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岗山的传说
一、安尚公和安尚婆
传说古代有安尚公和安尚婆两口子,居住在长泰良岗山巅。安尚公是个勤劳汉,在山上开荒种植槟榔芋;安尚婆是个贪馋娘,喜欢吃海鱼。山高岭峻哪来的海鱼?安尚婆运用起巫术,摄取贩运海产的过路商贩,先害死人命后就大吃海鱼。吓得行商小贩不敢从良岗山路经过。老婆子吃不到海鱼就恼火,狠心地施起巫术来,想要把良岗山沉没到海底,以便吃个痛快。心地善良的安尚公,怎能让她干出这伤天害理的事?立即背起老婆子,就往山下跑,还没跑下山峰,下半身就已经陷下泥土中。
眼看全县的百姓要遭灭顶之灾!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良岗仙人击响了石鼓。一声巨响如万钧雷霆,山岳震颤,慢慢地凝固了,灾难终于解除了。良岗仙人怕安尚婆子日后再行凶作恶,又再敲响了第二鼓来镇住她。一阵尖锐刺耳的声音过后,满山的飞禽走兽都变成石头。安尚公婆老俩口,下半身陷在土里。安尚婆扭着身子,面向山里,显然是不愿意下山,形态逼真,惟妙惟肖。后面跌宕的大石崖,好似仙人手里举着鼓槌,正监视着安尚婆子,形象栩栩如生。
翁婆石旁的山道,石级朝天,荆棘夹路,形如野马发骜,地名叫“马抖鬃”。通过石级登上山间隘口,突现平原一片,
阳光映射绿荫,绿风常年吹拂。稍立此间,汗水顿被吹干,俗称“风柜嘴”,真是名不虚传。越过数十步,一泓清水,清澈见底,饮上几口,沁透心脾。县志记载:“此水天旱不竭”。
在山巅向东远眺,可览龙海山川,渺及鹭岛烟波;近则俯视群山逶迤,河水萦带。长泰河流“东水返西流”的地理特征历历在目。
二、良岗王与白茶树
以前,漳州府有个官员,喜游名山秀景。一天,这位官员来到良岗山,刚到山巅“吃水坑”,便被那清澈如镜的泉水吸引住,禁不住蹲下去喝几口。此时正是夏末秋初,气候还热,官员贪恋山景,便不顾疲劳,再起步登山,到了山顶,浏览那九峰挺峙 ,安尚公背安尚婆相依相爱、和那形似银龙的曲曲泉水,从上而下汇入九龙潭等景色。
由于整天身体劳乏,官员肚中空虚,头昏眼花,满天金星,昏倒在地,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官员昏迷中觉得有一股异香津液从口而入,顿时神清脑醒,睁眼一看,是一间石室,自己躺在石板上,面前大石上放着瓷碗,碗里的水发出阵阵香气。看来,自己的生命十有八九是这水救活的。但不知这水从哪里来。
突然,门外进来一位老者,仙风道骨,气度非凡,大概是石屋主人。官员便起身作揖说:“感谢长者救命之恩。”老
者笑着答:“为人者,必当救人也,君何必严重。”说着端起石上瓷碗,递给官员:“这是老汉让你喝的,你把它喝完吧!”官员一口气喝完,顿觉浑身舒服,不禁问道:“是何仙物?”老者手指门外茶树笑着说:“是那几颗白茶树,谈不上琼浆玉液。不过,确有清热降火、提神醒脑,润喉解暑之功效。只是做法甚难,要花几十遍细致功夫。君是城里人,难做此茶。如若见爱,茶枝效用与茶相同,砍段回去,倘遇精神不爽,削下几片,放锅内煮,当茶饮用,能提神醒脑。”说完,老者到门外砍了一段茶枝送给官员。
朦胧之间,东方发白,官员发现自己仍站在原地,眼前几棵茶树,迎着晨风向自己致意点头。官员随即转身,寻路下山。
第二年春天,官员雇了石匠,按自己的记忆形象,在良岗山顶修建一座石屋,并在山上扩种茶树。现在这些茶树每到春天就会吐出几片新芽来。同年,官员还在漳州动工建庙,雕塑老者形象,供奉良岗圣王。良岗王庙今仍存在,址在漳州新桥头。
三、良岗山与采“石衣”
在长泰坂里一带,流传着“大绳断,捡到鹰仔虎蛋;大绳三股断二股,捉着鹰仔虎”的谚语,这谚语来源于采“石衣”的故事。
长泰良岗山东坡,海拔大约八百米的山腰上,有一个万
丈深坑,坑头边沿有一巨石,从坑底到顶端,高十余丈。石壁中段长着一种形似大耳的“石衣”。据说,此物对人体很有益处,既能治病,又可强身,是珍贵的山间特产。
