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羹之嫂

当初,太公执嘉因为看到蛟龙腾云,邦左股又生有七十二黑痣,遂以为他绝非池中物,他日必定飞黄腾达,于是对刘邦的管教并不严格。其二兄伯、仲都跟他爹执嘉一样务农,唯独刘邦终日不事生产,就喜欢四处游荡。太公屡教不改,只好随他。

自从伯仲娶妻后,长嫂见刘邦身长七尺八寸,明明是一个壮丁,偏偏好吃懒做,天天啃老,心中厌恶之至,碍于情面,没有当面说出来。太公执嘉听闻之后,索性直接分家,让伯、仲带着家眷自立门户,让刘邦跟着自己。

转眼间,刘邦已经弱冠,也就是二十岁了,但却仍然如此,不去耕田,就喜欢终日四处流连,不思生产。而且还经常用家里的钱财,结交朋友,然后去酒馆喝酒吃饭。太公本来说刘邦天赋异禀,但看他这么多年来都是如此,毫无一点英豪之象。忍了这个忤逆子这么久,他觉得受够了,遂斥邦为无赖,连衣服食物都不愿给他。

刘邦却没有丝毫要改变的意思,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他有时怕被父亲责骂,干脆到他两个哥哥的家里蹭吃蹭喝。两个哥哥倒也没说什么,顾及兄弟情谊,只要他来就给饭吃。不幸的是长兄突然染病,溘然长逝,这长嫂早已对这小叔子蹭饭的行为不满,只是碍于丈夫才没有什么过分的举动。自从丈夫死后,刘邦仍多次到长嫂家取食,长嫂都说现在孤儿寡母,没有多余的粮食,十有九拒,刘邦信以为真。

一日,他偕同宾客数人,前往长嫂家中索食。长嫂见刘邦不但自己来,还带了许多人,更不愿供给,心生一计。她马上到厨房去,用瓢刮釜,装作已经没有羹汤了。刘邦一听,以为自己来晚了,十分失望。宾客也识趣,道别离去。等到送走宾客后,刘邦到厨房一看,看到釜上热气腾腾,羹汤还有大半锅,这才知道长嫂使诈,长叹而去。

过了些年,刘邦称帝,分封众子弟。唯独不给长兄的儿子封侯,太上皇以为他忘了,刘邦说:“某非忘封之也,为其母不长者耳”,最后勉强封了一个羹颉侯。羹者,锅中饭菜也;颉者,用勺刮锅也,羹颉侯,用大白话说,就是饭菜刮锅侯。刘邦封了这么一个名字,终于报了当年长嫂屡次刁难的恨,让世人都知道他长嫂的行为。从此,世人也称不贤惠的嫂子为“戛羹之嫂”。

你可能感兴趣的:(戛羹之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