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来说,主备机房切换只是我们 “上云五步骤” 中的初始化环节,最终实现将我们的应用逐步逐步的搬上云:
看到这样的步骤,许多老师会萌生吐槽的极大冲动,您先别急,容我来对 “上云五步骤” 做些解释:
1、出于成本的考虑,除ucache之外(包括阿里与腾讯),没有一家供应商允许将 ‘IOE’ 搬入他们的机房,所以最终选择在 ‘ucache’ 内搭建我们的新机房,然后通过内网与ucache进行互联。
2、出于成本的考虑,专线扩容的申请被CEO驳回,最终无法实现伪双活的方案(要求拿出应用视角的流量数据提供参考,由于缺乏完美的监控体系,无法做到)。
3、出于成本的考虑,也同时考虑到将来迁移至云机房后的折旧因素,新机房的硬件投入只有老机房的50%。
除了以上三点之外,还有一些细节,因为不是重点就不一一举例了,说多了都是泪。

  • 那些客观条件下的迁移方案 -
    方案一:整体冷切
    策略:利用周末交易停止,访问量下降的环境优势,进行整体环境切换。
    方式:核心业务数据库1:0.5建立环境,核心业务应用1:0.3建立环境、非核心业务数据库直接搬迁,非核心业务应用直接搬迁
    优势:
    只须考虑搬迁设备的安全及留足设备上下架时间
    只须考虑域名及CDN切换时间
    缺点:
    整机搬迁存在设备搬迁后故障,无法启动的问题,设备搬迁的数量较多,此情况易出现,搬迁前须做好数据库导出独立存储的准备;
    设备一次性迁移数量较多,搬迁过程中上下架时间较长,加上外高桥机房对设备有严格的出入管理,报关、检查时间较长;
    当发现备节点无法承接业务时,回退时间较长;
    停机时间较长;
    方案二:降级冷切
    策略:利用周末交易停止,访问量下降的环境优势,进行主机房降级,备机房升级的切换。
    方式:将主节点所有业务应用+数据库数量由1:0.5,将下架设备集中运往备份节点,进行环境调试,完成备份机房由0.5升级为1的过程。
    优势:
    停机时间短,预计总停机时间在数小时内(第二次切换须进行大面积程序验证,预计耗时N小时以上)
    数据风险较小,核心及非核心业务数据部分在切换前都采用热备方式进行双向同步
    提供回退保障,在备份节点业务出现无法启动情况下,可以快速将服务切换回原主节点
    在切换前可以通过提前验证的方式提高切换质量
    部分关键设备(如数据库),由单机转换成大容量虚拟机,可有效保障切换顺利
    切换时间可控性强,包括联合测试、运营进行线上检测也可灵活安排
    缺点:
    整须提前搭建环境,须前期占用一部分人力资源搭建第二套全环境
    方案三:伪双活逐步切换
    策略:两端通过负载均衡设备进行访问均衡,逐步将业务从主节点切换至备份节点。
    方式:利用机房内负载均衡设备将部分主机房流量引入备份机房,然后备份机房配置数据库实现写回源、读本地,逐步将访问全部切换至备份机房,然后直接将访问切换至备份机房。
    优势:
    访问停机少,前期分流存在多次闪断,后期有一次N分钟的DNS切换
    缺点:
    业务访问环境构建复杂,除两节点搭建前端应用外,还须快速配置后端访问节点,易出现人为操作故障(在数据库配置错误的情况下也易出现脏数据,届时对清算、交易可能产生较大的数据恢复难度)
    前端应用在未实现统一配置管理的情况下,靠人工配置危险系数极高
    双向伪双活对主备间带宽要求较高,目前X兆带宽只能保证业务数据库的同步
    产生的成本最高,线路费用、人工费用、多次搬迁存在的风险

其实,最终我们执行的是方案一和方案二的结合:
切换当天:整体冷切,将老机房的所有硬件数量由1容量,迁移至新机房的0.5容量,并通过降级、限流等手段,顺利的挺过了首个交易日。
切换后的三天内:将老机房的硬件逐步下架运往新机房,并完成备份机房由0.5升级为1的过程。

  • 最后说两句 -

Ucache灾备云企业数据备份软件提供了多种备份模式,在新建任务时,用户可自由设置各种备份模式,如单双向同步、镜像同步、移动同步等,还可以根据文件名或者目录名来选择性的备份,在设置时,选择“文件过滤”。
再比如,Ucache灾备云企业数据备份软件还具有另一个人性化的功能—定时备份,它提供了每月、每周、每日、间隔和实时多种定时方式,根据需要设置固定时间来进行数据备份。

Ucache灾备云电脑备份不仅高效稳定,而且占用的资源很少,在备份文件时也异常迅速,完全不会影响电脑速度,可以说它是国内最好的电脑备份软件,使用它为企业建立一个完善的备份与恢复的灾备体系,实现数据自动化备份容灾管理,时刻保护企业数据安全。