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父母活成了孩子的印钞机

青榄君说:很多父母舍得给孩子花钱,就是舍不得花时间陪孩子。很多孩子在幼年时没有父母的陪伴,到青春期才回到父母身边,自然他们不愿意听从“陌生”父母的管教,于是亲子冲突不可避免。今天做分享的家长叫甘醇,她举了两个身边朋友的例子,希望这样的悲剧不再发生。

1

一直为两个孩子感到惋惜。

一个是我邻居的儿子。孩子从生下来直到读完小学,父母一直在广州打工。夫妻俩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经济条件,努力奋斗,拼命赚钱,十多年下来,的确小有成就。可孩子刚刚跨进初中,老师就下了最后通牒,说孩子太不听话,要求家长把孩子带回家去教育一段时间再说。

接到消息,夫妻二人急急忙忙从广州赶回,才知道孩子已经叛逆到和老师动手了。

这时候,这对父母才意识到,这么多年自己的缺席,给孩子造成了多大的伤害。父爱母爱的缺失,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变得孤僻桀骜,其叛逆性也随着青春期的到来日益严重。记得这个孩子小的时候,乖巧漂亮,看到我们叔叔阿姨地叫;可是现在,染着金色头发,穿着一身破洞牛仔,就是见了自己的父母,也是一脸的不耐烦,在学校和老师同学相处,更是一言不合就动手。

有多少父母活成了孩子的印钞机_第1张图片

第二个孩子,是我同学的儿子。同学这些年一直在大城市打拼,孩子由父亲在家带着。现在读到高中,成绩差不说,我同学批评几句,已经开始和当妈的对着干了,甚至说出“操你妈”之类的粗言。

孩子爸爸是个没有多少文化并且爱打麻将的人,对孩子的陪伴也就是不饿着不冻着。自己在麻将馆混日子时,只要孩子不在旁边打扰,随他跟谁玩怎么玩都行。至于零花钱和买衣服,一律打电话找妈要。而当妈的总觉得自己常年不在家,对孩子有所亏欠,物质和金钱上能满足的,都尽可能去满足。过年过节生日,都是直接给钱,衣服鞋子也尽量往贵里买。

就这样,孩子养成了浮躁而不知珍惜的个性,还结交了一帮不爱学习专讲哥们义气的朋友。虽说没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但在学习上,基本是上课打瞌睡、下课来精神的那种。

2

这种现象,在我们七零后这代人中尤其多。我们这一代恰好赶上了打工的热潮,想着守几亩薄田不如外出打工致富快,基本在成年后就选择出去打工。就是成家后有了孩子,等孩子能够断奶了,也是把孩子丢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夫妻双双南下。

说起来,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孩子的爱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隔代教育最大的弊端就是过于宠溺。就像我的父母,每次只要我提起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时,他们总是说:“行了行了,只要智商没问题就行了,哪能个个孩子都考上清华北大啊。”

再就是在金钱上面的放纵,如同前文中提到的两个孩子,父母都是觉得,自己不能陪伴孩子,能够多给孩子一些零花钱或是更高档的衣服鞋子,是对孩子的一种补偿。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这方面更不会反对,他们认为,父母赚钱就是为了孩子,钱给孩子花是天经地义。还有些爷爷奶奶觉得,他们的宝贝孙子孙女是世界上最优秀最漂亮的孩子,就是值得穿最时尚的衣服鞋子,值得背最昂贵的书包。

每个学期开学那天,都会有很多穿着朴素的爷爷奶奶用三轮车或摩托车送孩子到学校,这些孩子的身上,大多是品牌衣服鞋子,手上的手机,很多都是苹果。

可是,据学校的老师反映,比较难管教的孩子,大多是成长过程中父母缺席的孩子。他们身上有着更多的坏习惯,对于学习也不太上心。最麻烦的是,只要老师言语稍稍过重,其叛逆性立刻凸显,身上的倒刺根根竖起。

3

昨天晚上,我看了一部关于少年犯的纪录片。

有位母亲去监狱探望自己的孩子,并且带去很多吃的穿的。孩子见了母亲,脸上没有半丝高兴的神色,母亲把东西递给他,他一手就打开了母亲,并极不耐烦地说:“从小到大你就拿这些东西打发我,从来没给我做过一顿饭,没陪我睡过一次觉。我学坏的时候,你还在拼命赚钱,现在我进了监狱,还是拿这些东西来打发我。”

母亲走后,管教民警和这个才十六岁的孩子聊天,问他为什么对妈妈如此反感。孩子跟民警说,从小到大,自己都是由保姆带着,父母一直在外面赚钱。常常是他早上醒来,父母已经走了;晚上他睡着了,父母还没回家。很小的时候,他在公园玩,看到别的孩子不小心摔跤了,妈妈立刻跑过去哄着抱着,而自己摔倒时,保姆阿姨视若无睹,继续在一旁织着毛衣。

后来父母的生意转到外地,他就更可怜了,除了每学期开学的时候,父母会抽一个人回来交学费,其余的一切都是由保姆阿姨处理。他说每次开家长会,或是下雨天放学时,看到同学的父母来学校,看到别人父子或母女相拥时,特别羡慕。同时,他也会怨恨父母只顾赚钱,从来都不知道他的内心真正渴望的是什么。

这个孩子甚至说,当他闯出了包天大祸,看到父母匆匆从外地赶回来,一脸焦急的样子,内心特别痛快。心想,这下你们总要为我操心为我着急了吧!

同样是一个让人惋惜和心疼的孩子。

4

前两天,听青榄家长地带的早课时,听到这样一个故事。

孩子期中考试的第三天,老师通知家长们去开家长会。在家长会上,老师向家长们提了几个问题:

1.你家有藏书吗?有多少册?

2.哪些书是你读完的,你还记得主要内容吗?你和孩子讨论过书里面的故事情节吗?

3.你陪孩子去过哪些地方,你和孩子一起照过相吗?

4.每周有几天你能和孩子共进晚餐,能和孩子有欢乐时光?

5.你能说出孩子的几个同学,你知道孩子最喜欢和最讨厌的是什么吗?

6.你埋怨过父母吗?你有不讲原由的责骂过孩子吗?你消极面对工作中的加班吗?

这几个问题,难倒了故事中的家长,不知道有幸读到这个故事的家长是否也感到汗颜?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以为,这是一个拼爹的时代,只有赚到足够的钱,才能给孩子更好的未来,才是对孩子最伟大的爱。

有多少父母活成了孩子的印钞机_第2张图片

孩子从呱呱落地到长大成人,有多少父母扮演的角色就是一台印钞机,持续地输送给孩子的就是钱。

是的,你给了孩子最好的房子,最贵的衣服,最多的零花钱,可是你却不曾陪孩子读过一本书,不曾知道孩子的内心真正喜欢和讨厌的是什么,也不曾倾听孩子说学校的那些趣事和成长中的小烦恼,更不曾舍弃赚钱的机会和孩子一起共度快乐的亲子时光!

可是,亲爱的父母,一个孩子的成长真的只需要钱和物质吗?

我曾经在电影院里,观察到看《爸爸去哪儿》的小观众,一手捧着爆米花一手擦眼泪。那是一部以趣味和欢乐为主题的电影,为何,那个小小而孤单的身影会独自落泪?彼时,他的父母在哪儿?在干什么……

“青榄家长地带”(ID:educool)微信公众号,每天有早课,每周有公开课,并有权威专家1对1免费解答教子困惑,让家长少点烦恼,让孩子多点笑声。欢迎关注。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多少父母活成了孩子的印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