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聊产品认知会先谈论经济?因为我最近认为,做一切的事情、一切努力,都只不过是在创造经济机器中的一个小零件…我用这个思路帮助我想清楚我在哪里、我创造零件的价值、我的零件如何升级等一些问题…
什么是经济?以我目前的理解,经济的本质是人,人设定了这个世界的经济规则、供需关系、价值交换…
如互联网是一个超大的经济体,无数行业如节点一样依附在上面,行业中多个供需循环环环相扣形成产业链,而大环节中又能拆分为更小的环节,小环节保证了大环节的运转,小环节中的节点维持了小环节的运转…
技术(AI)是作用于产品本身提升产品价值的,交付的产品/服务与获得的利益则构成了无数小环节中的一环,而产品经理即是小环节中的一个节点,保证了小环节中供需循环的良好运转…
所以,从个人、团队、组织、产业链、行业、经济体甚至更大体系的角度来审视当下的事情,往往会有不同的思路,对自己所做的事情的本质和意义也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基于上一段的认知,性价比是促进供需循环的一个关键的因素,即是供需双方的关键决策因素,所以产品经理在设计产品/服务时对这个概念有自己的理解会很有帮助,下面分享一下我的理解。
对于组织:
即如何通过最低的“成本”来“最快”地从用户那里获得最高的“商业价值”,尽可能提高性价比。
对于用户:
即如何通过最低的“价格”来“最快”地从组织提供的产品/服务中获得最高的“用户价值”,尽可能提高性价比。
在这个公式中,我把效率单独拎了出来,因为我认为效率对性价比的放大作用是关键的,因为效率是组织与用户“共赢”的关键参数。
例如在电商竞争的趋势中,服务趋同的情况下时效成为提升用户体验的关键,对于用户来说只关心获得产品/服务的时间,时间越短用户体验越好。
而对于组织来说不但要优化组织的服务效率,更要想方设法影响并提升整个供应链的效率(最近了解到的信息,新零售面临的瓶颈即是来自于供应链的低效),对于整体而言都是多多益善的。
商业价值:
用户价值:
产品价值:
在刚才提高的“性价比”的概念,我认为比较适用于产品经理用来指导日常工作中的选择,比如这件事做了对组织对用户的帮助有多大。
而“产品价值”这个概念又是什么?我自己理解为横向对比竞争对手后组织具备的竞争力,用户其实是权衡了A、B、C…的“产品价值”后,选择最高“产品价值”的产品,再从中获得“用户价值”的,这就涉及竞争关系。
俞军老师的产品价值公式则很好的描述了这个关系:
所以,产品经理理解这个概念,能在帮助组织的产品在市场上获得优势地位时,提供思考的方向。
上次看到一个问题,甲方让你做一个和微信一样的产品你该怎么办,即可用这个思路去进行说服…同时最关键的点是清晰明白地去了解其组织的目标和意图,手段是第二步,甲方大概率属于对其组织意图不清晰而提出的错误手段。
对于这个问题,或许每个AI 产品经理都有自己的见解。我自己思考多次后,最近一个版本的见解是——当下的关注点不同。
本质上他们都是产品经理,都是要做出一个又一个正确的选择之后,为用户有效率地提供用户价值,进而为组织有效率地创造商业价值。
但是,他们依附的经济体处在不同的生命周期导致其当下关注点不同。
之前提到产品经理作为循环中小环节中的一个节点,正常来说一个节点的作用是有限的,但是产品经理是作为一个特殊的节点而存在的——串联者:获取信息→调动组织内有限资源→产品→用户…将几乎所有事情串联起来…
下面分享我从开篇提到的,“输入→内视→输出”的角度,对AI 整体价值的一个分解。
对输入信息的初步判断、筛选,以及积累:
将信息中最本质、对于当下最关键的点提取出来进行处理,力求做正确的事情,体现在:
跨部门沟通:
首先定义跨部门沟通的意义,产品经理作为那个串联者,不可避免要协同各个资源点(人即是资源点)去实现目标,如何顺利的协同即体现了产品经理的价值所在;
所以做跨部门沟通,以下几点我认为很重要:
关键节点:
即使建立了信任,也非常熟悉对于的资源点,但是事情往往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因为——节点是活的,会有其情绪、立场、甚至是既得利益等。
那么节点受阻的时候,这个节点将成为所谓的“关键节点”,它是存在问题的,如何迅速处理问题并打通节点,将进一步体现产品经理的价值。
执行力,把事情做正确:
我经常被评价为有执行力的人,但是我在被“惯性”推动的时候完全没有去考虑这件事情,如果我的一些表现即是所谓“执行力”的体现,那么这些点是什么?
