要符合反洗钱,反恐融资和反避税监管要求,正常贸易和投资需要的资金都可以自由进出。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贯彻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适度灵活,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在抗疫中全力保市场主体。
一是通过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扩大总量供给,重点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下半年,货币政策还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预计将带动全年人民币贷款新增近20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量将超过30万亿元。
二是通过利率市场化改革,引导市场利率持续下降,推动金融部门向企业合理让利,着力缓解融资贵的问题。今年以来,金融部门向企业让利主要包括三块:一是通过降低利率让利,二是通过直达货币政策工具推动让利,三是银行减少收费让利,预计金融系统通过以上三方面将在今年全年为企业让利1.5万亿。
三是通过加大银行不良贷款核销处置力度,解决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问题。疫情应对期间的金融支持政策具有阶段性,要注意政策设计要激励相融,防范道德风险,要关注政策的后遗症,总量要适度,并提前考虑政策工具的适时退出。
这几年,中国央行扩表和缩表在金额上大体相当,所以央行的资产负债表的规模这几年基本稳定在36万亿左右。这与目前国际上主要经济体的央行资产负债表大幅扩张的机理是不同的,但中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表现为持续合理扩张,贷款保持较高的增长,反映了货币政策传导的效率不断提高,市场机制运行良好。
郭树清:中国不会搞大水漫灌、赤字货币化和负利率
下一步,金融管理部门将继续以稳就业保企业为重点,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加速推动国民经济恢复正常循环:第一,进一步鼓励银行与政府加强合作;第二,强化政策性金融在逆周期调节中的作用;第三,更好地发挥保险特有的抗风险作用;第四,支持资本市场发挥更广泛更积极的作用;第五,采用多种金融工具打通和修复全球供应链。
近期,中国银保监会拟推出六项举措支持资本市场发展。一是增加新的机构投资者,批设更多银行理财子公司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允许境外专业机构发起设立控股理财公司;二是加大权益类资管产品发行力度;三是推进银行与基金公司、银行与保险公司等各类机构深度合作;四是引导商业银行有序处置非标不良资产,鼓励新设理财子公司加大证券投资;五是支持保险公司通过直接投资、委托投资、公募基金等各种渠道,增加资本市场投资,特别是优质上市公司的股票投资;六是对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配置实行差异化比例监管,引导保险机构将更多资金配置于权益类资产。
新冠肺炎疫情不仅严重影响中国,世界绝大多数国家也深受其害。大灾当前,世界各国必须放下分歧,携起手来,紧密合作。在宏观经济政策领域,国际社会要加强沟通协调,尽可能形成合力,增大正面效果,减少不利影响。
首先,大型经济体应当主动考虑自身政策的外溢效应,自觉平衡好内外部影响。在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中,美联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世界央行角色,对全球经济金融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如果在制定政策时过于“内向”,就有可能侵蚀全球金融稳定的基础,也很可能会透支美元和美国的信用。
第二,我们都明白,这不是最后的晚餐,因而需要为未来的日子留下余地。各国已经出台的财政金融刺激措施,规模和力度之巨大史无前例。在初期作用甚大,边际效用逐步在递减。目前来看,疫情还可能在一段较长时期内与我们的生活并行共存。我们知道,不少国家和地区还在谋划出台新的刺激措施。建议大家三思而行,应当为今后预留一定的政策空间。中国十分珍惜常规状态的货币财政政策,我们不会搞大水漫灌,更不会搞赤字货币化和负利率。
第三,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怎么能够让这么多中央银行开动印钞机,去无限量地印发货币呢?早在两千多年前,无论中国还是欧洲,都已经有过政府滥铸金属钱币导致经济社会危机的教训,更不用说纸币出现以后人类曾经遭受过的多次灾难。金融业内人士不能不懂得,开出空头支票也必须付出代价。