要采“石衣”必须二至三人合作,先将大绳的一端绑牢在石头上的木桩,留一、二人管住,然后再将另一端绳子绑牢在下坑采摘人的腰间,采摘人背上“加志”(草编的背带),一手拿铁瓢,一手握住麻绳,顺麻绳从上滑下,悬停在石壁中段生长“石衣”处,似荡秋千一样,每荡近石壁一次,就用铁瓢向石壁上刮一次“石衣”。采完时,向坑上喊叫,管绳人才将大绳拉拔上来。万一绳子磨断了,人就摔死在坑底,是个卖命的活儿。人家常说:“石衣宝贵,采衣危险,绳上人上,绳断人亡。”
传说,从前有一对夫妻到山上采石,妻子在上面管大绳,丈夫下坑采石衣,采了一会儿,发现大绳三股断一股,急向妻子喊叫:“大绳三股断一股!”妻子听错了,误为“捉着鹰仔虎。”便按原话回丈夫一声,丈夫大吃一惊,急喊:“大绳断!”他妻子又听错了,回答说,“啥!捡到鹰仔虎蛋?”丈夫见妻子安然不动,便用尽力气拼命地叫喊着,妻子总是听错。可是旁边的人倒是听得一清二楚,对面坡上一个砍柴人替他捏了把冷汗,把她丈夫的原话告诉她,她顿时大惊失色,急拉大绳,可已来不及了。只听山谷里回响着她丈夫的惨叫声。拔上来的大绳只是半截空绳,她也不由四肢无力,立马昏倒在石盘上,顺着斜坡翻翻滚滚落下深坑。群众感伤他俩
死的凄惨,就用这话来告诫后人。
四、戴宏亮“使飞瓦”
相传很久以前,戴乾村的戴宏亮和上蔡村的蔡鸿基(俗名蔡大哥)都是研究堪舆术,而且是同门拜师,蔡大哥是师兄,戴宏亮是师弟。蔡大哥为人忠厚,戴宏亮敏感机灵。蔡大哥每看好地理,常常带戴宏亮去看,共同探讨。
有一天,蔡大哥在良岗山顶发现一块能出大贵人的“飞天蜈蚣”坟穴地,心里非常欢喜,迫不及待连夜到戴乾村告诉戴宏亮,邀他同往良岗山看一看。
第二天清晨,戴宏亮带一徒弟到岩溪镇上蔡村,会同蔡大哥,带足干粮前往良岗山。到了宝穴地,蔡大哥高兴地指手画脚对宏亮说:“龙来艮寅,飞天而至,乃大贵之地也!”戴宏亮心中一惊,暗思着:“如此大贵之地,让他得去。蔡氏将是万世公侯,这还了得。”于是就产生抢夺坟地的念头,故意说:“可惜是个神地呀!”
蔡大哥不觉一怔(楞了一下),捧出罗庚(风水工具)仔细的排布一番,断言道:“非也!师弟你错了。”
戴宏亮见骗不过蔡大哥,心中又生出了鬼花招,就说:“没有错,师兄如不相信,明晨再来细看便一目了然。”
蔡大哥根本没有怀疑师弟有抢夺之心,便满口答应下来。一同下山,当夜歇在蔡大哥家中。戴宏亮以交代“家中放心”为借口,把徒弟只派回去,暗中命他带个筊力(形如圆桌面的竹编盛器),连夜上山把宝穴地盖住,在天亮之前再掀开。
三更过后,蔡戴二人吃过早饭,第二次登上良岗山,到山顶时已过五更,东方发白了。二人往宝穴地上一看,蔡大哥心中大吃一惊,穴地上有一圆圈没有露水,果然是个神地。师弟的相书比我高超。
戴宏亮见状,便趁热打铁,对蔡大哥说:“师兄,没错吧!小弟认为还是修建供神的亭阁好!”蔡大哥素无疑心之人,便同意戴宏亮的意见在此地建造亭阁,决定辰时破土动工,由戴宏亮监造。戴宏亮利用监造的机会,暗中筹谋着埋葬自己祖宗的骨骸,以达到占为己有的目的。依古法,搁中梁是要悬挂“五谷袋”,已达到“五谷丰登”的福荫,戴宏亮便将祖父的骨粉装入五谷袋中,悬挂在中梁以应天葬。接下来是盖瓦片的工序。瓦片运输的挑夫供应不上,又不能拖延太久,怕被蔡大哥发现作弊。于是又想出个巧妙的办法来。戴宏亮派人在山下大贴“告白”,说某日某时他要在良岗山“使飞瓦”,要看的人需带三个瓦片上山,以便使用。消息传遍山下每个村庄。届时,数千名群众,手带瓦片,一个接一个从山下登上山顶,好像一条飞上天上的蜈蚣。而这些瓦片在山上堆成了小山丘。而戴宏亮在一旁悠闲自得。群众禁不住哗叫起来,要戴宏亮“使飞瓦”。戴宏亮满面堆笑对群众说:“今天劳烦大家,助我戴宏亮建造良岗亭,每人先收我红包一份。”说完吩咐账房分发给众人。众人收过红包,
犹在吵吵嚷嚷。戴宏亮手指瓦片笑道:“飞瓦早已使完,你们看,这些瓦片不是从山下飞上来了吗?”说完哈哈大笑不止。群众虽然知道上当了,但每人都得到薄礼的酬劳,也就陆续下山去了。
戴宏亮私葬祖骸的事,被蔡大哥得知了,再登上山来看:只见中梁上似“蜈蚣吐珠”一样金光耀眼,方知上了师弟的当,气的举起朱笔,向中梁五谷袋投去,大声喊道:“宁给你一日天子,也不让你万代公侯。”说罢转身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