现在有时间去回顾后,得出以下几点:
当做到以上的事情之后——扮演好“串联者”的身份,其实已经能够更好地去平衡“风险”和“回报”了。接下来看结果,市场会给组织反馈,组织会给个人反馈。
这一章聊了我对产品经理的一些不成熟的理解,在认识“AI”后再重新认识“产品经理”的原因是,要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AI 产品经理”。
讨论AI设计流程可以有多个角度,比如第一个角度是产品的从0到1——找到场景得出产品概念、产品雏形,第二个角度是产品从1到100——基于确定的产品概念衍生出有“价值”的子产品。
而我的角度是,基于前两个角度的共性归纳通用的方法流程。
接下来分4个部分来归纳AI设计流程——提出假设、技术预研、产品设计、验证假设,其中主要涉及对技术通识的理解归纳,所以设计流程中许多产品设计的环节暂时不拓展了。
这个阶段包含需求分析(对应“用户价值”)以及市场分析(对应“商业价值”),本质它们都是对“产品价值”提出的假设,既然是假设就要有标准和手段去进行验证,这一章谈假设、标准,在后面的章节谈验证手段。
验证假设,本质是为了通过评估清楚风险与回报的关系,来提高成事的概率,需求确定(低风险)且非常有盈利可能性(高回报),才能投入成本去推进这件事情,进而提出一个合理的开发目标。
机会假设 —— 某个场景下,某类用户具有相同的困难。
需求分析 —— 从自身出发去分析这个假设的可能性,即“自证”。
用户是谁,他们是否能划分一类典型群体?
这类典型群体,面临的具体问题是什么?
这个具体问题,是发生在哪些情境、时刻下的?
强度分辨 —— 得出假设“低”或“高”:
强度值假设 —— 划定到高强度了,那么具体多“高”:
付费意愿假设 —— 涉及到金钱后,用户是否依然主动:
阻碍假设 —— 如何消除,阻碍用户花钱的因素:
痛点以及解决方案是否合法合规? —— 岛国VS天朝
论证到了这一步后,进行了一系列阻碍的假设,也理清了各个干系人的关系图,对事情是否能做,以及难易程度也心中有数了…
在提出一系列的假设之后,通过“自证”把成事的概率提高了一些,但仍需“他证” —— 通过设定一些列可检验的标准,并接受真实用户的反馈,继续让概率波动,并修正它。
回答用户假设,如:
回答需求假设,如:
- 这个需求真的是典型用户的痛点?
- 痛点有多真实?
- 痛点频率具体如何?
- 痛点强度有多强?
- 当前我们AI提供的服务,是否能否解决用户的问题?
- 用户是否真的愿意付费去解决问题?
回答场景假设,如:
- 场景是否真的适合?
- 场景中用户对我们提供的AI服务的最低要求、最低标准是什么?
- 我们AI提供的服务,能够超出用户预期的体验是什么?
回答市场假设,如:
- 我们究竟,面对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市场环境——现有、细分、全新?
- 我们的竞争对手在哪里?
- 我们的竞争对手的服务,用户满意度如何?
关于增长中的一些假设,如:
- “激活率”是否是产品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整体改进产品体验的意义;
- “易用性”是否是用户留存的关键因素? —— 简化流程、降低理解成本的意义。
在精益的方法中,往往一个实验只进行一次风险最大的假设验证,得到经过检验的认知太重要了。
当然,关于这些指标需要注意的是其可执行、可使用、可审查。回顾之前自己主导的一款产品,全无假设、功能导向、计划导向…想起一句话“焉有不败之理”。
产品思维博大精深,而且根据其总结的方法论拓展性极强——可以应用于任何事情上。
比如择偶——她的痛点是什么?如何满足她?我有哪些对手?她为什么会选我?她知道我的痛点吗?她满足我了吗?我为什么会选她?…
所以,努力习得并转化前辈们总结的经验,形成自己的产品方法论非常重要,因为培养了迅速、精准的内视能力从而造就了更强的做选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