第四,金融体系富有韧性通常是经济强健的表现,但是当实体经济尚未重启,股票市场却高歌猛进,这种情况很难让人理解。国际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背道而驰,这样的扭曲空前显著。国外有的专家说:“内债不是债,外债才是债,对于美国来说,外债也不是债。”这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似乎都是如此,但是未来真的能够长久持续下去吗?但愿人们的担心是多余的。
第五,通货膨胀能不能像某种找到特效药的瘟疫一样,在世界经济生活中永远消失。尽管目前主要经济体物价总水平上涨还不明显,但考虑到国际供应链恢复还需要较长时间,要素成本会进一步上升,加之各国持续刺激需求,货币派生机理变化,通货膨胀也有可能卷土重来。
此外,还需要考虑的是,大规模刺激政策将来如何退出。进入的时候,四面八方都欢欣鼓舞,退出的时候可能将十分痛苦。2008年的“量化宽松”刺激政策到现在为止还未完全消化。
易会满:全球流动性充盈甚至泛滥是大概率事件,面对资产荒,中国市场应更有担当
疫情正在并将持续对世界政治、经济和金融格局产生深刻影响。面对这一重要关口,我们有必要从历次危机中汲取经验教训,深化对危机形成、演变和应对的规律性认识。
一是深化国际合作是有效应对全球经济金融危机的必然选择;二是专业高效的政策协同是阻止危机扩散和经济陷入恶性循环的关键所在。
中国证监会将继续加强与境外金融监管机构和国际金融组织的广泛联系,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共同建立打击跨境证券违法犯罪行为的执法联盟,共同解决加强全球上市公司审计监管合作的路径问题,共同维护各国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这些也是在新起点上推进上海金融中心建设的新要求、新内涵。
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共享”的理念,加快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的双向开放,持续深化资本市场互联互通,进一步优化沪港通机制,扩大沪深股通投资范围和标的,不断丰富内地和香港全方位、多层次的务实合作,进一步完善沪伦通业务,进一步拓宽ETF的互联互通,共同推进上海金融中心建设,支持巩固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将继续推进科创板建设,加快推出将科创板股票纳入沪深通的标的,引入做市商制度,研究允许IPO老股转账等创新制度,抓紧出台科创板再融资管理办法,推出小额快速融资制度,支持更多的硬科技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发展壮大,发布科创板指数,研究推出相关产品和工具。
在特殊时期没有哪一个经济体,哪一个金融市场可以独善其身,也没有零和游戏,面对危机和风险挑战唯有加强合作,守望相助,才是唯一的出路。
一是要直面新起点。国际分工的内在逻辑和市场规律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全球化遇到的问题只能在全球化发展中去解决。面对危机和风险挑战唯有加强合作,守望相助,才是唯一的出路。
二是要担当新使命。资本市场要肩负起助力更高水平开放的使命,加快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的双向开放,持续深化资本市场互联互通;要肩负起推动创新转型的使命,科技进步和技术革新是走出危机的根本所在。
三是要实现新愿景。在后疫情时期,全球流动性充盈甚至泛滥是大概率事件,各主要金融市场将可能共同面临资产荒的问题,优质上市公司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中国资本市场应该有更多的担当。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将肩负新的使命,踏上新的征程。中国证监会将一如既往地大力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支持资本市场重大改革创新措施在上海先行先试。在要素市场建设方面,我们将继续支持上海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和金融衍生品市场开放发展,支持交易所与境外市场加强多种形式的合作,进一步提升国际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原油等大宗商品的国际定价影响力。
继续支持本土机构充分利用上海的发展优势,努力打造国际一流投资银行和财富管理机构。在优化金融法治环境方面,我们将继续加强与司法机关的合作,支持上海在证券代表人诉讼、全国性的证券期货纠纷调节等方面积极探索实践,努力建设诚信、法治的资本市场的示范区。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疫情报道
责编 | 阮璐阳luyangruan@caijing.com.cn
本文为《财经》杂志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请在文末留言申请并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